湯因比: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人將為世界的統一作出貢獻

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對歷史有獨到的眼光,

其鉅著《歷史研究》講述了世界各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

湯因比: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人將為世界的統一作出貢獻

阿諾德•湯因比

一、湯因比的中國禮讚論

(1)偉大的統一能力

關於今後的世界一體化進程中中國所起的作用,湯因比講道:

如果要說起我的預測,那就是全人類在形成單一社會之前,世界將被統一起來。在已經進入了核能時代的今天,這種統一已經不可能再憑藉軍事上的征服手段——曾經統一過地球上廣大地區的傳統方法——實現了。同時我預測的這個和平統一,肯定是以特定的地理、文化上的基軸為中心結晶而成,而且成為這個基軸的並不是美國、歐洲、蘇聯,而應是東亞。

中國人,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更具有一貫性,數億人數千年來在政治、文化上團結至今。他們展示出了這種政治、文化的統一技術,並擁有以此獲得成功的極為珍貴的經驗,而且那種統一化傾向正是當今世界絕對必要的需求。中國人與東亞各民族合作,在被認為是不可或缺和不可規避的人類統一過程中將扮演主導型角色的理由正在這裡。

現在的各民族中,對於將成為人類集體自殺唯一的解決之道的世界統一問題,準備最好的是兩千年來培養出獨特思考方法的中華民族。我以為不要說舊世界的半部分,人類居住和活動的地球的所有地域中,帶來政治統一的、未來政治家的原型只有劉邦。(《展望二十一世紀·下卷》)

這是湯因比關於今後的世界中中國所起作用的第一點期待。也就是說,中國常年在廣大的領土上一直維持著政治、文化上的統一, 湯因比對比予以了高度評價。他認為中國人的這種能力可以為未來的世界統一作出貢獻。

(2)獨一無二的民族

首先,簡單說明一下只有中國人長期以來一直維持著統一的這一狀況。

從周朝之後中國三千年間的歷史來看,令人吃驚的是,中國人(漢民族)維持大約三百年的強大統一體的時期呈現出規則的週期性,即呈現過(周)→漢→唐→明→新中國這樣的強大統一體(也可以稱之為大帝國)的週期反覆。漢族是不死鳥,它多次建立和維持了龐大國家。

如果展開中國春秋以來兩千多年的歷史,那就是春秋- 戰國時代→(秦)漢帝國時代→南北朝時代→(隋)唐帝國時代→(五代) 宋代(宋代市民文化興盛,是文藝復興的時期,但在宋代的三百年間,經常受到外敵的侵略,國土面積縮小)→元→明帝國時代→清帝國時代→(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上面畫線的指動亂時代、不穩定的時代或被外敵佔領時期,也就是對漢民族來說不能稱之為大帝國(統一國家)的時期。

漢民族在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廣闊領土上(同一領土),多次連續地建立起同一文化的大一統國家,這在世界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湯因比正是在這一點上對中國人的政治統一能力產生了期待。試看一下亞洲的另外一個大國印度吧。由印度人自身實現的統一在兩千年前曾經有過一次(印度最早的統一國家是孔雀王朝, 公元前三二二—公元前一八四年),但其後的兩千餘年間卻從未統一過。現如今,依賴國際形勢的變化,總算再次實現了統一(在莫臥兒帝國和英國殖民地時代,印度也是統一的,但那是由入侵的異族實現的)。不管怎樣,印度人時隔兩千多年,還是重建了龐大的國家, 所以在實現了文化上的連續這個意義上,亦可以說是稍強於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因為在世界的其他地區,如果相隔兩千多年,文化將會完全改觀,民族也會發生變化。

湯因比: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人將為世界的統一作出貢獻

(3)陷入僵局的各發達國家

下面敘述一下湯因比讚賞中國,對中國的未來充滿期待的第二個要點:

所有這些不好的徵兆,當今在美國、蘇聯或者兩個超級大國雙方已經明顯地顯露出來。美蘇兩國,還包括日本以及西歐各國中已經高度工業化、城市化的國家,都面臨著襲擾而來的難題。

現在,這些國家都在苦惱的是公害問題、原料價格高漲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弊病則是產業工人開始越發憎惡工作上被機械化的問題。高工資並不能補償心理上的不快。

這樣的各種難題交織在一起,使得已經高度工業化的各國不得不改變以提高GNP(國民生產總值)為首要目標的現行政策。這些國家不得不逆轉工業發展的進程,這樣的逆轉是極其困難和充滿著痛苦的。這可能成為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高度工業化的各國最關心的大事,說不定還會使這些國家陷入癱瘓。大概就是在這一點上,中國將會迎來某種機遇。

對中國來說受屈辱的那個世紀,給中國留下了一個重要的消極性好處。中國還沒有陷入無節制的機械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結果是,當今的中國與日本相比,一直保持著相當大的行動自由。

在十九世紀,當中國躊躇不前且經受著沉重的打擊時,日本已迅速而有效地應對了西方產業革命對非西方諸國提出的挑戰。漸漸地,日本也作為西方式的大國而嶄露頭角。但是,明治時期後日本取得的一系列軍事上的勝利,最終以一九四五年最大的軍事上的不幸而告終。接著,戰後經濟的成功,又把襲擾所有高度工業化國家的嚴重的環境、社會、經濟上的諸多問題,依舊以最大的規模帶給了日本。

與此相對,中國卻擁有得天獨厚的機會,在現代技術與以農業為生計手段的人類傳統的行為方式之間找出實際性的協調方法。雖然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中國也不敢保證成功。但是,如果成功了,中國不僅會充實自己的國力,也會成為世界學習的模範。

(4)與西方近代化的不同道路

湯因比稱讚說,由於中國沒有像美國、蘇聯、日本等國家那樣,沿著西歐近代化的道路突進,因而有可能避免那種做法所帶來的弊病(公害等)。中國不會再走放棄農業而趨向工業化、踐踏自然、損害人性的西歐式的近代化道路,希望走上的是農業與工業相平衡、重視自然的基於中國文化傳統的獨特道路。

中國一直十分兼顧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大型工業與小型工業以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的平衡。這些兼顧理論在報紙、雜誌上都已有詳細登載。因此,為避免已有的討論,這裡提一下還未被廣泛關注的一個側面。

那是在一九五六年時的事情了。在這一年中國製定了改造國土資源的十二年計劃(這一計劃因後來形勢急轉直下,並未完全實現)。這個計劃是在具體研究了耕地面積、森林面積、沙漠等荒野面積的平衡問題的基礎上制定的。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若是日本或蘇聯,就會把能夠利用的土地用於建設工廠或生產糧食。但在他們只有這種想法時,中國已經認真著手與自然的平衡問題。對中國的這種著眼於未來的態度,湯因比深受感動。

湯因比: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人將為世界的統一作出貢獻

二、湯因比主張的背景

應該怎樣理解湯因比指出的中國的這兩大特徵呢?本文的目的是對於形成這種特徵的主要原因進行探究、分析。我認為湯因比指出的只是中國文明史上表現出的表層特徵,有必要對產生這些特徵背後的中國文化的本質展開闡述。下面從三個方面展開。

(1)儒家的政治思想

第一,來自儒家政治思想的因素。“儒家是反革命性的”這一看法,在現代中國史上,特別是近年來極為強烈,因此或許許多人對筆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會感到疑惑。但是,儒家同時也含有豐富的革命性內容。

儒家思想範圍很廣,這裡首先舉出“大同世界的思想”這一本質。所謂大同世界,就是平等公正、和平的理想社會,與烏托邦的共產主義社會極其相似。大同世界是在兩千數百年前的儒家經典《禮記》中被提出的。下面引用西川喜久子的文章:“這種大同思想的原型是在儒家經典《禮記》中闡述的,此後的兩千年中,中國歷史上反覆呈現過對大同世界的憧憬。”(西川喜久子《太平天國的戰爭》)這種追求大同世界的志向,不正是激發中國統一熱情的根本動力嗎!

其次,作為實現中國偉大統一源泉的儒教思想本質,可以舉出“執政為民”這一點。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講過,與其擴張領土, “施仁政於民”更為重要,強調“仁者無敵”。而且,他還反覆講到, 為實行依據道德的仁愛之政,君主就要有好的德行。執政為民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理想,許多君主(即使具有專制一面的皇帝) 是立志於這一目標的。這也可以視為中國能長期保持統一的一個源泉。

最後,儒家對國家統一貢獻的第三點表現在,主張“依據個人道德修養的政治”這一本質。這一點就只舉出北宋程伊川所說的“人皆可為聖”(程伊川《二程遺書》卷25)予以說明。

(2)現實主義與合理主義

漢民族長期保持著國家統一,除了儒家思想,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漢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極其現實主義的民族,而且合理主義也早已在中國開花結果。

漢民族是多麼現實主義、多麼尊重合理主義這一點,可以從其幾乎沒有神話的事實予以證明。任何民族都擁有豐富的神話傳說, 而唯獨中國人是一個比較缺少神話傳說的民族。並且中國自古以來合理主義就十分發達,這一點從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就可以理解了。

漢民族自古以來便不斷與各民族接觸,已經習慣了長期對抗, 因而擅長政治,並且在屢屢被異民族征服的痛苦體驗中,增強了他們的現實主義。

中國人是現實主義者,尊重合理性的思考。例如,像日本學者那樣,在大學裡發表脫離現實的空論而又能拿到高薪水的情況,在中國社會是不會被允許的。

(3)老莊的傳統與自然

湯因比指出的中國的第二大優點,是來自老莊的思想傳統。

嚴酷的自然環境和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使中國人認識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生存”是極其重要的。而這些最重要的思考,都來自老莊的思想(道家思想)。

關於嚴酷的自然環境,只從黃河氾濫和蝗蟲災害這些例子就可以很容易地推測出吧。長期以來,無數的詩文都給我們講述,黃河氾濫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沖毀了大批民房,淹沒了廣大的田地。另外,從蝗群遮天蓋地、天地為之變色的描寫中,也可以想象得出蝗災的危害程度吧。

摘自《未來屬於中國:湯因比的中國觀》


延伸閱讀:《未來屬於中國:湯因比的中國觀》

湯因比:人類的希望在東方,中國人將為世界的統一作出貢獻

中國的崛起,是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也是座標式的大問題,尤其是作為中國人,如果你在讀書,在思考,就繞不開這個問題。

美國弗裡德曼寫過一本著名的書,叫《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他曾在臺灣做了一場演講:如果再過幾百年,我們回頭再看21世紀前十年人類的歷史,真正重要的歷史事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政府決定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如果時間再退幾十年呢?上世紀二十年代,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來到中國實地考察,見到了中國文明的偉大及其所具有的將來性,中國觀初步形成並最終成熟。他對中國為未來人類社會開創新文明、給世界以安定和平寄予了殷切希望。那個時候,很多人不以為然,甚至覺得荒誕,而中國今天的現狀,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吧。

本書依據的全部是湯因比的發言,來自他的著作,在報紙、雜誌發表過的文章。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言論,全部收集在這本書裡。對中國幾千年文明的穩定性、延續性,政治、文化統一的技術和經驗,中國與其他文明比較之差異及其優越性等,也都有精闢的闡述。

湯因比曾說:“來世,願生在中國!”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覺得驕傲,我們生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