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普通定期都能到5.4%,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才4.1%?

银行老汉

朋友们好!目前银行业放开自律。向利率市场化前进了一大步,也缓解了银行的揽储压力。但很多朋友有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银行有一些中小型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可以高达5.42?而一些大型银行的大额存单,目前才给到4.11%呢?同是银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大的差别?

下面就具体给朋友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同的银行,同样的存款,利息相差,如此巨大?

首先,目前市场上资金紧张,银行的揽储压力巨大!特别是来自同行的竞争,也就是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白热化!因此,一些经营规模较小的地方性银行信用社,为了吸引客户,拿出了杀手锏,高息!这在以前是不被允许的,但目前银行业自律,已经放松!因此这些中小银行,可以放手一搏!所以,一些中小型银行给出1五年定期5.22%到5.79%利率!而大型国有银行揽储压力小于,中小型银行,因此只给出了五年大额4.099%的利息!以上是形成二者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经营成本不同。大型全国性金融机构,网点遍布县级,甚至乡级行政区,一方面客户众多,另一方面成本高昂,维持费用居高不下!因此,也就出现了越大型的银行,营业费用越高,利息越低!而小型的银行,由于经营灵活,成本较低,回报给,存款人的利息较高也就不足为奇。

第三,不同银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营销策略也不同!大型国有银行,经过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营,目前基本进入成熟期!经营扩张的动力不足,空间狭小!分给储户的利息低一些,也是顺理成章!而中小型地方银行以及信用社,正处在扩张期或正在像银行方向改制!面对广阔的金融市场,踌躇满志!因而为了吸引资金,攻占市场,更愿意以高息方式快速的吸引客户,开发市场!因此,这些银行给出的利息,高于大型银行的大额存单,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不同银行的客户群不同!大型国有银行往往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如大型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等!而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信用社,资金来源主要基层的普通个体储户为主!因而他们在经营的理念和方针上,与大型银行有所不同!面对个体储户,高息!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吸收资金手段!因此一些地方性的小银行或信用社提供的定期存款5.39的高息,高于大型银行4.09%的大额存单也是形成,同样品种储蓄利息不同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利息的放开,以及市场资金面的,实际情况,不同的类型,不同规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会做出不同的市场营销方案,给出同样的产品,给出不同的利息,有高有有的也是适应了市场,竞争的要求!是不同银行依照,自身的情况,而作做出的选择!是正常的,是良性的!

根据笔者收集到的最新高利信息,部分中小银行及信用社,已经给出了五年定好5.399~5.792%的高息!中小型银行也是国家批准的,正规金融银行!因此在其中存款,得高息,只要是正规的存款储蓄手续,都是安全的。

如果朋友们有什么疑问,或有这方面的最新信息!欢迎留言发布和朋友们共享,也欢迎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受益!


理财咖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无论是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无论是利率多少,都是银行给予资金占用成本的补偿。


先来看下各大银行的利率表。

按照传统的银行利率来看,最高的5年期定存也不过是3.7%,何来5%+呢?所以,在不考虑协议存款、小型金融机构借贷等其他特殊存款的基础上,普通定存是到不了5.4%的。但是!还是有一些银行有特殊情况的。


比如像微众银行的5年期定存,最高就能达到5%。这种定存与其他银行不一样,它的利率是分档的:3个月期利率1.32%、6个月期利率1.56%、1年期利率1.8%、2年期利率3.12%、3年期利率4.1%、5年期利率5%。可以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部分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剩余的部分可以继续按照定期利率计息。

与普通银行相比,微众银行的定期存款3个月-1年期的利率偏低,但是2年期以上利率偏高。所以,选择这种存款模式最好存2年期或以上,否则还不如在普通银行存款。


而智能存款则是利息分档:持有不满3个月按照0.35%计息,持有3-6个月按照1.32%计息,持有6个月-1年按照1.56%计息,持有1年-2年按照1.8%计息,持有2年-3年按照3.12%计息,持有3年以上利率都是4.1%,最长期限为5年。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能用到这笔存款,那么选择智能存款的方式比较合适。三年就可以有4.1%的利率,与普通银行相比也算是很高了。


这种民营的小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往往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如大型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而前者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基层的普通个体储户和商户为主。对于银行来说,他们的资金量小,风险较国企来说也比较大,因此会给予一定的风险溢价(高息)。再者,像微众银行这样的互联网银行经营成本远小于网点人员众多的大银行,所以用高息吸引储户是最简单直接,最高效吸收资金方法。


再来说说大额存单。大额存单其实算是一种理财产品,但存款门槛较高,个人认购起点是20万。大额存单相对于普通的小定存,就像VIP一样,享受的利率也更高。


像最近各银行纷纷上调大额存单利率,幅度普遍较基准利率上浮40%至50%,部分城商行10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涨幅甚至达到55%,收益远高于同期定期存款。


普通存款利率表

大额存单利率表

显然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表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最佳策略是让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逐渐统一。随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提出根据不同类银行按不同幅度放宽大额存单利率上限。


所以,在资金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下,利率上浮是很正常的。


此外,M2增速持续放缓,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更加困难。过去银行还能通过发同业存单、货币市场拆借救救急,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在此方面的监管,因此对于银行来说现在的一般性存款,即普通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显得更加宝贵。


小白读财经

实际上,每次遇到这一类的问题,我的第一反映是不可能,甚至认为不是结构性存款,就是理财产品。

因为,央行基准利率3年期2.75%,没有5年期的基准利率;如果按照大部分银行3年期和5年期利率一致的情况推断,那么,如果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4%,那么利率上浮比例接近达到了100%。虽然说已经有消息说,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但是利率上浮到如此程度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而从对各大银行查询的情况看:

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已于2015年10月24日起执行)

银行/基准利率活期(年利率%)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人民银行0.35 1.1 1.3 1.5 2.1 2.75 -

工商银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农业银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建设银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中国银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交通银行0.3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招商银行0.35 1.35 1.55 1.75 2.25 2.75 2.75

浦发银行0.3 1.5 1.752 2.4 2.8 2.8

兴业银行0.3 1.5 1.752 2.75 3.2 3.2

中信银行0.3 1.5 1.752 2.433

平安银行0.3 1.5 1.752 2.5 2.8 2.8

华夏银行0.3 1.5 1.752 2.4 3.1 3.2

广发银行0.3 1.5 1.752 2.4 3.1 3.2

各大银行的利率水平最高的是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上浮比例为16.36%。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五大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是基准利率。

我也上网查询了一下:

招商银行整存整取3年5年存款经都是2.75%,大额存单3年5年都是3.85%。

但是如果说确实有一些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比较高的话,可能是地方商业银行。因此,查询了一些地方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

哈尔滨银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3.95%,5年存款利率为4.5%

桂林银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4.1%,5年存款利率为4.5%

广西北部湾银行整存整取3年期利率4.5%,5年存款利率为5.225%

广西北部湾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接近了5.4%的水平,说明这一现象确实存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大家知道,资金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代表的是需求,一般而言,存款利率高的说明资金紧张的程度。

大银行由于规模大、经营的区域是全国性的,因此存款资金的组织相对容易,即使局部出现资金和存款紧张的情况,回旋的余地也大,所以,资金的紧张程度就没有那么严重。

而小银行由于存款规模较小,很多只有几百亿甚至100亿以下,而且经营的区域只是在省内甚至地市以内,所以一旦出现资金紧张时程度会很严重,而且回旋的余地也不大,所以只能打价格战。

但是,由于存款利率过高导致资金的成本过高,会严重地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因此,如果贷款利率难以上浮到一定程度,存款的高利率是不可能持续的。


文化评论



普通定期到5.4%是存在的,我所知的普通定期存款能到5.5%。但是为什么银行大额存单利率4.1%,还不如普通定期?听小创给大家一一道来。


4月份以来,各大银行都推出了高利率的大额存单产品,中农建三家银行大额存单最高上浮45%,但是门槛却是起存金额30万,20万仍然上浮40%。招商银行虽然最高上浮50%,起存金额却是100万。各家农商行城商行大额存单却能上浮50%,最高能上浮到55%。

  • 首先看门槛


能存大额存单的,面向群体肯定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而且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即使到了上浮这么高,依然比不过中小型银行普通存款的利率。也就出现了普通定期存款能到5.4%,而大额存单也就才4.1%的情况。

  • 吸储揽储竞争力



大型银行可能不需要将利率提的太高,就可以有客户主动上门办理存款业务。而中小银行,本身给大众的认可度不如大型银行,所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储揽存成为他们首选的方式。

  • 成本


大型银行本身规模庞大,运营成本和经营灵活性差,而且大型银行可能不会单一的依靠存贷利差作营收来源。小型银行灵活性强,成本好调控,而且必须达到一定的存贷比,才能继续发放贷款盈利。所以揽储压力大,提高存款利率成了中小型银行必须的途径。


我再给大家看一下我看到的最高的存款利率:

五年,才能达到5.5%,说高也挺高,但是灵活性太差了。


以上仅为创新公元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


创新公元

首先,你的结论就是错误的:(1)在同一家银行,相同期限的大额存单利率肯定高于普通定期,这个是无可置疑的,全国通用;(2)没有哪家银行随便的普通定期都能达到5.4%,5.4%的利率只有在中小银行的五年期里才存在,而且并不普及。

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作为一般性存款,大额存单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少部分银行上浮50%,甚至55%,而定期存款大部分上浮在30%以内。

为什么大额存单的利率会比同期的定期存款高呢?因为大额二字,大额存单的起点,部分银行为20万元,更多的是30万元,起存点不仅高于定期存款,还远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而在银行对于大额存款肯定给予的利率更优,甚至当你存款达到一定的量级,比如余额宝这类,可以直接与银行谈判利率了。

故而我在开头说了:在同一家银行,相同期限的大额存单利率肯定高于普通定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要高于大额存单,只有在不同银行方可实现。

5.4%,从何而来?

我国目前执行的是存贷款基准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制,各个银行可以在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上浮。

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没有存款直接限制了银行的日常经营和盈利能力。银行主营的就是货币,通过息差来赚取利润。因此,哪家银行的存款少,哪家银行对存款的需求更迫切,哪家银行给的存款利率就高。

目前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高达4000多家,很显然的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其网点广泛(吸收渠道多)、实力强悍(财政及企业的对公存款多),因此对存款的稀罕性较低,故而给出的利率也较低,在这些银行里,即使是大额存单,最高也仅上浮50%,即4.125%左右,也就是你题目中所说的4.1%,在这些银行里你看不到5%以上的存款利率。

而中小银行呢?无论品牌知名度、网点布局、综合实力等等均弱于大银行,其对存款的需求度远远高于大银行,但同等条件下,人们默认的选择都是大银行,就好比同样10万元如果可以买保时捷和大众,我想应该没人会选择大众。因此小银行只有给出高于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方有竞争力可言。

但是给出高利率并不是无限的高,因为小银行也要盈利,特别是中小银行对息差的依赖度远高于大银行,因此我才会在开头说5.4%的利率只有在中小银行的五年期里才存在,但并不普及。若任何期限的存款都给予5.4%的利率,中小银行早就全倒闭了。

看看下图,列举的18家中小银行,5年期的利率都没有超过5.4%的,这就验证了我所说的这个利率并不普及。

这个利率是否存在?存在的!山东省威海市的蓝海银行5年期的普通定期利率就高达5.5%。



鲤行者

首先肯定的说,绝大多数银行的定期存款都达不到5.4%的水平,只有个别中小银行可以,比如山东首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


当然了,农村信用社很多地方也可以达到这么高的利率,我老家的就可以。


前几年俺们村靠卖地不少人手里有了钱,一亩地16万,卖几亩地,手里拿着百八十万元的大有人在。因为村里就有信用社,利息高,存取钱方便,多数人都放到了里面。一位邻居存了几十万,很开心的说一年的利息能买一辆车,果然一年后用利息买了一辆车。


然后,信用社就歇菜了。据说是把钱借给了房地产开发商,要不回来了。人是抓了,但是钱没有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消息,也没人给个靠谱的说法。


至于那个邻居,现在是全县年龄最大的滴滴司机。

小银行因为揽储能力差,想当巧妇,也得先找到米下锅,所以舍得给出很高的利息。但是锁定期会很长,起码都是五年存期。


大型银行是不会给出这么高的收益了。即使是2018年很火的结构性存款,预期能达到5.4%的收益率,最终也不一定就真能达到。结构性存款都是浮动利率,说的高点,具体能不能达到还要看具体的投资收益。


当前大额存单的利率确实都有比较大的上浮空间,从之前的45%上浮到55%甚至60%,达到4.2%也很正常。


5.4%的利率毕竟是极少数,显然大额存单更为普遍。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银行通过更高的风险控制水平以及业务拓展盈利,而不能一味的依靠世界上最高的存贷款利息差轻松躺着赚钱。


老百姓存款的利息增加了,银行的坏账少了,民营企业贷款的成本大幅降低了,则经济会更加健康。



财智成功

先纠正题主一个错误:任何人在国内任何银行买任何期限的定期存款,都不可能享受5.4%的利率。银行确实有5.4%年化收益率的产品,但那是理财、结构性存款等,绝不可能是定期存款。

如果有人能在国内任何银行存到任何期限、任何金额的定期,且利率为5.4%,请私信我、发存单截图我,我奖励888元。

这是常识性问题,别说什么银行放开利率上限、银行高息揽储、银行资金紧张等等,定期存款是刚性兑付(不要扯什么存款保险制,那只是理论上),5.4%的定期存款利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利率至少上浮100%,意味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任何敢于推出5.4%利率定期存款的银行都会亏到连裤子穿都没有。

有同学就问了,那理财为什么可以有5.4%?结构性存款为什么可以有5.4%??

答:理财、结构性存款和定期存款资金性质有本质区别,前两者耗用风险资产比较少,通俗来讲、就是前两者不刚兑(可以近似这么理解)。

所以,题主这问题前半句错,后半句对。

揽存利率高低取决于银行规模、获客能力、综合资金成本等综合因素,总而言之,银行越小,它的理财、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等吸取资金产品的利率越高~


放牛王二娃

目前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题主所说的情况是发生在不同的银行,比如说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低于地方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但在同一家银行机构来说,大额存单利率还是要高于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

  • 近期大额存单利率上浮趋势明显

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就利率市场化问题作出重要讲话。其首先肯定了目前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所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次也提出了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步伐。

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


从4月14号开始,建行、中行、农行、招行相继推出了高利率大额存单,起存金额从20万到100万不等。如上图所示,招行100万起的大额存单利率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0%,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达到了4.13%。当然,地方银行的大额存单会更高,新发行大额存单利率最低的也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也就是说其三年大额存单利率最低也是4.263%,而且大部分地方银行的利率都能达到4.263%以上,高的甚至能达到5.5%。

  • 极个别银行存款利率达到5.4%以上

如上图所示,不管是国有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还是农信社,其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并不算太高,哪怕是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4.0%的也是极少数的存在,所以大家不能根据有些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比较高,就以此断定所有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都高。

如上图所示,这是威海蓝海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5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达到了5.5%,是我所知的存款利率中最高的。


如上图所示,这是某地农商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其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正好是5.4%,确实很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其他农商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能达到这个利率水平,最起码我所在的五线城市农商银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4.2625%。


综上所述,大额存单利率上浮是全国性的,具有普遍性,主要得益于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而个别银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4%以上,主要是因为该银行揽存压力较大导致的,不具有普遍性。


银行小学生

我是银行人,不立而立。

你说的这个情况确实有,但是不是在同一家银行。比如说前一段说的,四川天府银行的普通电器都能达到5.4%,而在招商银行的大额存单,100万起存的才能够达到4.1%。但是在同一家银行情况下,大额存单的利率肯定比普通定期要高。

我们先来看一下威海蓝海银行的普通定期利率


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惊人的5.5%,可以说比一般的货币基金结构性存款都要高,比抢都抢不到的国债还要高。

再来看一下大额存单

4月12日,银行自律机构召开会议讨论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以后,各商业银行陆续对大额存单调整利率,以招商银行为例。

10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才达到4.1%,相比之下,这个逻辑就让人难以理解,但正是因为各家银行自主定价的政策造成的,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以后,这也是允许的。

大额存单同一家银行的情况下,一般都比普通的定期存款要高出很多,现行的大额存单政策都是在同档次定期基准利率上上浮50%到55%。

同样以招商银行为例,我们看一下他们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

可以看出,大额存单的利率对比普通定期会稍高一点点,但是优势很微弱。

结论:题目中所说的情况是因为对比了不同银行的大额存单和普通定期。在同一家企业银行的情况下,大额存单一定是比定期存单要高的,但是大额存单的这个产品目前看来比较鸡肋,优势很微弱,但是我们对比产品的话要拿等期限的产品对比,不要拿三年期限的大额存单和五年的定期比利率。


不立而立

同一家银行的同样期限的定期存款率不会比大额存单利率高,定期存款的起购金额没有要求,而大额存单起购点至少20万。根据投资收益有资金量和风险决定,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风险基本上属于无风险,20万起点资金议价能力显然强于无起点资金需求的。

不同银行之间的定期存款与大额存单利率比较会出现你说的情况,比如农商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于四大行的大额存单,这是完全可能得。

不同银行之间,不仅定期存款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差异,总体利率都会出现差别,我们通过招商和民生银行2017年财务报表很容易发现这种差别,如图所示,招商银行定期活期利率都比民生银行低。



我们都知道银行揽到的存款是银行盈利的基本条件,没有足够存款,银行无法盈利更别说发展。银行经营模式决定,有的银行侧重同业、有的是零售,有的是区域银行,有的全国性银行。像招商银行侧重零售,揽到更低的成本存款,因此揽存储压力就小,因此利率普遍不高。

而民生银行的融资成本普遍比招商银行高,这由它揽储压力所致,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揽到更多存款。

地方性商业银行 VS 全国性银行

最近蓝海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高达5.5%,像招商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最高才4.18%,这正如题主所说现象。



像蓝海银行这种区域银行地方小银行,在这之前,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更多揽到本地存款,想揽到全国大中城市存款难度太大,而招商银行是全国性银行,揽到低息存款容易得多,这导致像蓝海这种地方区域性通过高息揽储,有了存款才有资格发展。



综上所述,同一家银行,同样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必小于大额存单利率,不同银行之间,某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低于另外一家定期存款利率也是正常现象,这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