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就纠结?这篇文章来拯救你

我们可以模拟下,当我们需要选择的时候,会面临什么样的难题。

首先,对要选择的选项不够了解。

比如你要买一部手机,当你打开网页的时候,会发现有好几十种的手机可以选择。国外的国内的,同一个品牌还有高中低档各种价位可供选择。具体到一部手机,它的价位,性能参数等等也需要一一去了解。

这就是我们在做选择时遇到的第一个困境:信息的不对称性,我们对要选择的东西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明明白白的看透了一切,更多的是在比较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了解,而且了解到的多是鱼龙混杂,不能辨别真伪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出一个好的选择,确实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一选择就纠结?这篇文章来拯救你

其次,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选择之所以艰难,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情况、不熟悉,而是因为对你而言,每一个选项的得失都势均力敌。

比如很多女孩的衣柜里有各式各样的衣服,每天出门时都会很纠结,我今天到底穿哪一件呢?每一件都有特点,但又都或多或少有些不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我们恰恰接受不了的就是这一点: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一选择就纠结?这篇文章来拯救你

第三,对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

其中最大的一个误会就是,我们在选择时孜孜追求的是客观条件最好的那个,但是在判断结果好坏的时候靠的仅仅是主观上的感受。

比如很多人在选择另一半时,刚开始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和条条框框,但是最终选择的那个对的人,往往和之前的标准相差甚远。正是这样的标准错位,让选择的过程变的尤为复杂。

一选择就纠结?这篇文章来拯救你

最后,在选择时,我们常不知不觉中赋予了这个选择过多的意义。

比如有的人之所以迟迟不敢做出选择,是因为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因为这样会让自己看起来很蠢。这些人在选择后常常感到后悔、自责、并不自觉的进行自我否定。

这时的选择与其说是在追求满足感,不如说是在回避后悔和恐惧感。

当我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时,就会不断纠结,并拖延做决定的时间,而问题总会有需要面对的那一刻。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纠结轻的人只能草草做出一个选择,无比纠结的人则会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状。不管是哪种,这样的选择过程确实让人不舒服。

一选择就纠结?这篇文章来拯救你

如何避免在选择中纠结?

首先,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不喜欢不确定的东西,不了解的事情让我们感觉迷茫,没有安全感。但是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未知的过程,不确定性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承认、接受和习惯它。

选择,就是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做出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确实有点难度,但是通过征服这种难度,我们也会有另外一种收获:掌控感。

其次,以“满意”而非完美为标准进行选择。

从“完美”标准到“满意”标准带来的是思维的转变。“完美”标准让我们带着批判去寻找选项的缺陷,而满意标准会让我们带着欣赏看待选择的优点。它能帮我们克服选择的焦虑,在选择中更心平气和。

一选择就纠结?这篇文章来拯救你

第三,在各个选项之间纠结的时候,不妨回过头来想想,你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好不好是一回事,需不需要又是另一回事,只有你当下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给你真正的满足感。

第四,选择仅仅是一种选择,它不能证明什么,尤其是不能证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选的不够好,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下次进步一点点就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更没有必要因此而自我否定。

最后,我相信:只有学会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做出恰当的选择,同时卸下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做选择的担子,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