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的祖逖

“闻鸡起舞”的祖逖

西晋时的祖逖,从小胸怀大志,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可他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长大后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无以报效国家,于是他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典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刘琨是祖逖的好朋友,也是个有报负的年轻人。两人一同到司州担任主簿。他二人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说两个人相互监督,从这个时起两个人又开始习练剑术。

这天晚上,半夜过后,祖逖忽然被一阵鸡鸣声吵醒,他连忙把刘琨唤醒说:“这鸡鸣声把人吵醒,虽然很讨厌,但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早些起床练习武艺。”

“好啊!”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两人来到院子里,专心地练起刀剑来。

从此以后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当时,匈奴屡次侵略晋国,祖逖看到国家有危难,非常着急,他就和刘琨一起上书皇帝,请求率兵北伐,收复失地。

皇帝看到后很高兴,封祖逖为“奋威将军”,刘琨为中郎将,带领军队北上。

祖逖和刘琨作战非常英勇,不久便收复了很多北方的城池。

后来人们就用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也比喻那些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