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尚有余力的俄国为何要停战?

yEs_HeLlo

话也不能这么说,了解一下双方的实力和背景就不难理解俄国为何要谈和停战了。先来看看战前总体实力和地理优劣:


日俄战争是东欧老帝国俄国与东亚新崛起的日本帝国,为了争取中国东北控制权与利益爆发的一场大型战争,俄方总动员136万,实际投入作战最多70万;日方总动员120万,实际投入作战最多65万。


战前俄国总人口1.41亿人,常备陆军105万人,预备役军人375万,海军有200余艘战舰。但是俄国军队有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远东地区部署的正规陆军9.8万人,拥有148门炮,8挺机枪;海军战舰有大量超龄服役,而且多集中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其中俄国太平洋舰队有60多艘战舰,舰队分成两部分,主力驻旅顺,其余的驻扎在海参崴,两个基地之间距离是1800公里,往来都要经过日本控制的对马海峡。


当时日本总人口4400万,陆军总兵力约37.5万,配备1140门山炮,其中有25万人可投入到日本列岛之外作战,战时可动员的兵员数是200多万。日本海军有80艘 战舰,多数在英国建造,性能优秀,装备较好,规格也统一。

奉天大会战时的俄国侦察骑兵。


从总体实力看,是俄国远远超过日本,但是在远东地区和战争爆发地区,是日本实力超过俄国。俄国国土太过辽阔,东西距离太长,人口、经济、军队都集中在西部欧俄地区,相反日本离战争爆发地区很近,所以从地理条件看,日本占优。战争爆发后,俄国才赶紧向远东运兵。而且,沙皇政府历来都把战略重心放在欧洲,只把远东当作次要战场。当时日本还有另一个外交优势,就是1902年缔结了“英日同盟”,与“日不落帝国”建立了盟友关系,这也是日本敢向北极熊挑战的底气之一。


虽然日俄战争两边都开始总动员,但对俄国来说,输了虽然损失也大,面子受损,地位受动摇,但好歹它体量大,输得起。但对日本来说,这就是赌国运的战争,只能赢不能输,日本是彻底全民总动员,使出极限的力量来投入这场大战。

奉天大会战后,战败的俄国军队朝着中俄边境俄国方向撤退。


日俄战争爆发在1904年2月8日,1905年2月的决定性战役——“奉天大会战”,双方投入60多万兵力大搏杀,是二战前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现代战役,两方损失都惨重,但日方取得胜利。1905年5月的“对马海峡海战”,俄国海军基本全军覆灭,日本取得了远东的制海权;7月份,日本为了取得更好的谈判筹码,发起“库页岛战役”,占领了库页岛,俄国发现已经无法在远东与日军抗衡,决定议和。9月份,双方签署《朴茨茅斯和约》,正式结束日俄战争。

1905年9月,日俄双方代表在美国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署了《朴茨茅斯和约》,俄国作出了让步和妥协,日俄战争正式结束。


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日俄战争爆发之前和之中,俄国遭说了一次严重的社会动荡高潮,最终蓄积成为“1905年革命”。这个期间,各种破坏性活动风起云涌,什么学笙骚动、工人骚动、农民骚动此起彼伏,包括暗杀沙俄政府官员和将领,甚至还出现了海军兵变。沙俄政府的精力都被欧俄地区的局势所牵制了,大量的军队要在西部维持秩序,也不能调往远东。所以既然日俄战争连战皆败,远东地区已经无法跟日本抗衡,欧俄地区局势动荡,无法给予支援,那就只能谈和了。

进入1905年初,俄国出现了“1905年革命高潮”,全国局势相当动荡,图中表现的是著名的“波将金号兵变事件”。


段宇宏

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一直都在东欧,当时已经有要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迹象,肯定要把主要来防御俄罗斯西部的德国。而且当时各国在搞军备竞赛。德国也一直对俄国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沙皇俄国根本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远东对日作战上,日本也是料定这一点,才敢和沙皇俄国开战的。如果当时要没有爆发一次世界大战的迹象。沙皇俄国集中全部兵力在远东和日本进行决战。虽然海战没打赢,但是打陆地战争。日本肯定是打不过俄国的。


  • 再者来说当时远东舰队已经被日本全歼。沙皇俄国已经没了制海权,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和日本争夺制海权,而当时国际形式多变,沙皇俄国
    要预防西部的德国。所以才没和日本继续打下去。但是虽然是主动求和,出让利益也不过是中国的利益。又没有割地赔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