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文/张秀阳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和不幸。”我读《蒋碧微回忆录》时,总想起托翁的这句话。

蒋碧微是画坛巨匠徐悲鸿的前妻,张道藩是徐悲鸿青年时代的朋友,后来是国民党政坛的要员,官至蒋介石政府的教育部长、司法部长和宣传部长。

徐悲鸿早年曾与蒋碧薇的伯父蒋兆兰和姐夫程伯威同在宜兴女子学校教书,由此建立了同蒋家的联系,深得蒋碧薇父母的喜爱。他对蒋碧薇一见钟情,成了蒋家的常客以后,便如痴如迷地恋上了她。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这一年,传来蒋碧微未婚夫查紫含在考试中企图作弊的消息,待嫁闺中的蒋碧薇想到自己将托付终生的夫君如此没有出息,痛苦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接受了徐悲鸿的安排,于1917年一起私奔东渡,去了日本,这一大胆的举动给蒋家带来极大的麻烦,但是最终还是原谅了他们。一对如愿以偿的恋人在兴奋和喜悦中开始了美满生活。

然而,童话毕竟是童话,在生活的烟火气面前,一败涂地。用蒋碧微自己的话说:“我以江南的古老世家一个订过婚的少女,和一位醉心艺术的画家私自出走,逃到日本、北平、巴黎,终于发现我的丈夫的尽力而为,全部醉心于他所热爱的艺术上面,我无法分润一丝一毫,既得不到温暖,也得不着照顾。然而基于我的性格和教养,却使我安于做他忠诚尽责的妻子。”

徐悲鸿醉心艺术,不能全身心照顾妻子,也是事实。一对搞艺术的年轻人奔波于异乡,能够生存下来已经相当不简单。蒋作为妻子当然也就不免吃苦,书中两次提到徐悲鸿那怕不吃饭,都要收购些“破烂”东西,令蒋很是抱怨。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只醉心于自己的艺术事业,一位教授之女对此仍不能容忍?蒋可能临死也不能理解。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但蒋碧微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却未必是事实。

按照蒋碧微的说法,1934年8月,蒋碧薇和徐悲鸿回到了国内,蒋碧薇没想到的是,徐悲鸿仍旧对过去的情人孙韵君念念不忘,蒋碧薇觉得夫妻感情将无法挽回,于是,和徐悲鸿开始分居。

她无力摆脱困境,写信给张道藩。张道藩回信提出四条出路,供其择一,即:

一离婚结婚(双方离婚后再公开结合);二逃避求生(放弃一切,双双逃向远方);三忍痛重圆(忍痛割爱,作精神上的恋人);四保存自由(与徐悲鸿离婚,暗地做张道藩的情妇)。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蒋碧薇选择了最后一条路,从此做了国民党高官张道藩的情妇。

1945年6月,徐悲鸿来到重庆,此时他并不十分清楚蒋碧薇的变化,试图与之破镜重圆,许多同人也纷纷出面说和。但蒋碧薇打定主意分手。

1945年底,他们终于办完了离婚手续,徐悲鸿答应了蒋碧薇的一切条件,那时的新闻说“徐悲鸿花100万元和100幅画与妻子离婚”。离婚时,徐悲鸿也将以蒋为模特所画的《琴课》送给了蒋碧薇。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张道藩其实是徐悲鸿早年的朋友。1921年,留学欧洲的徐悲鸿夫妇在中国驻德国公使馆的一次酒会上结识了英俊潇洒的青年画家张道藩。当年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中,各种政治色彩的人物都有。一些人由于看不惯国内腐败的政治,又对“帮闲文人”的拍马屁举动深恶痛绝,笑闹中成立了一个“天狗会”,藉此经常聚首,联络感情。徐悲鸿、蒋碧薇、张道藩都是其中的成员,这使张道藩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蒋碧薇。

做为徐悲鸿朋友的张道藩一见蒋碧微,即惊为天人。他眼里此时只有美女,哪里还有朋友?开始了对蒋大美女的不懈追求。

1926年2月,蒋碧薇收到张道藩从意大利寄来的一封长信。至此,张道藩向她端出了一颗赤裸裸的爱心。

为什么她爱我而我不爱她,我却无法启齿向她直说:“我不爱你。”

为什么我深爱一个女子,我却不敢拿出英雄气概,去向她说:“我爱你。”

为什么我早有相爱的人,偏会被她将我的心分了去?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我若爱她,将使我和她同陷痛苦,而我总去想她?

为什么我一点都不知道她对我是否也有同等的感情,我就爱她?

为什么理智一向都能压制住我,如今离开了她,感情反而控制不住了?

为什么我明知她即使爱我,这种爱情也必然是痛苦万分的,永无结果的,而我却始终不能忘怀她?

——你不必问她是谁?也无须想她是谁?如果你对我的问题觉得有兴趣,请你加以思考,并且请你指教,解答和安慰:以你心里的猜度,假如我拿出英雄气概,去向她说:“我爱你”。她会怎么样?假如我直接去问她:“我爱你,你爱我不爱?”她又会如何回答我?

张道藩

一九二六年二月八日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张道藩的这封信使她陷入万分痛苦的境地……但她还是下决心关闭了对张道藩的感情闸门,十分理智地回了一封长信,劝张道藩忘了她。张道藩在极度失望中与一位名叫素珊的法国姑娘结了婚。

张道藩回国后,由于受到陈立夫重用,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此时的张道藩,衣着名贵,气质轩昂,事业上处于春风得意的关口。

而碧薇此时陷入和徐悲鸿的冷战,郁郁寡欢。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作为一位温柔体贴的“男小三”,张道藩不失时机地又一次走进了蒋碧薇的生活。

当时的南京城,经常遭到日本的轰炸,徐悲鸿经常半个月消失不见。蒋碧薇已经没有心力去管徐悲鸿了,她也猜测,丈夫可能又去湖南长沙找孙韵君去了,鞭长莫及,她很失落。

1937年初,蒋碧微和张道藩住到了一起。而此时,蒋碧微和徐悲鸿并没有离婚。徐悲鸿也没有和别的女人结婚,此后几年,他正奔走在新加坡、印度,重庆等地,用画笔参加抗战,用画卖得的钱财救济流离失所的难民。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女人一旦决定投入另一个怀抱,就对以前的怀抱,不再留恋。

1942年,客居新加坡等地达三年之久的徐悲鸿回到国内。对此,蒋碧薇感到十分尴尬,作为徐悲鸿的合法妻子,她无法拒绝丈夫返家,但她此时早已成了张道藩的情妇。

很多人为蒋碧薇的这场感情所不齿,就连蒋碧薇的两个孩子,长大后也不屑于母亲和张道藩的这场感情。

可是,她已经无法回头了。

1949年初,国民党要员纷纷逃离大陆,身居国民党中央常委、部长的张道藩亲自安排蒋碧薇去了台湾。根据当年她与徐悲鸿离婚时达成的协议,一对儿女——伯阳和丽丽都归蒋碧薇抚养,但他们都先后加入了革命阵营。日后的蒋碧薇只得以情妇的身份与张道藩相伴。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1953年10月,一代大师徐悲鸿谢世了,他的夫人廖静文把他珍藏的国宝和个人作品全部捐献给国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1958年底,蒋碧微决定去南洋探望外甥,临行前,她煞费苦心,给张道藩写了一封长信,希望能重新燃起他们之间的恋情。第二年春天,她回到台湾,失望的是,张道藩对她十分冷淡。

1968年5月,死神夺走了张道藩,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那个时代作女:18岁私奔,和前夫生活28年,和情夫同居21年

蒋碧薇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近五十万字的长篇回忆录,上篇取名为《我与悲鸿》,下篇取名《我与道藩》。加上后记480页,回忆徐悲鸿的只有144页,张道藩占了336页。

1978年2月16日,蒋碧薇在台北去世。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