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师顾景舟做“僧帽”有感……

明清紫砂兴起,瓷器中的一些造型被应用在紫砂上。不同材质的作品,在形态上扯上了关系。紫砂艺人通过改良。创新、借鉴、将僧帽的器形移植过来,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1936年20出头的顾景舟,被古董商看中带到上海,从事仿古做陶的工作。其中就有僧帽这一把壶,当时顾景舟做了两把,一把底款刻有生莲居 大彬。但是顾景舟不愿意被商人做为枪手,在壶的内壁留下了“景记”二字。

值得称赞的是:老一辈的陶手,不只在制壶的技艺 还有道德。那么这把僧帽壶是顾景舟做过的第一把僧帽壶。

据徐汉棠回忆,1979年的时候,他跟随师傅顾景舟,无意间见到了大彬的另外一件作品,当时就把尺寸量了出来。在1980年带有顾景舟思想的矮僧帽诞生了。

  1989年后,顾景舟又根据自己的思想创作出了一款高僧帽,随后将僧帽的制作心得传给了自己的徒弟。

一代大师顾景舟做“僧帽”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