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股真的能挣钱吗?

905214897

买银行股不一定能挣钱,这一点和其他股票没有多大区别。所谓挣钱,应该说盈利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就不能说是挣钱,也不要忽视通胀系数,盈利低于通胀系数,就没有达到保值,实质是赔钱。从2015年到现在,买入不少银行股都是赔钱的。

之所以强调第一是选股,选择银行股是对的。是因为银行股的收益稳定,盈利确定,与国民经济发展切合度高。国民经济发展是确定的。另一个重要不能忽视的就是放在第二位的择时,就是买入时机。择时错误,无论买入任何股票,都可能赔钱。按照价值投资理论,当价格高于价值时买入,赔钱的概率要高于赚钱的概率,银行股也不例外。所以在股灾发生后,银行股也出现了大幅下跌。即使没有发生股市大跌,被超高的银行股也同样下跌,买入也会赔钱。

现在看,银行股整体估值比较低,但不保证买入每一只银行股都赚钱。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买入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银行股确定可以赚钱,而高估的银行股就很难保证几年之内能赚钱。即使不一定赚钱的银行股,其风险也不大。

另一方面,就是银行股对于金融风险的敏感,如果产生金融风险,买入银行股就不一定赚钱。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的金融风险“可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通过以上分析,个人认为,买入大多数银行股是可以挣钱的。这里需要强调一个问题,就是银行股的“不良资产”。因为市场始终夸大了银行股的不良资产,造成银行股整体低估。从“信用”制度建立以来,银行始终存在着不良资产,但没有改变银行长期盈利。相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优质资产,不良资产改变不了银行盈利状况。不良资产不是零资产,一方面有抵押物保证,另一方便有较高拨备覆盖,还有资产证券化退出方式。相对于其他行业股票的溢价,买入高市净率的无任何资产,不良资产反而风险要低。

个人认为,根据目前现状,买入银行股挣钱是基本确定的。其可以确定的三个因素,第一是破净,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确定不亏本。第二,银行股确定是盈利的,价值是增长而不可能降低。第三,银行股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百分之十,也就是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和通胀指数,并且远超GDP增长。

简单算一笔账,如果以市净率0.8的价格买入银行股,以最低百分之十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股票的收益率超过百分之十二。五年的收益率是百分之六十,还有折价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五年时间,股票价格回归净资产,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收益。实际银行股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百分之十,每年分红派息只占盈利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如果算上复利,收益会更高。

个人认为,投资银行股是有价值的,把握选股和择时,没有不赚钱的道理。信不信由你。


麻辣SC

从目前的a股的整体情况来看,买银行股赚钱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就目前来看,银行股依旧是a股所有行业当中最赚钱的,而且经过今年的一波大的调整,a股已经已经有60%左右的银行股成为了“破净股”(也就是股价跌破了美股净资产),超跌反弹的动力还是比较强的。

要知道银行股上一次出现集体的“破净潮”是在2016年底,而我们知道那次“破净潮”之后,a股开启了价值投资的风向,开始以业绩驱动为导向,所以正好低估的银行股迎来了一波非常强势的上涨。

而今年以来,由于监管加强,以及去杠杆的大背景,对银行业整体不利,在加之今年整体白马股整体偏软,所以银行股整体回调较深,不过经过回调之后,银行股的估值又回到了一定的低位,反而出现了中长线的买点。

而且近期大盘跌幅较深,尤其今天更是传出了历史新低,后续可能还会进一步的出现疲软,而上交所昨天才发话要防止股市大起大落,暴涨暴跌 ,在市场极其低迷的情况下,防止暴跌可能需要银行一线权重股的护盘,所以哪怕短期来看,银行由于需要担负护盘的重任,也存在一定的机会。


侯贤平

买银行股是不是能够赚钱。我是觉得可以赚钱,买银行股我就亏过两次,一次亏损几个点吧忘记了,现在没有卖出,也亏几个点,但不会卖出。

下面是笔者前天写的一篇短文,来不及上传到博客,就作为回答吧。

中国股市有一个板块估值最低,股息率最高,但是股价走势长期以来总是不尽如人意,其投资价值争议也最多,那就是银行,后市有没有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银行指数冲高回落,下跌4.8%,但从高点2230.44点算起,截止今天收盘1755.57点,下跌474.87点,下跌21.29%,高点跌幅远远大于上证综指跌幅,上证综指从最高3314点跌倒3120下跌5.85%,从调整空间看,下跌21.29%已经是中级以上调整,理论上是进入熊市状态,但从好的方面来说,调整空间较大也较为充分,存在补涨的要求,这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吧。
有专家表示银行股中期都不被看好,因为金融去杠杆下,银行净利差难以有效上行,未来利润增长难以为继,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股估值都长时间处于5至6倍市盈率,市净率也长期运行在1倍以下,尤其是资产在2000亿元以下的城商行。但是笔者觉得银行股经历调整以后,风险已经得到有效释放,现在是一个逢低布局的机会,长期低于市净率未必很合理。
银行股目前整体市盈率只有6.02倍,市净率方面,很多个股已经破净,截至 5月28日,2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银行股破净。在这近六成的破净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市净率均达到0.8倍以下。股份制银行是破净队伍中最为庞大的一类,除招行外的其余7家A股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同时,在10家次新银行股中,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与杭州银行也已处于破净状态。四大行农行、工行、建行和中行市净率分别是0.85,0.98、1.02、0.80,只有建行勉强在1以上没有破净。
本次调整,一些次新银行股触发了大股东稳定股价的机制,采取了股价稳定机制,那就是增持,上海银行公告,为稳定股价,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联和投资拟增持不少于5990万元,上港集团拟增持不少于2919万元,桑坦德银行拟增持不少于2919万元。江苏银行,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信托增持公司股份3129万股,占总股本的0.271%,公司大股东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增持了公司股份12,092,70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5%。
银行股本次调整,与市场整体热点切换有关,本轮热点从去年的白酒家电保险切换到医药和旅游等,其次就是科技股比如芯片、半导体、软件信息和智能等,三就是独角兽和海南板块,尤其是医药股更是出现了诸多牛股,像片仔癀、长春高新、恒瑞医药等,在一个存量资金博弈下,医药股大面积走好,资金会趋向于抱团取暖,就会形成资金虹吸,资金从银行板块流出高位顺势调整很正常,关键在于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但是今天医药股出现高位暴跌,片仔癀竟然封死跌停,长春高新和云南白药大跌7%,很多个股跌幅在5%以上,像恒瑞医药跌幅接近6%,大资金明显开始撤离,虽然资金撤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这部分资金会流向何方,作为投资者是需要关注和思考的,资金流向哪一个板块,哪一个板块就会走好,这部分资金大概率是从银行等权重板块撤离出来的,大概率是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故笔者认为将会回流银行等低估值板块,昨天尾盘银行股成交出现小小的异动,股价也有所体现。
本周五将是中国股市入摩时间窗口,外资偏爱低估值、高股息率、成长稳定、流动性较好的个股,这是得到市场公认的,这些特征银行都是具备的,所以本次纳入msci指数有234家股票,银行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此次20家成功“入围”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
低估值不要多说,市盈率6倍,16家银行股破净,股息率较高也是毋庸置疑,大部分银行股息率都在3%以上,农行股息率是4.9%,工行4.2%,建行4%,中行4.6%,远远高于1.9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也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种股息率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成长性方面,大致上维持稳健增长,1Q18 实现净利润5222 亿元,同比增5.86%,维持了与去年全年6%差不多的增速水平。一季末,行业不良率1.75%,环比微升1BP。关注贷款率3.42%,环比下降7BP,自3Q16以来季度持续下降,可见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可能已经是缓慢的趋势,资产再度恶化在经济平稳运行下,概率十分之小,一季末,行业拨备覆盖率191.28%,环比提升近10 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加。净利润增速小幅下滑与博备覆盖率增加有一定关系,不良贷小幅升高可能与银行在强监管下更加主动暴露不良贷有关,但是关注类贷款下滑显示银行资产质量有改善的迹象。大行净息差明显改善,大行息差环比上行3BP 至2.10%利润增速有恢复的趋势,其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净利润分别为790.69亿元、740.76亿元、590.40亿元、521.83亿元,分别增长4.00%、5.47%、5.85%、3.69%。但是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因为负债端成本增加,息差则分别环比下行7/5/10BP,可是城商行体制更加灵活,业绩增速依然位于高位,贵阳银行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9.95%,宁波银行 1Q18 净利润增速达19.61%,招商银行净利润+13.5%,南京银行同比增17.61%。
制约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主要是负债端成本提高,这是利率市场不彻底实行利率双轨制的一个结果,但随着央行降准100个基点,负债端成本二季度有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根据央行的测算,本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3万亿,其中4月25日操作当日金融机构需偿还MLF消耗约9000亿元,因此实际向市场净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虽然净释放资金总量只有4000亿元,但是替代了9000亿元的高成本MLF资金,可以有效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绩的改善,4月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4月居民存款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银行再度陷入钱荒,未来央行应该会继续降准50到200个基点,进一步改善银行负债端成本,有利于下半年银行业绩改善。
本次入摩能给市场带来大约1000亿元增量资金,其中有10%是被动配置基金,他们会配置那些板块哪些个股,总不会追高涨到天上的医药股,股价位于相对高位的白酒股和家电板块个股,大概率会配置位于相对低位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就是被动配置资金也是更加偏爱低估值的银行股概率更大。
日前沪深交易所终止三家公司退市,这个市场炒作绩差股问题股敲起了警钟,未来市场将更加关注公司质地,关注业绩成长,银行虽然存在一些去杠杆的困扰,但业绩增长的趋势可能再度好转。
随着医药股白酒股的调整,市场热点面临新的切换窗口,流出的大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标的,低估值调整较为充分的银行股是一个短期的首选,成为一个做多的较好 的时间窗口,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个股一个版块的短期一两天走势,但笔者认可未来中线银行股的机会。
上述只是一个小散的一管之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杜坤维

可以赚钱。



咱们先不说股价的涨涨跌跌,单说说股息率。

比如,工商银行最近几年的股息率平均大于5%。这个水平高于定期存款利率,也碾压大多数货币基金的收益率。

其他不少银行股的股息率,近几年都是高于5%的。

如果坚持长线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在合适的价位购买银行股挺好的。不仅有高抛低吸的盈利,而且每年的分红都在5%左右。

我们看下图工商银行的周k线图,股价已经从高点7.77元跌到5.64元了。

我个人是在7元左右清仓的,目前是不是入场的好时机呢?我还要等一等,再看一看。机会合适、资金闲余的话,说不定就开始逐步少量进点货。



股票投资的风险,已经超出稳健理财投资的范围,不建议没有投资经验的小白人士参与。

特别注明,本回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