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三国时期古人死后用来保存尸体的方法有哪些?

何事男儿不读书

云母

云母是一个墓葬中常用的防湿物品,《抱朴子 仙药篇》说云母“埋之永不腐败,故能令人长生”。

墓葬中放置云母,屡见不鲜。《西京杂记》中里外周幽王墓:“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如果这个周幽王墓是可信的,那么墓葬中用云母从能追溯到西周。

在河北省景县北的北魏高氏墓中,高雅的石骨四周布满云母片,薄如纸张,形似杏叶。通过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用云母除湿以求尸体不腐的方法到南北朝还实行。

墓葬中也会放置炭,以求干燥,这种保存方法屡见不鲜。《晋书》中记载,邯郸出赵简子墓,刚开始挖出一丈多的炭。而且魏文帝曹丕死前做终制也交代过“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这样的话,曹丕沿袭曹操的薄葬制度,墓中不放金银珠宝,并且告诫不用苇炭。

“圹穴之内锢以纻絮,藉以蜃炭,千载僵燥,托类神仙”

古人认为玉能够使尸体不被腐烂,汉代“珠襦玉柙”十分盛行。在《汉书》中记载“口含玉石,欲化不得”。以及《抱朴子 对俗篇》中:“金玉在九窍,死人为之不朽”的记载。

当然,个人感觉用玉保存尸体能不受腐败有点夸张,云母和炭起码还可以除湿。《魏书》中有记载李预停尸四夜而体色不变之事,当时长安炎炎夏日,并且李预长年服食玉屑。这个真实性我是非常怀疑的。

而且用玉来保存尸体这种方法传承已久,在河北省平山县的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也出土了很多的陪葬的玉器,比如玉唅,玉制的盖眼、盖指等等。不过在曹操以身作则下令薄葬后在魏晋时期取消了。

当然古人保存尸体的方法不知有用玉、云母、炭,还有“矾石”等,墓中矾石作用和云母、木炭类似,也是为了除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