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柏林城


此次邮轮从哥本哈根上船后,到达的第一个停靠港口是德国的瓦尔内明德(Warnemunde)。虽然邮轮上把瓦尔内明德和柏林列在一起,但是这只是一个才8千多人口的小镇,从小镇到柏林在公路上要走3小时。考虑到自己坐火车语言不通,情况不熟悉会耽误时间,选择了跟SPB旅行社走。SPB也是我们在圣彼得堡跟团的旅行社。

掠影柏林城

柏林街景

临上车时,SPB接客人员特地跟我们说明,大巴客车司机的英语有限,路上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交流。另外根据德国的规定,客车司机连续开车时间不能超过规定。到时会到路边休息点停下。大巴上有装置,有仪器自动记录,政府会来检查。

大巴上高速后,一路只见两旁整理得非常条条有序,绿茵茵的的田野,或种庄稼,或种牧草,偶尔有小树林。几十年前刚到美国时,在加州中央峡谷看到路两边的大片整理有序的庄稼地十分惊叹。而在德国看到的田野似乎比美国的整理的更加精致。一路上没有见到小镇,村庄。不知道是因为这一地区人口疏散,还是高速故意避开了城镇?另一个引起我关注的是一路上都有风力发电塔。在美国,一般只有在风力比较大的山口,山峰上可能看到风力发电塔。而我们路过的德国是一片平原,装这么多风力发电塔是否在经济收益上合算?还是因为要执行德国政府推广可持续能源的政策?

掠影柏林城

去柏林高速公路边原野

穿梭柏林一天,领略德国百年

三个小时后,大巴把我们送到柏林旧的国家画廊。 柏林一日游开始了。

SPB地陪导游是一个生活在柏林的美国人,据他说他自己是学艺术历史的。

比较后来我们在圣彼得堡的地陪导游,我们觉得这个美国人导游水平要差一点。尽管他是美国人,讲英语自然没有口音,但是他讲解时废话太多,而且刻意加入一些美国式样的笑话。但是我觉的,讲解历史时,最好严谨些,不要带入太多个人添加的东西。

掠影柏林城

柏林旧的国家画廊

由于柏林曾经分成东,西柏林而两边不能自由来往,许多设施都是两份,如博物馆,动物园,歌剧院。德国统一后,事实上已经不需要重复功能的设施。

因为时间紧迫,许多景点地方都是路过,匆匆忙忙,很难记下来。

掠影柏林城

德国历史博物馆里的列宁塑像

传说德国兵占领苏联某地时,要当地居民从列宁塑像或教堂大钟中选一个运回德国做军货原料,镇上的居民就同意放弃列宁塑像,保留教堂大种。这座列宁塑像运回德国后,因为太大一直没有处理。等到苏联红军打到德国时,当时列宁塑像所在的镇赶紧把它找了出来,树立在镇中心。苏联红军来了,看到列宁塑像,太感动了,估计对这地方的德国人手下留情了。

掠影柏林城

柏林大教堂

柏林电视塔是德国最高的建筑。1969年东德建成这个塔是为了向西德显示东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电视塔完工后,太阳光下,在电视塔的观光台上,光线会在圆球形的观光台上反射出一个十架。因为当时东德提倡无神论,拆除了表示宗教的十字架。为此,柏林市民把它称之为“教宗的复仇”(“Rache des Papstes”)。这事整得前东德政府有点尴尬。

掠影柏林城

柏林电视塔

犹太人纪念碑是由共2711个大小不一的混凝土立方体组成。它的特点按设计者的初心是不给定设计理念,让人们在里面行走时引发自己的感想。所以,立方体有高有低,形态不同,让每个人在里面行走时,想想被纳粹德国杀害的6百万犹太人。犹太人纪念碑马路对面是美国驻德国大使馆。1939年,当时的使馆在这里开始办公时,美国已从纳粹德国召回了大使。这个建筑在二次大战中被炸后被东德拆除,2008年又重新启用。 当我来到这个地方时,觉得这个位置离犹太人纪念碑这么近,有点特殊的意义。原因是纳粹德国二战时迫害犹太人时,美国并没有接受犹太难民,主要怕中间夹杂着德国间谍。 直到1944年初,在美籍犹太人和政府其他势力的压力下才开始解救欧洲的犹太难民。 当时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远不如后来。这些犹太人到了美国后,和原有的犹太人一起奋斗,渗透了美国财界,媒体,学术界,影视界,成为一股影响美国社会非常强大的力量。 从那之后,美国就没有做过对犹太人不利的事,没有定过不利犹太人的法案。

掠影柏林城

犹太人纪念碑

吉卜赛人受害者纪念碑是柏林的另一个纪念地。一园形的水池中有一三角形的石头,上面终年有一朵鲜花。三角形的石头代表着当时吉卜赛人囚衣上要带的标记。纪念地致力于纪念被纳粹以种族灭绝计划下杀害的22万–50万 吉卜赛人。世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罪行上,实际上,吉卜赛人也是被纳粹认为是次等民族,遭受同样的迫害。一直到现在,吉卜赛人在欧洲也是被歧视的对象。当然,他们自身的问题,如偷东西,也是备受普通民众的厌恶。华人去欧洲被盗累累发生,基本上都是吉普赛人干的。

对比犹太人和吉卜赛受害者纪念碑,你马上就能体会到犹太人的实力和势力是多么强大。

走过这个纪念地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纵观柏林景点,领略到德国百年历史,在德国发生的事件影响了欧洲格局甚至后来的世界走向。

掠影柏林城

吉卜赛受害者纪念碑

冷战期间的外交公寓与查理检查站

当我们走过一条街道时,导游跟我们说,这原来是美国外交人员住的公寓。美国外交官都知道东德人在房间里装了窃听器,所以他们要讨论什么事就离开房间去外面说。 他说他有一对夫妻朋友都是外交官员,住在这里。 两人婚姻出现了问题,开始吵架。因为职业习惯,两人开始吵架时就到外面公园里去。到了公园,气也消了一半。就这样,两人婚没有离成。这大概也是原来装窃听器的人没有预料到的后果吧。

著名的查理检察点(Charlie's check point)坐落在有名的历史街道弗里德里希(Friedrichstrasse)。 冷战期间,这是东西柏林外国人提过的道口。 原来以为查理检查点是以士兵查理(Charlie)为命名的,这次看了介绍才知道是按照英文字母排的,其他地方已有A, B打头的检查点。到这里,正好是C开头,而英文中经常用Charlie(查理)来表明是C开头,所以就叫做查理检察点。现在这个检查点上,有些人装扮成美军士兵,跟游人拍照,得到些赏钱。曾经有东德方面的人把汽车改装成变矮,然后加速从东德街道窜过这里逃亡西德。后来,东德方面拦起了很低的铁栏杆,阻止这一类情况再次发生。

东德建造了柏林墙后,总共有136人在逃跑时被杀害。

掠影柏林城

查理检察点(Charlie's check point)

柏林墙两边的悲欢离合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被划分成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占领管理区。 美国,英国和法国区后来合并成为西德,苏联占领区变成东德。首都柏林,尽管完全在苏联占领区内,也被划分成四个区。

刚开始,两边的居民可以自由来往。但是,1952年5月26日之后, 只有一个相当安全的方法可以逃到西方: 柏林,因为它有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的西柏林。虽然柏林的许多边界过境点被关闭了, 并且边界控制也实施了。但是东德居民要逃往西柏林还是相当容易。有S 铁路 (郊区火车) 或地铁 (地铁) ,许多东德公民就买张票上这两条线,到了西柏林车站, 就脱离了东德的控制。在柏林墙建起来之前,3百万东德人移居到西德。为了防止西方的渗透和居民逃离东德,苏联和东德单方面建立了柏林墙。柏林墙成了冷战的象征。

掠影柏林城

柏林东站(离柏林墙200米)

波茨坦广场是柏林市中心的一个交通汇集点,离著名的景点勃兰登堡门不远。 当我和太太过马路穿过地上砖头标志的柏林墙遗址,我赶紧用爱疯拍下照片。柏林墙原来在现在的马路上。世事难料,当年柏林墙几乎是一夜建成,有的伴侣就被柏林墙分割了。

掠影柏林城

柏林墙遗址

1961年8八月初,美国男孩莱斯利去法国见他来欧洲访问的父母。这时,他已经订婚。 等他8月13回到柏林,已经有铁丝网把边界围起来了,也就是说他未婚妻,没有通行证出不来了。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莱斯利叫他父母把他妹妹的美国护照寄过来,想让他未婚妻用他妹妹的护照混进西柏林。但是,拿到护照后突然醒悟到上面没有进西德的签证, 只好碰碰运气了。他们计划逃跑的那天,他未婚妻染了跟他妹妹颜色相同的头发,穿了全部是在西方买的衣服。然后,他拿了她的一箱东西在东柏林的火车最后一站专门给西柏林的人用的站台给了另一个西德人,让她带回西柏林。因为火车晚点,耽误了时间,等他事办好后再回东柏林时,已经很晚了。平时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外国人过境了。 当他通过前面两个岗哨,快要离开最后一个岗哨时,里面的值班头出来了,对他说:‘你今早过来的,一小时前陪着另一个人回去的,怎么现在又过来了?’ 莱斯利编了一个谎话混过去了,但是改了主意,不再从这个关口回西柏林。

他未婚妻正着急地在一个咖啡馆等着他,并且他们不知道这个咖啡馆里有许多密探,如果打听到有人想逃的话,会给东柏林当局通风报信。他们喝完一杯伏特加后,朝另一个关口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再给他未婚妻练习英语句子,以防边检用英文询问。突然,他未婚妻发现兜里还有东德的马克,赶紧把这些钱扔到马路边的草丛里。

到了边检,他未婚妻打开包,拿出他妹妹的护照,因为紧张,护照没拿稳掉到地上。三个人同时弯腰去捡。这个小地方来的小兵一句英文都不会,也没有多少跟西方人打交道的经历,对照了护照和他未婚妻后,说:‘再见‘。这是他们多么想听到的一句话。

回到他的住处后的第二天早上,他未婚妻给她不知情的父母拍了一份电报,告诉他们她已到了西柏林,让他们原谅她没有预先告诉真情,怕连累他们。直到1994年她父亲去世时,她才从她父亲的档案里找到一份材料。因为受她逃跑的影响,她父亲一直不能升官。而这一切,她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

掠影柏林城

跨过东西德分界线遗址

他们1962年结婚后,莱斯利的妻子不断受到西柏林当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审讯,生怕她是东德间谍。 逃到东德后,莱斯利的妻子只能在商量后的时间和她父母同时到边境,几条街隔着很远,看也看不清,只能相互之间挥挥手。直到1969年,莱斯利的妻子才跟她父母重逢。

一道墙,多少离悲,不堪回首。

一个国家是否吸引人,只要看它想进来的人多还是想出去的人多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柏林洪堡大学前的倍倍尔广场。

导游带我们来到柏林市中心的倍倍尔广场(Bebelplatz)。该广场位于菩提树下大街这条东西向横贯市中心的主干道南侧,其东侧是柏林州立歌剧院,西侧是洪堡大学法学院的老图书馆,南侧是柏林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导游带我们的原因是讲述1933年5月10日,褐衫队和法西斯青年团的成员(主要是狂热的大学生)在此举行的焚书仪式。纳粹的宣传头头戈培尔在此给学生和听众打气,鼓励他们抵制任何非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舆论。他们烧毁了大约2万本书籍,其中包括托马斯·曼、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海因里希·海涅、卡尔·马克思和其他许多人的著作。烧书的理由是这些书不符合德意志民族利益。

掠影柏林城

柏林洪堡大学前广场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不理智的所谓爱国行为都得警惕。它往往是一些愚蠢的运动的开始。

现在倍倍尔广场可以看到一个玻璃圆顶,里面放置了一个空书架,以纪念焚书事件。地面上雕刻了1820年诗人海涅的一行诗句:"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 Heinrich Heine 1820" (“这只是一场前戏,哪里烧书的地方,最后也将烧人。 海涅 1820 ”)。

现在每年洪堡大学的学生在广场上进行售书以示纪念。

掠影柏林城

焚书场面

法西斯走向疯狂与终结

“国会纵火案”是我们经常在历史书上可以看到的。1933年2月27日大厦着火,虽然失火原因不明,但是纳粹统治者通过宣传嫁祸于共产党,从而通过了紧急法案,禁止反对党活动,逮捕反对党人,把德国拖进了法西斯社会。

在攻克柏林的影视中,苏联红军最后攻克柏林,是以攻下国会大厦,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作为最后战胜德国纳粹的象征。这个建筑易守难攻,苏联红军在进攻中牺牲了2000士兵,就是为了把红旗插上大厦房顶。从军事意义上讲,占领这个大厦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纳粹第三帝国政府办公早已迁往其他地方。

现在国会大厦引入注目的其重 8,000 吨、直径 40 米的玻璃穹顶设计。它的寓意是人民可以透过玻璃看到下面的会议厅,监督立法。

掠影柏林城

国会大厦

大巴把我们拉到一个有儿童滑滑梯的街心绿地。这儿就是法西斯头目自杀的地方。1945年一月,柏林被苏联红军包围后,他把指挥所搬到这里总理府下面55英尺的地下室掩体。地下室总共有18间房子,自带有水电。

在自杀前两天, 他终于跟长期的情妇伊娃结婚。布置了后事,他带着伊娃和德国狼狗进入自己的秘舍。他用氯化钾毒死了伊娃和狗狗,并在自己服毒后开枪自杀。根据遗嘱,卫兵把他和伊娃的尸体在总理府院子里焚烧成灰。

到现在,一直有人要在这个地方建一个什么标记,显示这是纳粹头目最后的葬身之地。但是,人们不知道该写什么东西在上面,所以一直没建。

这个地方的边上就是一栋公寓。有人采访过这儿的德国居民,问他们生活在这个地方有什么感想?他们的回答是无所谓,不想在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不想跟过去再有瓜葛。

柏林观感

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却走了柏林的许多景点。原来虽然也到过德国,这一次却是真正脚踏实地看了德国。在德国,虽然统一已经二十多年了,人们追求的是原来德国的古迹和辉煌,但是归根到底人们还是绕不开统一的话题。

虽然现任德国女总理默克尔是统一后的一个从原东德出来的总理,统一27后的德国东西部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对她虽然有很多争议,但是她能够到现在当政12年,说明德国人民还是很爱戴她的。

现在东西德国的财富差异还是很大。原东德地区的薪水只有原西德的2/3。500个最富有的德国人中,只有21个来自原东德地区。原东德地区的平均家庭收入不及西部的一半。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东德的房地产是不能传给下一代的。 形象地说,原西德人开奔驰, 原东德人只能开斯柯达(Skoda)。

但是,东西德国能这么快就统一,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必须为德国人在这一点上称赞。

掠影柏林城

德国柏林音乐厅

(完)

*版主 编后小注:作者“孤山”,典型理工男。大学毕业后,到大洋彼岸继续深造,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Ph.D,并在业内成绩斐然。业余时间仍不忘文学初心,小说,随笔,游记等等,信手写来确也妙趣横生,诙谐平凡中透出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