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這個週末,應邀參加東盟論壇。閒暇之餘,在兩位考古專家建議下,去南寧市以南約180公里處的寧明縣馱龍鎮,體驗當地壯族三月三“歌圩節”活動,同時近距離接觸神秘的花山岩畫。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參加東盟論壇之機,造訪麗美寧明壯鄉

到達寧明縣境內不久,峰巒綿延的斷巖山呈現眼前。乘船沿河而下,遠眺明江西壁斷裂處的峭壁上,佈滿了誕生於遠古的花山岩壁畫。不久,遠處出現了褐色的山體,淡黃的崖壁上點綴著一種特殊的紅色。那就是花山壁畫的代表作。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花江巖畫

這幅巖畫寬約150米,高約290米,上面用赤紅色的顏料畫著密密麻麻的圖像,由各種或人或獸或物件共1800多個的圖案組成。這些壁畫,以人物為主,間有銅鼓、銅鐘、刀劍等器物和馬、狗等動物形象,其中人畫形態大致有三種:一種為粗圓型,頭頸不分,手臂向兩側平伸,曲肘上舉,左小臂略呈弧形,內彎;右小臂略小微,身體較細,胸部略寬,腰略小,無佩劍,兩腿叉開平蹲,個體高約1米左右;一種為粗方頭型,頭上有倒八字形飾物,腰間佩一把長刀,向左下斜,手腳姿態和身型形態與前一種人像相似;另一種頭為粗方型,雙手斜伸向上,掌部平折,寬胸狹腰,腰部以下作喇叭形,不見兩腿,整個形態似身著連衣裙輕舞,間有頭插羽毛者,個體高約50釐米,這種圖象在左江崖壁畫中甚為罕見。花山壁畫中最大的一個人像有3米多高,頭插雉尾,手執匕首,身掛腰刀,腿跨駿馬,威武雄壯,宛如一位首領。其旁側好像是閃亮的銅鼓,前後的人物有的起舞,有的跳躍,有的騎獸,有的揮刀,有的持盾,姿態各異,生動熱烈。據考證,這些壁畫是壯族先民創作的,成畫年代約在2000多年前。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壯鄉少女

令人稱奇的是,經歷瞭如此久遠年代的風吹日曬雨淋,壁畫的顏色仍然非常鮮豔,不知先民們是用什麼顏料畫的。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聳險峻的崖壁上,這些圖像是怎麼畫上去的?一個個謎一樣的問題,吸引著無數的學者和遊人去思考,去探索。

不少文人墨客觀後還留下了“是誰揮得筆如椽,乾坤寫此大詩篇”、“鬼斧神工輸技巧,風吹雨打猶鮮妍”的讚歎。

壁畫,也稱巖畫,就是刻畫在山洞壁上和山崖上的圖畫,最早是在歐洲發現的,它的創作時間大多在舊石器時代後期到鐵器時代早期,內容多是狩獵、野獸、家禽等,它們是人類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反映,是研究一個民族發生發展的重要依據,有著非常珍貴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從寧明縣城的碼頭坐船到花山大概需要兩個小時。一路上游船徐徐駛往花山,兩岸的青翠的山峰連綿不絕。在船上,可躺、可坐、可品茗,有悠閒的意趣,也可欣賞兩岸風光,沿江兩岸峭壁對峙,奇峰挺拔,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明江之水映照著兩岸的青山綠竹,恍若灕江的清秀姿色。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明江之水映照著兩岸的青山綠竹

在左江和明江連亙數百里的懸崖峭壁上,類似的壁畫還有50多處,其中各種人物

遊船在花山壁畫旁的一個小山寨靠了岸,沿著山寨後山的小路,我們進入了自然保護區的山林。一尊花山人物矗立在景區大門前。山林薄霧繚繞,百鳥鳴唱於綠野古藤之間,珍禽異獸時有出沒,你別說,還真如走進遠古和神話的境地。然而,在目睹了花山的傑作之後,我們又不得不驚歎壯族人民的偉大及其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了。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壯族群眾盛裝歡迎我們

當地壯族群眾盛裝歡迎我們,他們還用舞蹈演繹了當年祖先們火耕水耨,鬥獸刻畫的場景。

據有關史料記載,花山壁畫於南宋時期已被發現,《寧明州志》也有簡單的記載。但真正的科學調查卻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20世紀五十年代才開始的。為了揭開花山壁畫那神秘的面紗,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紛紛前來探奇考察。學者中包含歷史、民族、民俗、考古、美術、舞蹈、化學、碳素年代學等十幾個學科,他們對花山崖畫的作畫年代、內容族屬、藝術風格等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考察。這樣的科研活動還在繼續中。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祭祀儀式變成歌舞盛宴

花山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古時候,豈耀,即現在的耀達村,有個奇人叫蒙大,他十來歲就食量驚人,且力大無比。那年兵荒馬亂,官刮民財,老百姓苦不堪言。蒙大忍受不了壓迫,決心起來造反,但苦於沒有兵馬刀槍,怎麼辦?他每天上山砍柴,總是呆呆地坐在石頭上一籌莫展。一天,來了一位銀鬚白髮的老人,送給蒙大一疊紙和一支筆,老人吩附道:“你在這紙上面畫兵馬刀槍,等到滿一百天,紙上的兵馬就會變成真人真馬了,但千萬不要讓任何人知道”。老人說完便飄然而去。從此,蒙大每天干活回來,就關在屋裡寫寫畫畫,廢寢忘食。他母親覺得奇怪,追問他,他總是說:“一百天後你就知道。”誰知在第99天時,母親實在耐不住了,心想:只差一天不要緊吧,待我看看他畫的是什麼。於是,趁蒙大不在家,便推門進去打開畫箱。剎那間,只見那些尚未成真人真馬的紙片嘩啦啦飛出屋外,粘在村前的崖壁上,成了壁畫,這就是民間傳說中花山壁畫的來歷。 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古風

隨著時間的推移,花山之謎將會逐漸解開。至於壁畫的內容是什麼,人們只能望畫生義地去猜想了:有說是宗教祭祀的,有說是狩獵的,有說是練兵習武的,也有說是歡慶豐收或慶祝勝利的,甚至還有的說是從繪畫向象形文字過渡的語言符號,各抒己見,莫衷一是,加上它的繪製方法、繪畫工具、繪畫風格、美學價值等等,成為解不開、猜不透的千古之謎。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大場面的祭祀活動

花山崖壁畫那古樸粗獷的筆法和風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態,體現了古代壯族人民的審美情趣和高超的藝術水準。有關學者專家公認:寧明花山崖壁畫就其分佈之廣,作畫地點之陡峭,畫面之雄偉壯觀,作畫條件之艱險,都是國內外所罕見,它不愧是壯族的藝術瑰寶,在世界美術史上應享有崇高的地位。

目前,花山岩畫尚處於未開發階段。去這個原生態佳地旅遊,不要忘了帶幾塊古法炮製的古風味紅糖!今年,花山岩畫將成為中國唯一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這也是填補巖畫類文化遺產空白的項目。預祝其申遺成功!徜徉在神妙綺麗的花山岩畫中

巖畫前留個影

(寫於2016年4月10日)

*版主編後小注: 本文作者“褚小波”,企業家兼金融投資家,浙大282總裁班同學班長。應本

刊之約,趁廣西考察空隙急就此文。本遊記圖文並茂,精彩紛呈。此文完成的三個月後,左江

花山岩畫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獲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版主自注: 薩堡兒,杭州人,工科大學畢業,從事製造業,愛好閱讀及旅行。業餘主持“薩爾茨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