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救赎灰飞烟灭,头顶两把剑会刺穿中弘股份吗?

富凯摘要:经营巨亏、项目停工、年报存疑,风雨飘摇的中弘股份还有什么指望?

近期,因多项信批违规,连遭证监局警示的中弘股份在30日晚间抛出一份8个月前的处罚决定,旗下全资子公司海南如意岛旅游度假投资有限公司因擅自在如意岛项目三期工程建设中进行填海占用海域面积3.2321公顷被海口市海洋和渔业局处罚3733万元,并要求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

公告显示,上述罚款已于去年11月30日全部缴纳,这也导致中弘股份2017年度净利润-3733万元。而在此前,公司还因如意岛项目多项标段和工程陆续停工未及时披露,被监管部分采取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今年是海南迎来建省办特区30周年,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必将为海南带来新的机遇。不过,如意岛项目却未能给中弘股份带来外界所期待的利好,反而惹来不少“麻烦”。

最后的救赎灰飞烟灭,头顶两把剑会刺穿中弘股份吗?

如意岛不“如意”

早在今年1月5日,海口市海洋和渔业局就对辖区内所有填围海项目实施“双暂停”(暂停施工、暂停营业),中弘股份开发的如意岛项目在收到通知前,多项标段和工程已陆续停工。但公司并未均及时履行披露信息披露义务,直到监管部门对其开展转型现场核查才发现。

公开资料显示,海南如意岛项目始于2012年,至今已近6年。中弘股份拥有上述项目的100%权益,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129亿元,截至去年底实际投资44.9亿元。如此巨资投入、一期项目尚未完工,必将占压公司资金并产生不小成本。

公告显示,如意岛公司从2014年开始便向海南省政府申请三期海域使用权的审批办证工作,2017年4月,已是第四次向市海洋局提出申请,但一直没有完成审批。

据富凯财经了解,如意岛公司违规开展填海围堰施工,主要是为了保护如意岛项目一期和二期已填海域不被海浪破坏。不过,如意岛公司原主要负责人已离职,公司要求如意岛公司现任经营层及相关人员加强学习,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的救赎灰飞烟灭,头顶两把剑会刺穿中弘股份吗?

年报多处“疑点”待解

4月28日,中弘股份公布年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较2016年的44.52亿元骤降77.18%,而净利润则更为不堪,巨亏25.11亿元同比暴跌1699.01%。今年一月份,公司仍延续“颓势”。净利润亏损31541.15万元,同比下降3621.71%。

面对如此惨淡业绩,深交所随即对公司年报发出“十八”问。主要涉及四家联营公司2017年净利润和净资产变动数较小的根据、未经正常程序预付交易对手61.5亿元股权转让款的风险等。

不过截至目前,公司仍未对上述疑问进行回复。值得一提的是,年报审计报告中的保留意见显示,由于实际控制人王永红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导致中弘股份在未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的情况下,支付给海南新佳旅业开发有限公司61.5亿元股权转让款,年审会计师对该项交易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确定是否对该事项对应的预付账款进行调整。

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以来,中弘股份可谓负面缠身。除上述事件外,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公司信用降级、股东拟减持股份、资金紧张导致债务利息违约都在困扰着公司。

富凯财经梳理资料发现,去年中弘股份债务猛增136.64亿元,累计新增借款103.68亿元,超过2016年底公司净资产。其实控人王永红则在近10年进行了了高达40起的股权投资并购。

不过中弘股份等来的并不是投资收益或业绩飙升,而是自身深陷债务危机。

最后的救赎灰飞烟灭,头顶两把剑会刺穿中弘股份吗?

面对困局,中弘股份寄希望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进行“自救”。遗憾的是,5月28日,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中弘集团未能与相关债权人就偿债安排及该重组事项达成一致,并取得债权人同意,经中弘集团向港桥投资提出申请,中弘集团、中弘股份实际控制人王永红及港桥投资经协商一致,同意终止本次重组事项。

将重组当作中弘股份“救命稻草”的王永红肯定失望了,未来中弘股份何去何从或将更加难测。此前,公司工作人员曾称,此次重组终止,公司会继续寻求新的重组,通过重组来让公司尽快摆脱困境。

受到多重负面事件影响,近一年来公司股价多次出现断崖式跳水。截至5月31日收盘,中弘股份收报1.22元/股,较最高2.73元/股跌幅超55%。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