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盗墓团伙落网,曾盗出2200年前的“新鲜鸡汤”。如果是考古工作者拿到这份“新鲜鸡汤”,可以获得哪些古人信息?

五月的田野

那个时候其实文字对”吃鸡”的记载还是很少的。最有名的可能也只是“雉羹”吧!吃狗肉、吃彘肩的倒是挺多。


所以这锅“鸡汤”的发现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意义在哪呢?最起码颠覆了我们看古装剧里,那些豪杰大侠总是把鸡烤来吃的。原来古人是炖着吃的,而且还是要喝鸡汤的。这才是重点,圈起来,要考的!


之前我们考古也发掘过狗肉汤,面对那一锅绿得发黑的所谓的汤,实在没有太大食欲。然而这次“鸡汤”的发现绝对是有开创性意义的。因为盗墓者亲自供认,那就是一锅刚出锅的鸡汤,就差点热气。然而在几秒内,突然发生变化。根据炒米不是太好的理科水平,也能理解这是化学反应。因为秦始皇兵马俑埋在地下的时候也是光鲜亮丽的,一暴露在空气里,就褪色了。


所以我觉得那几个盗墓者应该重判!一锅鸡汤那么安详静谧地躺在地下2200多年,就因为你们脑子一抽,就给挖出来了,挖出来你就把那鼎放那就好啦!你还非要打开,你就不能让专家打开吗?

万一专家在真空无氧环境下打开后,看着新鲜,再喝两口,尝尝味道。然后总结一下两千年前的鸡汤是个啥味?有一点我相信,肯定没有“味精”的味道。然后保留住这味,复制出一锅2200年前的鸡汤,必然网红,这季的《舌尖上的中国》绝对不能评分不及格!

所以现实意义真的很大。而且这青铜鼎的保鲜功能,绝对不是三万六千锤可以解释的。专家如能复制出来,销售提货周期至少可以排到200年以后。

所以老祖宗的“一锅鸡汤”都被几个盗墓贼给毁了!想之,甚憾!


炒米视角

这就是当时盛放鸡汤的青铜鼎。

公安机关鉴定,该被盗古墓为东周时期墓葬,距今至少有2200年。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亲自到达被盗古墓现场调研,说到“鲜美鸡汤”的研究价值时,李伯谦说,发现的鸡骨头和鸡汤、青铜鼎,直观地告诉了我们,这是什么种类的肉、使用什么样的青铜器盛放,这都和东周礼制有关,通过对使用者身份的推定,还可以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和伦理观念。

除此之外,在铁锤看来,还可以通过对鸡汤成分的检测,了解到当时人民生活的状态,比如东周时期使用盐的情况。盐是人类生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东周时期,食盐的生产和制备,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鸡汤中除了食盐,有没有其他的调料或者香料呢?我国很多现在常用的香料都是从外国引进种植,具体年代也是众说纷纭,鸡汤会不会提供这些有益的信息。尽管东周看起来距离我们很远,但是和古代埃及和两河文明来说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弟弟。当时中东和埃及已经有了成熟的食物文明,那时候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文化交流呢?上古书籍里面记载了周王会,提到了许多臣服周天子的小国家,每年都会向周天子敬献奇珍异宝。会不会有和食物有关的珍奇物品出现呢?

简而言之,一锅腐败的鸡汤,研究得当,也能成为解释东周历史的一把钥匙。


铁锤历史

有机质文物很容易腐烂,因此在考古工作中发现的极少,所以显得尤为珍贵。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古墓里发现过湿尸、酒、肉、丝绸、种子等,无一例外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具体到这次发现的这锅汤,来说说它的意义。

这锅汤,因为已经被倒掉了,只是据犯罪份子的口供,说是鸡汤,这其实只是犯罪份子的目测,未必准确。如果能够保存完好,动物考古学家就可以进行相关科学检测,得出准确的结论,鼎里盛放的到底是什么动物,是人工饲养的鸡、猪、羊、牛……还是其他野生动物。进一步可以分析该地区家禽或家畜的饲养情况,或者其他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如果不是本地物种,就要分析其来源地,以及如何到达当地,是否通过当时的贸易网络等等。

鼎里的食物可能是墓主人自己食用的,也可能是用来祭祀的。如果是前者,可以了解当时人的食谱和相关烹饪信息。如果是后者,是了解和认识当时礼仪的绝好材料。人们是用什么来祭祀鬼神和祖先,是否与文献上记载的相同。如《大戴礼记·第五十八·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祭祀分为不同的等级,所用的祭祀物也有差别。通过分析祭祀的物品,可以推定祭祀人的身份等级。

另外,这锅汤保存的这么好,本身就很值得研究。是什么样的环境,能够让有机质文物历经2000年还能得以保存下来。汤里是否应用了其他的防腐技术?从埋藏学的角度,也应该对墓葬修造时的密封技术进行研究等等。以上也仅是目前的科技手段能够进行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能够进行的相关研究肯定会更全面更细致。

一锅汤就这么被盗墓分子倒掉了,不管他们倒掉的是鸡汤还是其他什么汤,其实倒掉的都是无法挽回的我国古代的珍贵历史信息。


考古君

之所以说“何止鸡汤”,是因为根据盗墓分子的口供所知装有“千年鸡汤”,也就知道了这些容器原来是装有“鸡汤”“祭祀品”的。古人装的是“鸡汤”到底有没有讲究?为什么不是“鱼汤”?我们有查文献,不知道是否有具体的“礼仪制度”方面的考虑和约束,或者只是墓主人喜欢“喝鸡汤”?这个问题暂且放在一旁。这碗“千年鸡汤”再次证明了,墓葬出土的容器绝非我们发掘所见到的“空空如也”(绝大大部分的情况如此),而是装有“有意义的”食物!当我们遇见了食物残留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些容器是装有食物的,但是没有食物时并不代表里面真的没有食物残留,只是由于时间久远,很多食物腐朽化作泥土了而已,而我们考古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用心去提取容器泥土中可能存在的“食物残留”!

这种情况可以说非常普遍,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我们看考古报告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读到“陶器葬”之类的遗迹现象,这种情况是非常诡异的,试想一下谁会没事弄个“莫名其妙的陶器葬”?这些陶器一定装有食物或者其他具有“特定意义的物品或食物”。“陶器葬”的命名是一种简单直白的所见即所得的肤浅结论,背后的人类活动并没有被揭示出来!!非常遗憾,现在我们绝大部分的考古研究仍然停留在这种肤浅的没有接受质疑的水平上。


别人家的博士

“在古墓里面,发现一个青铜鼎,费了不少力气才将鼎盖打开,眼前的一幕让我们终身难忘:鼎内呈现出一锅‘透亮的鸡汤’,里面的鸡块象是刚刚在锅里炖好似的,过了几秒钟,鸡汤迅速变成黑色。采访一盗墓团伙时,犯罪嫌疑人的讲述。



装有“鸡汤”的墓穴位于邱家庄村土塔附近,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区域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古城和邱家庄墓群”,闻喜县地处山西省南部,地下文物丰富,不仅有新石器、仰韶、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还有春秋战国、汉、唐、宋、清等时期的古墓群多处。

在山西省邱家庄墓群这座距今2200年的古墓中发现了“鲜美鸡汤”,可以推测得到,东周时期,鸡菜肴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主要菜肴、还用来祭祀先人。而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撰写了1篇题为《传世2200年“中国金鸡文化”流光溢彩——对纸包鸡的文化定位和学术剖析》的署名文章,指出:“在见证了岭南地区文明史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中,发掘出许多类似于纸包鸡的鸡骨头和残纸,可以推测得到,作为中国传统节庆第一道菜的纸包鸡,起源于2200年前。”这个时间判断与邱家庄墓群中“鲜美鸡汤”完全吻合。



几千年的鸡汤保留到现在,不光容器的密封性要做得非常好,墓葬的密封性也要做得非常好,这是基础。

对于它的研究价值,考古学家分析,从骨头汤可以分析是什么样的肉、用什么器皿装的,这都和当时礼制有关,包括当时什么身份的人享受什么样的生活待遇。



“也有可能是祭祀用的陪葬品,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对研究古代的一种社会生活、伦理观念也就有巨大的价值。”


江雪寒

想来,我也是算是半个文化人,毕竟曾经也是读过三年研究僧的人,专业还多多少少和分子生物学搭边。能在古墓中保存2000年的鸡汤,这是什么样的鸡汤?我想凭借着现代的技术手段,采用各种高科技的灭菌手段灭菌之后在进行真空密封保存,不知道能不能达到2000年的保鲜手段。

在这里我没有怀疑古人的智慧的意思,毕竟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辛追夫人还能保持完好,甚至还能看到头发。所以对于我国古人的智慧,我是佩服佩服再佩服。

不过我们可以稍微分析一下这群盗墓者被捕后的供词:鼎内呈现一锅“透亮的鸡汤”,里面鸡块像是刚在锅里炖好的。在这一段供词里面我们看到,这锅鸡汤还是透亮的,不是浑浊的;里面的鸡块还能看得出是鸡块,不是骨头,这充分说明这个鼎里面完全没有任何微生物的存在,不然不可能还可以看得到鸡块。

再看一下另外一段供词:但是仅仅过了几秒钟,这鸡汤就变成了黑色的汁液,而且恶臭无比。

好吧,你们当这是魔幻电影啊。几秒钟一锅透亮的鸡汤就变成了黑色的汁液,这反应速度有点迅速啊。食物腐败变质的本质是因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气味也是一样。但是短短的几秒钟能产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我暂时没有想出来有哪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速度有这么快。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表示一下歉意。不论这些盗墓贼有木有说谎,虽然凭我这低级的水平无法理解,怀疑它的真实性,但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也许只是我孤陋寡闻罢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真相是什么,也许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小镇月明

近些年来,由于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我都是喝自来水,现在竟然喝的起矿泉水了!你说厉害不厉害?

但是,贫穷毕竟常伴我左右,一瓶矿泉水我始终是不敢一次喝完的。它太珍贵了,我每次只喝一小口。

那是2017年的夏天,比2016年还要更热一点。天实在是太热了,不禁让我奢侈的想起我珍藏的矿泉水。于是我从萝卜地里把它挖出来,拧开瓶盖,正准备喝时,忽然看到瓶上印着保质期到2015年。

特么的,我珍藏的矿泉水过期了!它的保质期竟然只有两年,太可恶了!我以为它能像盗墓者挖出的鸡汤一样,可以放2200年,谁知道它连2年2个月都放不到!

一怒之下,我把这瓶珍藏已久的矿泉水,一饮而尽。就在那一刻,我仿佛感觉到时间静止了,世界变色儿了,万物升腾了。


寂寞的分割线


矿泉水的保质期是两年,鸡肉通过杀菌处理后,放进罐头里的保质期是两年,甚至更久。这是通过现代技术处理的,也才两年。

你告诉我说古人用那拙劣的青铜鼎,跟现代的罐头比?它的密封性是在一个层面吗?

盗墓贼的话我连一个逗号都不信,要真的有谁,也是其他盗墓贼尿的圣水!新鲜鸡汤?真的是鸡吐的汤吧,哈哈哈~


纸老鼠鼠


春雨201749550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也有很久远的历史,文物众多,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今挖出一碗“鸡汤”,那也能震惊很多人。



根据新闻报道。该团伙多次盗窃国家珍贵墓葬,曾挖出距今至少2200多年的“鸡汤”,犹如昨日熬制,震惊可很多人。

盗墓者当时回忆清理完墓穴后,李某学和犯罪嫌疑人张某俊来到带水的青铜鼎旁,费了不少劲才将鼎盖打开,眼前的一幕让他俩终身难忘:鼎内呈现一锅“透亮的鸡汤”,里面鸡块像是刚在锅里炖好的。

过了几秒钟后,鸡汤迅速变成了黑色。一股更加强烈的恶臭扑鼻而来。“我也知道鼎是古人盛放食物用的,但经过几千年还能保持这个状态,确实是第一次见。”李某学说。

“因为陪葬的时候鼎盖封闭的的非常好,才会保存至今。” 很快,张成俊把鼎内的鸡骨头、汤水倒掉后做简单处理后,将“臭鼎”拿走。
当年挖出保存完好“女尸”,震惊全世界,人们对于没有完好的保护感到可惜。对盗墓分子痛恨不已。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对于肉类,瓜果蔬菜大多采用冷冻技术,顶多延缓期限。许多食品添加防腐剂,但也有一定期限。“古人诚不可欺”,古人的智慧不可想象。


趣闻视图

最近一锅两千多年的“鸡汤”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关注甚至超过了盛放着这份“鸡汤”的鼎。大家都觉得这碗“鸡汤”太可惜了,如果这碗鸡汤是被我们考古专家发现,我们就能通过这碗鸡汤知道更多的消息,可以知道: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鸡”?
这个“鸡”是野生的还是人工饲养的,这个鸡是不是本地“鸡”?
如果不是,这个“鸡”是通过怎样的“贸易”途径来到这里的?
这份鸡汤是怎么做出来的,“鸡汤”里面有什么香料?
通过这个“鸡”,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信息?
为什么能保留两千多年,而不腐烂,有什么防腐措施?

一时间,我真的想给这个“鸡”打个call,你不是一般的“鸡”,你是考古界的“战斗鸡”,你是承载了所有人希望的“鸡”。只可惜这碗鸡汤,因为恶臭被盗墓贼给轻易的倒了,一下子所有的信息,都没有了。

我不否认,在墓葬中发现古代遗留下的有机物对我们研究当时的饮食习惯,烹饪手法、家禽饲养、菜单食谱、祭祀方式等等都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假设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这碗所谓的“鸡汤”已经不存在,我们在这感怀也没有用了。

我们国家开展科学考古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在多次考古中也发现了很多古代遗留下来的食物和酒水,比如上个世纪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那一锅莲藕汤,去年在河南出土的“牛肉汤”,再比如在西安出土的汉代的“酒水”,在新疆出土的饺子、面条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碗鸡汤是可惜,更可惜的是,我们有很多资源没有利用好。这碗鸡汤的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我们要加打击盗墓行为的力度,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不要再让我们为一碗鸡汤再者感怀;其次,我们要完善挖掘的流程,建立更好地保存环境,保护好在考古中发现的这些脆弱的有机物。再者我们要完善我们的研究手段,让我们在考古发掘的有机物,能有一个好的研究环境,得出更多我们想要的研究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