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荷塘區著力打造“退役軍人之家”

幸福荷塘洋溢軍人榮光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著力打造“退役軍人之家”營造軍人尊崇氛圍

文學家朱自清先生筆下荷塘月色的美麗景象令人嚮往。在湖南省株洲市就有這麼一片“荷塘”。不同的是,這裡不僅荷香四溢、月色如水,而且幸福美麗、崇軍尚武。

這片“荷塘”說的是株洲市的荷塘區。2016年9月,該區召開黨代會提出著力打造6項“幸福荷塘”系列民生工程。荷塘區委書記鄔凌雲認為,沒有無數軍人的犧牲奉獻,就沒有今天的和平幸福;沒有全區3.6萬餘退役軍人及軍屬的幸福,“幸福荷塘”也就無從談起。會前,區委、區政府專門把為轄區軍人尤其是退役軍人軍屬服務保障的“退役軍人之家”建設作為重點項目統一納入範疇。一年多來,該區通過為退役軍人提供政策諮詢、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精準幫扶等全方位服務保障,提升了軍人軍屬的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在當地社會營造出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

小事不出“家”,大事不出區,服務全方位

五一假期,荷塘區金山街道老兵葉劍良義務來到街道“退役軍人之家”接待前來諮詢政策、尋求幫助的戰友。他說:“‘退役軍人之家’讓我們這些老兵重新找到了組織,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以往,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存在陣地缺失、服務缺位等問題,從2017年3月份開始,該區全面啟動“退役軍人之家”建設工作,率先探索建立覆蓋區、街道(鎮)兩級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站,併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和區長擔任領導的退役軍人安置和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區人武部具體牽頭協調落實,為廣大退役軍人提供政策諮詢、技能培訓、就業創業等服務保障。他們一方面安排固定場所,懸掛統一標識,規範硬件建設、軟件管理資料以及規章制度,確保有地方辦事;另一方面,他們統一安排專武幹部、民政專幹坐班服務,聘請專人值班,隨時接待來訪的退役軍人,提供政策諮詢、解難答疑等服務,確保遇事有人處理。此外,他們還對“退役軍人之家”定期進行檢查督查和通報講評,將結果納入績效考評範疇,確保“退役軍人之家”持續化、制度化、規範化運行,做到“小事不出‘家’,大事不出區,服務全方位”。

融入“朋友圈”,接觸“零距離”,服務“一對一”

今年清明節,家住茨菇塘街道的馮清蓮老人在“退役軍人之家”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奔赴千里之外為長眠他鄉的兒子掃墓,了了她的夙願。

該區明照街道九級傷殘軍人唐永剛此前經營一個小餐館,一直想擴大規模,但缺乏資金。街道“退役軍人之家”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主動上門,為他協調辦理了銀行低息貸款,同時幫他申請創業扶持資金,並對小餐館進行整體設計擴建改造,打造成集餐飲、休閒為一體的“現代農家樂”,還帶動10名退役軍人就業。

荷塘區“退役軍人之家”通過主動上門,瞭解困難,對接訴求,定期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實時掌握情況,分類有序進行精準服務,開展了一系列服務退役軍人的紮實之舉。

他們分街道(鎮)、分類別摸清全區退役軍人政策落實和活動開展情況,對各級各類優撫安置政策進行梳理、彙編、分析,建立臺賬,掛單銷號,主動貼近服務退役軍人群體;分類開展精準幫扶,採取機關幹部“一對一”和退役軍人相互幫扶的救助機制,多方位、多部門、多層次聯動解決;優先從退役軍人群體中選聘城鄉社區網格員等崗位,解決部分生活困難退役軍人的就業難題;在窗口業務辦理、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優先給予重點保障。

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搭建就業信息平臺,重點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培訓、扶持創業服務,做到創業全力幫、崗位送上門、招聘有預留。目前,已幫扶20餘名退役軍人創業,解決150餘名退役軍人和軍屬上崗就業難題,持續對退役士兵進行技能培訓並取得技能資格證書。

真心真情就能直抵內心。荷塘區區長王利波介紹,通過將退役軍人軍屬融入“朋友圈”,接觸“零距離”、服務“一對一”,讓他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有溫度的獲得感。

讓“最可愛的人”香起來,讓退役老兵香起來

為增加軍人軍屬的幸福指數,該區“退役軍人之家”常態性地舉行健康講座,創新開展國防教育宣講、演講比賽、軍人運動會、軍歌比賽、技能培訓等活動,他們還到老兵家裡進行義診,為行動不便的退役軍人建立健康檔案。目前,全區走訪慰問困難退役軍人家庭共計2000餘戶,組織500餘名退役軍人進行免費體檢,為1000餘名退役軍人建立健康檔案。

“幸福就是雪中送炭。”家住水竹社區的老兵丁利生遭遇車禍,留下了偏癱等後遺症,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月塘街道“退役軍人之家”為其籌集善款6萬餘元,湊齊了此前未能交付的醫保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