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碉堡王國”阿爾巴尼亞,貧窮落後,街上沒有私人汽車


1990年前的阿爾巴尼亞可以算是歐洲最“另類”的國家,他們自認為是前蘇聯的追隨者。然而現在看來不過是一個蹩腳的追隨者而已。1930年代開始,蘇聯每年接待數以萬計的西方遊客,而阿爾巴尼亞則幾乎完全隔離與外界。圖為1990年商店裡的人們對手持相機外國人的反應,比語言更能說明問題。

蘇聯時期也有私人汽車和相當數量的消費型商品生產部門,然而這些在阿爾巴尼亞都不存在。圖為阿爾巴尼亞在1957年捕獲的一架美國間諜飛機,公開展示以彰顯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勝利。

當時阿爾巴尼亞的事蹟在全歐洲簡直是獨一無二。在其襯托下,他那些親前蘇聯的南斯拉夫等鄰國簡直就是資本主義國家。圖為1990年阿爾巴尼亞,薩蘭達市,擠公交的市民。

1967年阿爾巴尼亞禁止宗教活動,然而蘇聯卻恢復了東正教牧首制。圖為1990年的阿爾巴尼亞“科薩米爾”集體農莊,1500人在此生活勞作。

如今的阿爾巴尼亞已經融入歐洲這個大家庭,他那些曾經的“特色”也已經消失殆盡。1990年,英國人馬丁.帕爾有幸用相機記錄了轉變之前的阿爾巴尼亞珍貴的歷史鏡頭。圖為港口城市都拉斯街頭的清潔工。

1990年,首都地拉那,此時的阿爾巴尼亞不存在私家汽車。

阿爾巴尼亞被稱為“碉堡王國”,曾經在國內各地修建了近百萬個鋼筋水泥掩體,以用於防禦所謂的敵對國家的攻擊,這項工程持續了30年之久。

1990年的阿爾巴尼亞城市斯庫臺的一家食品店,空空如也,簡陋至極。

1990年,斯庫臺市一家商店,不過看樣子,叫小賣部更合適。

1990年,斯庫臺市的小餐館。

1990年,首都地拉那市民,從人們的衣著上看顯然沒有跟上那個時代的時尚。

1990年,首都地拉那市民,從人們的衣著上看顯然沒有跟上那個時代的時尚。

私營經濟也還是有的,不過也就是這種街頭市場。

1990年,首都地拉那的啤酒館。

圖為少先隊員正在排練合唱。

不過,像一切落後地區一樣,似乎停止發展的阿爾巴尼亞,其老式歐洲氣息比今天濃厚的多。圖為1990年南部城市吉諾卡斯特街頭的老爺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