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民國奇人章太炎?

近代如夢令

章太炎的特點歸結為“奇”比較到位,我來說三點。

首先,世人都知道他學問大,其實他官癮更大。章太炎的學問號稱“海內無出其右者”,康有為和梁啟超在他眼裡都是小朋友的水平,只是“有點根基而已”。他學問高,很多人知道,不多說,這裡說他鮮為人知的一點——“官癮大”。護法運動期間,他被“雲南王”唐繼堯聘為秘書長,興奮壞了。馬上訂做了一面大旗,上書“大元帥府秘書長”。每次行軍打仗,他都讓人把這旗子扛著,比唐繼堯本人的帥旗還大。後來袁世凱上臺,要籠絡人心,賞給章太炎一個“東北籌邊使”的虛職,章太炎還以為自己是中央特派員,相當於清朝的“東三省總督”,興沖沖跑去上任,要召見吉林督軍陳昭常,才慢慢發現自己不受待見。

其次,章太炎還是個“財迷”。早年,他有個理想是去印度當和尚,結果因為缺錢出不了國。鬧革命的時候,他又因為經費問題,和中山先生髮生過沖突。那是組織的錢,要爭,如果是自己的錢,那就更要爭了。張作霖去世後,小六子打算找人給老爹寫墓誌銘,出價2萬。先找到陳三立,被拒絕。然後,小六子找到章太炎,不過出價打了對摺,章太炎毫不猶豫答應了。這事兒傳出去,大家就嘲笑章太炎掉價。章太炎大言不慚:“有錢賺,哪兒那麼多規矩。”

最後,章太炎和女人的關係很有意思。他在報紙上刊登徵婚廣告,對女方要求如下:“文理通順、能作短篇;大家閨秀;有服從性質,不染習氣”。其它條件還好,“有服從性質”簡直赤裸裸暴露出章太炎的大男子主義。不過,還是有人自投火坑——湯國黎。婚禮時,章太炎突然不見了,大家正著急,他自己跑出來,說是因為鞋丟了。這都沒啥,他又補了一句,直接把新娘氣暈:“真是不好意思啊,鞋丟了。我對結婚實在沒有多少經驗,相信以後再婚的時候會有經驗的。”真是一張臭嘴,不會說話。


腦洞大開的歷史

章太炎原名章炳麟,初名學乘,字枚叔,後因為仰慕明末的兩位大學者顧炎武(名絳)、黃宗羲(字太沖)而改名章絳,別號太炎,後以“章太炎”一名聞天下。

章生於1869年,浙江餘杭人,其父章浚曾任縣學訓導,他從小受過系統的儒家教育,16歲參加縣試突發癲癇病而棄考(此後再未參考),此即“瘋子”綽號的最初來源。

後來,章太炎尊父命進入由經學大師俞樾主持的杭州詁經精舍學習七年,學問大進,成為同遊中的佼佼者,很受俞樾的賞識。

甲午年後,章太炎不顧老師俞樾的勸阻而相繼加入康有為在滬設立的上海強學會並擔任《時務報》主筆。但在次年,章因與康氏門人衝突而退出《時務報》,轉杭州任《經世報》、《實學報》主筆。

1898年後又受張之洞之邀赴武漢籌辦《正學報》,但未及一月即離去。當年七月,章太炎回到上海擔任《昌言報》主筆。

戊戌年後,康梁等維新黨亡命海外,章太炎也上了通緝名單,最後避禍臺灣,不久又轉赴日本,由此走上了激進之路。

1900年7月,章太炎回到上海並參與了唐才常組織的中國議會,期間當眾剪辮脫衣。俞樾得知此事後,大罵其“訟言革命是不忠,遠去父母之邦是不孝,不忠不孝,非人類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曲園無是弟子”,由此被師門開除。

雖被逐出曲園,但章太炎畢竟畢竟學有根基,此後更是文筆滔滔,一發而不可收拾,其中最出名的一篇文章莫過於1903年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其文雄渾有力,傳播最廣,其在表明與康梁改良派分道揚鑣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牢獄之災。

據說,章太炎得知抓捕的消息後,卻效仿譚嗣同,說清廷要抓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革命就要流血,怕什麼!巡捕來了,他迎上去,說:“我就是章炳麟,抓我!”租界當局最後判了章炳麟三年、鄒容兩年的拘禁。

1906年6月,章太炎光榮出獄,隨即東渡日本找到革命組織,並當上了《民報》的主編。章太炎與革命黨的關係原本是不錯的,但其才氣與性格,決定了他與任何人都不能相處太久。

1907年,章太炎得知孫中山得了兩筆款子卻只給《民報》留了兩千元后,立刻嚷嚷了起來,其一把撕下孫的相片,然後批上了“賣《民報》之孫文應即撤去”數字。

之後,他更是以明碼電報洩露革命但購買槍彈準備武裝起義的軍事秘密,以至於起義無法發動。而其理由是,以日本奸商所賣的窳劣武器發動起義,無異於讓革命義士白白送命。

在與革命同道們鬧翻後,章太炎一度萌生去印度做和尚的念頭。有革命同志編了一則《章炳麟出家》的活劇曲藉以勸誡:“章炳麟拋卻了、平生抱負;眼見得漢人中、少個幫扶;披袈裟,坐蒲團,不顧宗祖……”

辛亥革命後,章太炎公開聲稱“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要求將原來秘密的革命黨組織改為合法組織,之後他也成了民初組黨運動的急先鋒。

不久,光復會領袖陶成章被陳其美派人刺死,章太炎將中華民國聯合會改組為統一黨,並更加激烈的指責和斥罵同盟會。章太炎甚至直言不諱的指出,他另搞其它政黨就是針對同盟會的。

對章太炎的倒戈反向,同盟會的人也憤而反擊,他們在報紙上大罵章太炎是個“瘋子”,並放出流言說章太炎要拿槍打國務總理唐紹儀,他才具有嚴重的暴力傾向。

說到“瘋”字,章太炎確實有間歇性的癲癇症狀,但被人稱為“章瘋子”,則是因為其生平喜歡特立獨行,好做驚人之語。

對於這個綽號,章太炎非但不以為忤,反希望他的同志朋友都能帶點神經病。他曾在東京發表演說:

“大凡非常的議論,不是神經病的人斷不能想,就能想亦不能說,遇著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是精神病的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的,必得有神經病,才能做到。為這緣故,兄弟承認自己有精神病,也願諸位同志人人個個都有一兩分精神病。近來傳說某某有精神病,某某也有精神病,兄弟看來,不怕有精神病,只怕富貴利祿當面出現的時候,那精神病立刻好了,這才是要不得呢!”

魯迅也回憶說,民國元年,章太炎先生在京期間好發議論,而且毫無顧忌的褒貶他人,常常被貶的一群人便給他起了個綽號,曰“章瘋子”,其人即是瘋子,議論當然是瘋話,沒有價值的人。但每有言論,也仍在他們的報章上發表,不過題目特別,道:“章瘋子大發其瘋”。有一回,他可是罵道他們的反對黨頭上去了,第二天報上報道時,那題目卻成了:“章瘋子居然不瘋!”

1916年袁世凱稱帝敗亡後,一度被軟禁的章太炎重獲自由,但一個新的時代撲面而來,無意之中,章太炎已經成為新人物、新思潮所批判的“古董級”人物了。五四運動後,他更是跟不上形勢了。

在這段時期,章太炎不但反對聯俄赤化、主張聯省自治,而且對北伐後的南京國民政府也不予認同,極為格格不入。章太炎的批蔣言論也令當局十分不滿,他一度被列為“反動學閥”而遭通緝,幸好有老友們從中疏通轉圜,方逃脫緝拿,自罰閉門思過。

1928年後,章太炎開始隱居不出,專心學問。後來,其在蘇州定居並辦了國學講習會,傳授《小學略說》、《經學略說》、《史學略說》、《諸子學略說》等,收徒甚眾,為保存國學做了很大的貢獻。

章太炎一生著作頗多,約有400餘萬字,其在文學、史學、語言學、醫學、詩詞、書法等方面均有成就。

章太炎晚年的志趣與早年迥然相異,日趨平實,其涵養功力日漸深邃,他曾給人寫條幅,自嘲曰:“少年氣盛,立說好異人,由今觀之,多穿鑿失本意,大抵十可得五耳。假我數年,或可以無大過”。

從突破傳統到最後迴歸傳統,章太炎最終從鬥爭中得到心靈的解脫。但不幸的是,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思潮越來越偏激、越來越激烈,他最終跟不上時代的潮流而被“革命”所拋棄,而他晚年在著作中表現出來的“瘋”,何嘗不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孤憤”。

所幸的是,在閉門不出、專心學術後,章太炎並沒有辜負他的才華與早年的學術訓練,終成一代國學大師;而與他同時代的一些才子佳人,在百年“革命潮”過去之後,早已湮沒無聞矣!


坑爹史冊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國學大師。1912年,章太炎居然靠近了袁世凱,並在袁世凱政府擔任東三省籌邊使。很快,袁世凱就違背了自己的承諾,一步一步走向專制的淵藪。章太炎如夢初醒,於是徑直上北京去找袁算賬。一日,章太炎蓬頭垢面,足登破靴,手持團扇,扇下系袁世凱親授的二級大勳章,來到總統府。袁世凱避而不見。章太炎更加怒不可遏,在總統府跳著腳罵袁世凱,還掄起手杖將府內器物砸個稀里嘩啦。

關於此事,魯迅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中這樣寫道:“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 袁世凱拿章也沒有辦法,只好把他軟禁。在軟禁期間,袁世凱規定其起居飲食用款不限,而且毀物罵人,聽其自便,每月再另給“工資”500元,當時一個大學裡最風光體面的教授,每月也不過400元。但章太炎一點也不領情,他在住所的門窗上、桌上到處都寫上“袁賊”二字,以杖痛擊之,稱作“鞭屍”。為了排解失去自由的鬱悶,章太炎每餐必飲酒,每飲必以花生佐食,吃時去蒂道:“殺了‘袁皇帝’的頭!”

比如1913年10月25日,章太炎在信中稱袁世凱為“袁棍”。同年11月4日,他在信中感慨袁還不如曹操,自己欲做禰衡而不得:“觀其所為,實非奸雄氣象,乃腐敗官僚之魁首耳。嗚呼,苟遇曹孟德,雖為禰衡亦何不願,奈其人無孟德之能力何!奈其人無孟德之價值何!夫復何言。”這樣的信僥倖通過檢查,予以放行。


國家人文歷史

章炳麟埋頭苦學,熟讀經史子集。在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我國面臨著極大的危機,他毅然拋棄了書齋的生活投入到愛國救亡的維新運動中去。他加入了強學會,參加《時務報》的創辦,宣傳維新變法。


後來百日維新失敗,他被通緝,於是逃到了外國,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他脫下了長袍,換上了西裝,剪去了辮子,反對清政府,立志革命,提倡共和。

章炳麟在1903年,章炳麟發表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宣傳共和,說革命是革除舊新的良藥,要反對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民主共和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章炳麟在討伐袁世凱的時候把袁世凱賜予他的勳章,掛在扇子下邊。他蓬頭垢面,搖著扇子,站在大總統府的門口大罵袁世凱。後來被捕入獄,袁世凱死後,他才被釋放。

章炳麟,號太炎,在被釋放以後,他參加了反對段祺瑞的護法運動。 章炳麟的學術著作和成就還是很高的。比如他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著作在中國近代的哲學,文學,歷史,語言等方面均有所成就,是一位國學大師。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民國多奇人,章太炎(1869-1936)是其中之一。章太炎原名學乘,字枚叔,後因反清意識濃厚,仰慕顧絳(顧炎武)而改名為章絳,號太炎。早年參加維新運動,任《時務報》撰述,後運動失敗被通緝流亡日本。1903年為鄒容《革命軍》作序,再度觸怒清廷,被捕入獄。此後先後參與發起光復會,參加同盟會,主編《民報》,與改良派論戰,主編《大共和日報》並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還曾參加討袁。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共產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晚年曾參與抗日救亡運動。

縱觀章太炎的一生,主要有兩種身份:一是清末民初舉世公認的思想家、國學大師的身份。梁啟超稱其是“清學正統派的‘殿軍’”(《清代學術概論》),胡適說“章炳麟的古文學是五十年來的第一作家,這是無可疑的”,可見其學術水平之高。而他門下的弟子,也都是民國時期的牛人:魯迅、周作人、錢玄同、黃侃、劉文典、朱希祖……二是革命家的身份。謝俊美教授認為他是一位“有革命業績的大學問家”。據學生回憶,章太炎作為學者,談起學問昏昏欲睡,談起政治卻眉飛色舞,而且還帶著些任性。可以說,章太炎在革命史上留下的業績是大於學術史上的。他一生排滿,反孫,反袁,抗日,多次吃牢飯,多次通緝,長期流亡,經歷洋務派、維新派,遊走於革命派和舊軍閥間。他一生不乏激進超前的政治主張,也曾口出瘋人之語,如清帝退位時他為早日結束南北分裂局面,使自己的政治主張得到採納,歌頌袁世凱,攻擊同盟會的革命黨人,罵他們是“鼠竊狗盜”的“群盜”,待到醒悟時已經追悔莫及,再如1920年他由反對軍閥割據逐漸演變為贊成軍閥割據,提出了“聯省自治”的口號。也正因如此,他被冠以“狂生”、“反動分子”、“學閥”、“革命家之鉅子”、“民國偉人”等稱號,有人尊其為聖人,有人“罵”他是瘋子。中華民國成立後,章太炎有言論,報紙上登出的題目是“章瘋子大發其瘋”,也是夠特別的。若真要評價章太炎,筆者覺得其學生魯迅說的很到位,“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他更像一位民主鬥士,心中有團熊熊燃燒不息的愛國之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