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嘉靖皇帝?

奇葩说史

嘉靖皇帝在位时间一共有四十五年,长达半个世纪。有人说他是明朝的中兴之主也有人说嘉靖皇帝是明朝灭亡的开端。

无论对嘉靖皇帝是肯定还是否认,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就是嘉靖皇帝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之一。他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和对权利的把控能力,他在位期间一共经历了五个内阁首辅。其中包括了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这五个人各具特色,在政治上处理手段各不相同,这五个人在为分别代表着嘉靖皇帝对政治权力的不同态度。少傅兼太子太傅杨廷和是嘉靖皇帝的第一任内阁首辅,嘉靖皇帝坐上皇位就是由于杨廷和钦点的。

当时上一任的正德皇帝由于生性好玩,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就驾崩了。所以只能从近亲血缘中挑选下一任皇帝,当时这个重任就留到了太后和内阁首辅的身上。杨廷和看中了嘉靖皇帝的聪明脑袋瓜,认为他可以担起一个国家的重任,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朱厚熜。为了大明帝国未来着想,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控制满足私欲。嘉靖皇帝是一个从来没有来到过北京的亲王,一个人孤苦伶仃根本不可能直接掌握中心权利。当时朝堂之上一就是内阁首辅说了算,嘉靖皇帝不愧是内阁首辅选中的人,为了将自己的权利抓到自己手中,很快就以正德皇帝的名义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礼议”政治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那个曾经任命皇帝的内阁首辅被迫下台。


手中掌握了实权之后,嘉靖皇帝一把火烧了宦官的权利。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中,是整个明朝历史上宦官最卑微的时期。以前明朝全力的运转是靠三个角色,皇帝宦官和大臣。没有了宦官之后,嘉靖皇帝只能选择与文官集团合作。


品读武器装备

当皇帝的也好累的,纵有三宫六院,知己几何?

《大明王朝1566》看了多次,觉得海瑞所对抗的其实不是皇帝嘉靖,更不是某个贪官,或者某个严嵩等利益集团。他其实对抗的是当时的整个封建体制,但封建体制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无疑是合适的,因此那时候在世界范围内明朝仍是综合国力的强国。

海瑞极力反对这个体制,但自己又没有能力建立更加合理的,因此他的对抗注定是无用功,也注定了他悲剧英雄的命运。在来看看,到整部剧中的人物严嵩、张居正、徐阶、杨金水等命运无不如此,可以说他们都属于精英阶层,都做出了自身所能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但所有人都无法挽救大明王朝走向衰落。

最后,面对嘉靖皇帝的一番话,海瑞好像也有所领悟了 。多少年了,海瑞给大家立了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而嘉靖呢? 也许我们都是海瑞式的思维,对就是对、错即是错。

当皇帝的也好累的,纵有三宫六院,知己几何?

其实站在顶端的往往是最努力,最苦的。也是被世人误解得最多的。那些风光的表面背后,是多少无奈和隐忍。感谢关注,欢迎共同交流!


历史人物那点事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最擅长弄权的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本来也是与皇位无缘的人,甚至说他的皇位是白捡的也不过分。他的父亲是朱见深的第四子、朱祐樘的弟弟兴献王朱祐杬。朱祐樘继位后与张皇后贯彻一夫一妻制,导致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朱厚照一生荒淫无度,却没有留下子嗣。朱厚照驾崩后,在张太后的支持下,内阁首辅杨廷和迎立朱厚熜为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继位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以谁为父母的问题。这并不是笑谈,而是一个严肃的宗法问题。朱厚熜继承皇位,属于小宗入大宗,简单的说就是嫡出无后,以旁支为继承人。其时理学盛行,以杨廷和为首的理学家们极力要求朱厚熜认朱祐樘为父,朱祐杬为叔,意思是作为朱厚照的亲弟弟继承的皇位,以表明大宗不绝。然而朱厚熜坚决不同意,他执意不肯改换父母,甚至不惜以退位相要挟。这时,一个名叫张璁的新科进士上书支持朱厚熜,他认为朱厚熜是继承大统,而不是过继给大宗当儿子,因此仍可以称生父为皇考,并在北京立兴献王庙。但是张璁一人之力毕竟无法与满朝文官抗衡,因此此事被暂时搁置。一直到嘉靖三年,杨廷和退休,朱厚熜才与大臣达成妥协,称生父为“本生皇考”,并尊奉为皇帝。后来朱厚熜又一步步为生父提高尊位,一直到尊奉为睿宗皇帝、入祭太庙为止。这就是嘉靖年间“大礼议”事件的梗概,我说的比较简略,历史史实却十分精彩。

三朝老臣、文官领袖杨廷和

通过大礼议之争,嘉靖皇帝年纪轻轻便战胜了势力庞大的文官集团,也开始了他操弄权术、控制朝臣的历程。

朱厚熜给后世留下的最大印象可能就是“道士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了,但在他统治的前期,他还是比较有作为的。他在继位之初就诛杀了奸佞钱宁、江彬,抑制司礼监的权力,撤除了镇守太监,对宦官严加管束,朝廷的风气为之一新;他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清退田庄,还地于民,有效缓解了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他加强了东南沿海的防务,积极组织军队抗击倭寇,涌现出戚继光、俞大猷等民族英雄。史学界称赞他前期的统治为“嘉靖中兴”。

后期,朱厚熜逐渐失去了进取之心,开始迷信道教、方术,以求长生不老之术。嘉靖二十一年,发生“壬寅宫变”,朱厚熜从此移居西苑,专心修道,消极罢朝。同年,严嵩入阁,把持朝政二十年,擅权误国、构陷忠良、肆意敛财、祸国殃民,后世骂名昭昭。此后二十余年,朱厚熜荒废朝政,专心修道,给自己还起了道号;宫廷内大兴土木,耗费奢靡繁巨;各地民变迭起,社会矛盾加深;加上东南抗倭、北方备虏,国库进一步空虚,民力几乎衰竭。

严嵩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鞑靼首领俺答率军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贿俺答,求其勿犯大同。八月,俺答从古北口进入内地,兵临北京,危急时刻,严嵩竟然授意兵部尚书丁汝夔坚壁戒战。明军果然不发一兵、不射一箭,任由鞑靼军队在京郊大肆劫掠八日,从容退去。事后,丁汝夔被斩,严嵩、仇鸾却安然无事。这次事件充分暴露出明朝嘉靖中后期政治上、军事上的严重腐败,朝政的颓势已深入骨髓。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退休,朱厚熜以徐阶继任内阁首辅,朝局才算回到正轨。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驾崩。

综观朱厚熜在位的四十五年,前期励精图治、很有作为,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后期宠信权奸、消极怠政,又加剧了明朝走向衰落的进程,此后,明朝一步步滑向灭亡的深渊。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上的嘉靖帝,陈宝国饰演

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我觉得,明朝实亡于嘉靖。


史海撷珍

虽然这位在位四十六年的明朝帝王,一辈子的雷点槽点很多,甚至还闹出几十年炼丹修道的荒唐事。但有一条必须承认:如果以做皇帝的综合素质来衡量,这位奇葩的嘉靖皇帝,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比较高的一位!

作为明朝少有的以藩王世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幸运儿,出身兴献王家庭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绝不同于一般吃喝玩乐的藩王家庭子弟,相反从小就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还曾在湖广府学里就读,就在这一帮府学学子里,他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在父亲过世后,他以世子身份打理王府事务,更把一群手下管的服服帖帖。堪称天生的管理人才。

而在堂兄正德皇帝过世,皇位的大馅饼砸中他脑门时,当时只有十四岁的他,却是宠辱不惊,面对京城里杨廷和为首的一干老臣的掣肘,他却借力打力,提拔张璁夏言等名臣,掀起著名的“大礼之争”,打着争老爹名分的旗号,令这群朝臣们互相猛掐,不动声色就把大权牢牢抓在手里。如此帝王手腕,着实是天才高手!

但这位抓权高手,其实在登基之时,就是满怀理想。当年还是个藩王世子时,他就对一辈子吃喝玩乐的堂兄明武宗颇多不屑,甚至十二岁的年纪,就立下了有朝一日重振大明朝的理想。待到君临天下,更是从一开始就说到做到。

后人常津津乐道他登基之初,一场大礼之争闹的乌烟瘴气的场面,但就是在这场闹剧里,他不动声色的开始对明朝政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白银从他登基后,正式成立中国的法定货币。工商业改革全面铺开,嘉靖年代更成为中国工商业的飞速发展期。他更曾信用张璁,进行大刀阔斧的吏治整风,后来张居正的“考成法”,更是全盘继承他登基初期的改革。他在位头二十年的“嘉靖中兴”,确实来自他强大的执政水平。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执政水平强大的牛人,人生的一个短板也十分要命:嘉靖皇帝朱厚熜,有着帝王应有的素养与情商,但唯独欠缺的,就是一个帝王应有的坚定担当精神,从头到尾,他的性格里就有优柔寡断的一面,甚至到了让大臣接不住的地步,就以他主持的东南抗倭战事来说,

为什么倭寇会肆虐数十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嘉靖皇帝自己的态度摇摆不定,每次总是在关键时刻朝令夕改。以至于明朝国策反反复复,平定倭寇的时机一再错过,直到最后才由戚继光碾平。

北方抗击鞑靼的战事同样如此,早在曾铣担任三边总督时,就曾提出收复河套战略,嘉靖帝也曾爽快拍板,可是在战略启动后,他却出现了摇摆,最后反而主动废掉了战略,更因怀疑曾铣勾结阁臣,而将这位威震北方的名将杀害。自坏长城的昏招也换来了悲催后果:被鞑靼堵在北京城,闹出大明朝丢人现眼的庚戍之变!

这样一个短板,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放大,所以他才会偏信报喜不报忧的严嵩,所以他才会好大喜功,而对眼前的贪腐视而不见,最终在他过世时,曾经中兴的明朝,也闹到了“岂有异于汉唐末世”的地步,幸亏他的儿子朱载垕,这位看上去无能的明穆宗,却以坚韧的担当收拾起了烂摊子,将明王朝挽救了过来。、

一个领导人的优秀程度,各种五花八门的才能是表象,坚韧的担当决断力,才是关键。明朝十六世纪中叶的这一段兴衰,就是明证!


我们爱历史

嘉靖,也就是朱厚熜,1521 ~ 1566在位。15岁的时候就进了皇宫。当时,大明帝国实际的掌门人是权倾天下的杨廷和。没多久,嘉靖就在张璁的帮助下斗倒了杨先生,成为明朝新的掌控者。

少年嘉靖意气风发的想让这个王朝重新焕发新的活力。紧接着,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高拱。都是绝顶的聪明人。而嘉靖在这些人中平衡着权力的天平,掌管着天下各事,至少证明了一点:这不是个蠢人,也不是个笨人。

但是,他过于自信了。他以为自己足够聪明到可以看透每个人的忠与奸,清与贪。至少到严嵩,徐阶这时,他已经很难真正掌控人心了。他累了,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耗费了巨大的心力。他开始沉迷于修仙。他知道自己不是个好皇帝,他也知道严嵩是个蛀虫。

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完全的沉迷于修仙得道中,再也没有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他老了。再也不愿管理这个国家了,再也不愿去琢磨人心。他凭自己喜好去任用官吏,而不再为了这个王朝。当年明月认为嘉靖过于自私了。没错,正是因为自私,才使得百姓穷困潦倒,官场腐败横行,大明入不敷出。

但是不可否认,他年轻时也曾进行过改革,也曾希望这个国家在自己的手中更加的辉煌。可惜。嘉靖帝其实很像我们中的很多人,年轻时,大学毕业觉得自己想改变社会改变国家改变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当我们历经沧桑之后,在社会上被阴暗面的人和事打的遍体鳞伤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不知道的是,当嘉靖帝老的时候,看到这个满目苍夷的国家时,想起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时,会不会潸然落泪。

史书上评论他:赞曰: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恶趣历史谈

虚头巴脑的就不说了,个人感觉这位老大实在天才,旁系继位居然能扛住杨廷和父子这对大明神童,利用张骢分化文官集团拿下大议礼,用夏言治理国家,用严嵩遥控国家数十年却就是不重用刚硬不懂变通的海瑞。就是晚年可能累了,开始被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老油条和后起之秀耍得团团转了。说他自私,世上谁人不自私,皇帝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皇权稳固,其他都是附带工作,嘉靖一朝皇权不稳固吗?要谁死不就一句话的事吗?


砖家叫兽1

最近刚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早期十分勤政,少年时也显得天才一般,后来迷恋上修道满脑子都是羽化成仙不切实际的东西,也做到了二十年不上朝的伟大功绩,但不上朝并不等于不理朝政。嘉靖时期名臣辈出,早期的杨廷和,夏言等文武百官人都没斗过年轻时的嘉靖足以证明其魄力与胆量。后来的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年,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裕王的人与严嵩之间的争斗也看在眼里但从不点破,自己也是利用了两个党派之间的争斗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不得不说嘉靖的能力实在厉害,海瑞最后上的那一道辱骂自己的文疏虽是气炸了肺,但最终也是反复看了几十遍深知自己的错误,本想以汉文帝一样无为而治却不曾想造成了严嵩父子的只手遮天和不知民间疾苦,好在晚年将死时清理了严嵩一党又留下了海瑞这样执行力无敌的人才,这才有了后来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总体来说,嘉靖帝早期是有功的皇帝,后来厌倦了政事迷恋修道将整个明朝带入一种极为复杂的境地,上有奸臣下有官员贪污腐败,嘉靖帝应该是明朝中后期一个过度作用的人,上接明武宗的乱作,下启张居正的改革


FA良

做为一个没有根基的藩王能坐稳皇位确实显示嘉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但是对待张太后自己的三位皇后以及议礼诸臣表现的十分刻薄寡恩,而为了长生不老迫害宫女竟能让弱小的女子起来谋反可见为人有多残暴,当他看见海瑞的奏本总算也有自知,知道自己将成为青史中一位失败的君主。


众晓生

我来和大家共同解析嘉靖帝这个有争议的帝王,看了大家对嘉靖·帝的个人成长经历到被立为帝,斗争手段才真正掌控实权,不为别人控制,表显出来嘉靖帝初出茅庐的年青人的才干和政治能·力,接下来一细列精彩的用人,权力游戏,使此时大明朝面目一新,头二十年,和后二十年的区分和嘉靖练丹修道的痴迷是分不开的,不上朝,躲起来修道,让内阁成员写青词来和上天对话,对西北,东南的·战事朝令夕·改,左右不定疑心重,杀能人,信近侍,贪官,宦臣,这一细列的作为,和前二十年有着很大的区别,是因为什么使一个有着聪明能干,政治丰富,又沒有到七八十岁的嘉靖有如此区别呢?是因为练丹,吃丹药,大家都知道丹药是有毒的,就象今天的毒品一样,到是没有今天毒品的杀伤力,如果吃了一二十年对大脑有着重大损伤,就是因为长时间对丹药的食用,才使一为有能力,有干才,有抱负的人,变得.'·疑心,把自己宅起来,左右^·遥摆,自私的人改变。


十方140712894

从嘉靖的个人角度来看,正如海瑞评价所说,他和皇后分居独居西苑,不是一个好丈夫;听信术士之言二龙不相见,为此几十年不和自己的儿子们见面,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政治上来看,几十年不上朝理政,却热衷于炼丹修仙,不务正业,似乎不是一个好皇帝。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嘉靖从来没有放松对权利的掌控,纵观嘉靖一朝,出现了文治有张居正、高拱、徐阶,武有戚继光、胡宗宪,清廉如海瑞等众多名臣。在嘉靖的领导下,疆域稳定,民富国强,文治武功不亚于其他雄主。因此,嘉靖可以说是一位治国理政的好皇帝。后世不少人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嘉靖,是不客观的。评论历史人物,应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考量,辩证看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