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了: 给大家串讲一下关于翻译推理的知识点

干货来了: 给大家串讲一下关于翻译推理的知识点

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技巧性和综合性又较强,如下这道题目中涵盖了翻译推理题目中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和推理以及否定肯定式的应用,再加上复杂的经济学背景,在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目,众考生们直接蒙圈了。图图老湿带考生们见识下这一题目,并借此给考生们串讲一下翻译推理中这些“简单”的知识点。

【例】在汇率贬值期间,除非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足够高,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不可避免。如果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投机者就只能铩羽而归。但是,如果外汇储备不足,投机者最终就将“饱食远扬”。无论是在升值还是贬值的压力下,如果汇率不能迅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将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不利经济结构调整。

如果以上论述为真,不能推出下列哪个结论?

A.或者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或者投机者“饱食远扬”

B.如果汇率能够迅速反应市场的供求关系,那么就不会损害宏观经济稳定

C.除非汇率迅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否则会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D.如果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不够高,那么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不可避免

Ø图图老湿解说

在本题中看到诸如 “如果……就(那么)……”、“或者……或者……”“除非……否则……”这样的逻辑关联词,判定这是一道翻译推理题。

解题步骤:

一、翻译

(1)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可以避免→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足够高;

【考点1】 “除非A否则不B”的翻译规则是后推前即“B→A”,那么“除非A,否则B”应该理解为“除非A,否则不不B”即“¬B→A”。

(2)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投机者铩羽而归;

(3)外汇储备不足→投机者饱食远扬;

(4)汇率不能迅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且不利经济结构调整。

【考点2】“如果……就(那么)……”的翻译规则是前推后。

二、推理

这道题目最大的难点就在A项,很多考生在看到或命题出现的时候就有点懵了,尤其是在看到“货币当局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坚持到最后”与“投资者铩羽而归”这两个支命题是出现在题干中两个不同的命题中那就更懵了,索性就不往下看直接选择A了。实际上,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考点。

【考点3】否定肯定式。否定肯定式是若A或B等价于“¬A→B”。考生熟悉的逻辑思维是看到或命题能想到使用否定肯定式,但是本题是给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反向使用否定肯定式得到或命题。

由“外汇储备不足→投机者饱食远扬”可得“外汇储备充足或饱食远扬”,所以A项可以得到。

B项,“汇率能够迅速反应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于(4)来说,进行了否前,否前得不到必然性结论,所以是否会“损害宏观经济稳定”无法判断,无法推出,当选。

C项,翻译C项得出∶—(损害宏观经济稳定且不利经济结构调整)→汇率迅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与(4)互为逆否等价命题,可以推出,排除;

D项,“借入货币的利率和其他成本不够高”对于(1)来说,进行了否后,否后必否前,则可推出“卖空贬值货币的投机活动不可避免”,可以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B。

这道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涵盖了翻译推理中较多的知识点,考生要对翻译推理诸多关联词的翻译了然于胸,同时一定要熟练掌握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即“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