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笱》引發的故事

 “敝笱”是什麼意思?我看大約就與我們今天所說的“破鞋”差不多吧,象徵沒有貞節的女人。“笱”本義是指一種捕魚工具,暗示文姜和桓公來齊國就好比自投羅網。但我覺得還不如理解成“破鞋”來得痛快些。文姜大概就是歷史上最早獲得“破鞋”稱號的第一人。

  詩寫得很是委婉,但文姜返齊荒淫無恥的穢行都囊括在詩的比興裡面了,一種別有風味的諷刺讀來令人好玩:

  破鞋掛在魚梁上,鯿魚鯤魚心不驚。齊子文姜回孃家,隨從人員多如雲。

  破鞋掛在魚梁上,鯿魚鰱魚相遊蕩。齊子文姜回孃家,隨從人員多如雨。

  破鞋掛在魚梁上,魚兒來往好愜意。齊子文姜回孃家,隨從人員多如水。

  王安石的《詩義鉤沉》中說,“其從如雲,無定從風而已。雲合而為雨,故以雨繼之,雨降而成水,故以水繼之”。這倒是把詩人以魚、水、雲、雨作喻的奧妙說了大半。魚水之歡、雲雨之情,自古以來暗示男歡女愛。詩人愈是說魚兒心不驚、心不虛,便愈是反襯出兄妹倆對自己所行苟且之事不知羞恥,其諷刺之意可謂高超而辛辣。三章詩的後兩句,詩人唯恐人們不知道是齊國的文姜回孃家了,刻意反覆渲染。本來文姜之回孃家就不合禮制,詩人愈是反覆渲染這一點,愈是表明這裡面大有深意。本來像文姜這種不光彩的角色回孃家,低調一點,人們或許還會理解,她愈是這麼大張旗鼓地回國,也愈說明她不知禮義,厚顏無德。連帶把當初同意文姜回國而後身死異國的魯桓公也刺了一下。當初若是聽了老人言,怎麼會有這麼一個結果呢?

《敝笱》引發的故事

  回想魯桓公這一生也太不值了,一個堂堂男子漢,一個堂堂禮義之國的國君,周公的後裔,戴了這麼多年的綠帽子,竟然就這樣死在女人的手裡。他和文姜之間難道真有什麼愛情嗎?不愛,為什麼不放棄呢?也許這才是禮義所導致的面子文化的罪過吧。但是倘若一個人真的連面子都不要了,那不形同一隻碩鼠了嗎?這樣的弔詭式的結,人生該如何解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