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中亞——唐代大詩人岑參盛讚的“中亞明珠”在這個國家

探秘中亞——唐代大詩人岑參盛讚的“中亞明珠”在這個國家

提到吉爾吉斯斯坦,不得不說唐代大詩人岑參在《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中寫道的“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描寫的正是伊塞克湖神秘、夢幻的奇妙景觀。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多山,素有“中亞山國”之稱。全境五分之四是重山疊巒的山地,群山之中雪峰谷地錯落成趣,風光如畫。地處東部崇山峻嶺中的伊塞克湖 (Issyk-Kul, Lake),水面海拔高度1600餘米,面積6300多平方公里,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居第一、集水量居第二。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有中亞明珠之稱,是中亞地區旅遊療養的勝地。伊塞克湖盆地由第四紀的湖泊淤積構成。昆格山脈最高處達4,771米,泰爾斯凱山脈最高處為5,216米,其陡坡和奇峰山脊則為盆地的邊界。

探秘中亞——唐代大詩人岑參盛讚的“中亞明珠”在這個國家

提到吉爾吉斯斯坦,還不得不說李白出生地--托克馬克。托克馬克位於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斯坦的邊界邊上,北面是兩者的界河楚河,托克馬克距離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60公里。靠近楚河州今首府Chuy。是楚河州的一個區級行政單位,托克馬克從2004年到2006年4月19日曾經是吉爾吉斯楚河州的首府。有土西鐵路通往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城南為新建的工業區。也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絲綢之路遺址點碎葉城(阿克•貝希姆Ak-Beshim遺址)和巴拉沙袞城(布拉納遺址)也坐落在此。

在吉爾吉斯語裡,“吉爾吉斯”是由「草原」與「流浪」兩個詞所構成的一個詞,它的含義即“草原上的遊牧民”。吉爾吉斯斯坦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里,東南和東面與中國相接。北與哈薩克斯坦相連,西界烏茲別克斯坦,南同塔吉克斯坦接壤。境內多山,全境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1/3的地區在海拔3000-4000米之間。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阿賴山脈綿亙於中吉邊境。其中天山山脈西段盤踞境內東北部,西南部為帕米爾-阿賴山脈,高山常年積雪,多冰川。高山地形使吉爾吉斯斯坦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人均水資源居全球前列,此外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但吉爾吉斯斯坦經濟結構單一,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發展水平低,嚴重依賴外援。

探秘中亞——唐代大詩人岑參盛讚的“中亞明珠”在這個國家

比什凱克市(原伏龍芝市)是吉爾吉斯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中心,主要的交通樞紐。比什凱克(Bishkek)市原名皮什佩克(Pishpek),它位於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吉爾吉斯阿拉套山北麓、 美麗富饒的楚河盆地中央。1878年建市,1926年改名為伏龍芝並進行了大規模擴建。1991年2月5日改成現名。它在歷史上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勝利廣場長明火一年四季熊熊燃燒,廣場中心三個巨大的花崗石牌坊合併,形成了蒙古包的剪影。廣場上的當地人稱,這主要是紀念在二戰時期犧牲的烈士,這些烈士是兒子也是父親,代表一種頑強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