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未成年人权益被侵害的新闻频频爆出

此法被越来越多人提到

但是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是什么?

有何内容和你我息息相关?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解读一

父母偷看子女日记违法

社会现象:“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一些家长以此为借口,私自截留孩子信件阅读,或者偷偷翻阅孩子的日记。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网吧经营受限,促进健康成长

社会现象:一些网吧经营者为其经济效益吸纳未成年人不提供身份证进行上网服务。

解读二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在中小学校园周围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还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解读三

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现象: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城市儿童亦可称为留守儿童)。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规范教师行为,落实学校保护

  1. 社会现象:个别教师管不住自己,在上课时吞云吐雾,让学生抽“二手烟”。
  2. 社会现象:老师不得再骂“笨死了”:“你啷个这样笨”、“你的耳朵打蚊子去了吗”这些喝斥,非常损害学生的自信和有辱人格。

解读四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1.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2.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解读五

关注未成年的体育锻炼和睡眠

社会现象:过重的学业负担让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突发事件优先救助未成年学生

社会现象:黑校车拉学生发生事故,导致多名学生身亡;校园突遭歹徒袭击,学生安全遭受威胁;传染病袭来,学生安危受到影响……校园安全事故备受关注。

解读六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新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应是一种依托

同家庭和学校一起对未成年人培养良好的

道德品质教育和对法的敬畏并非一种形式

法律的意义应当是让施暴者承受法律制裁

让悔悟者得到矫正的机会

让更多有良知的守法者免遭不幸安心生活

而非是恶魔避风港

「六一特辑」还在对孩子做这些事吗?都是违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