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已经当了总统,他为什么又想着当皇帝呢?

手机用户63178410809

袁世凯可以说是近代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推翻满清,可以说袁世凯居功至伟。

袁世凯在推翻满清后,和南方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谈判,最终确定了袁世凯成为了民国总统,但是不久后袁世凯冒着天下大不韪要称帝。最终落得忧愤成疾而去世。那么已经成为了总统为什么要称帝呢?



南方革命党人的权力争斗

孙中山任总统时,实行的与美国相似的总统制,权力相当的大。然而在将总统让给袁世凯时,经过了多次的政体改革,最终将总统制改成了内阁制,又颁布了《临时约法》,

这一做法直接将袁世凯的到的总统宝座权力架空。实权掌握在了内阁总理的手中。内阁总理又国会选举产生,国会的实际控制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

这一做法极大的引起了袁世凯的不满。



袁世凯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主张君主立宪制

很多人认为袁世凯称帝就是想着做封建帝王,其实这一点是错的,袁世凯称帝是想着成立类似于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当时袁世凯根本不清楚什么是民主共和,而大多数南方革命党人对于民主共和的了解也不是很透彻,所以有了以上的争权夺利。

袁世凯自庚子国难之后,多次听闻日本依靠着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强。所以自身也希望中国能够走上类似的道路。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令不通

袁世凯虽然是当时民国最大的实权人物,但是由于民国内部派系纷繁复杂,许多派系阳奉阴违,南方革命党人基本上都不听从中央政令,所以袁世凯急切的想要收回这些权力。

这时候袁世凯想着通过称帝,完成君主立宪制,最终把中华民国打造成一个类似日本的君主制强权国家。



错误估计了民意和袁克定的欺骗

有了以上种种原因,袁世凯想着成立君主立宪制的整体。袁世凯认为老百姓只是想着推翻满清皇帝,如果汉人做皇帝老百姓是没有意见的。

后来更有其子袁克定为了自己的利益,伪造伪造《顺天时报》,谎称日本人支持袁世凯称帝。



最后事实证明,接触了新学的读书人、南方革命党人、有北洋政府内表面服从的人极力的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而且袁世凯事后痛骂袁克定“欺父误国”。

更是在临死时指定了大总统人选为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三者选其一。根本不给其儿子一点机会。


越关换视界

一、个人心态

袁世凯生活在清朝,从小深厚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对于皇帝有着特殊的心态。当然,这肯定不是个例。在清朝刚刚被推翻的时代,皇帝思维是深深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而袁世凯,虽然作为大总统,但是皇权对于其来说,才是真正的诱惑,再加上,身边人的支持和怂恿,则更加激发了他对帝位的渴望。并且,其低估了国内对于复辟的反对力量。

二、实力

一切的想法,尤其是想实现政治上的追求。权利才是一切行动的开路先锋。而在袁世凯当大总统时期,整个中华大地没有谁有能力单独直面袁世凯。从个人实力,以及国外帝国主义的支持,使其敢于做出复辟的事情。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1915年12月12日发生,结束于1916年2月25日。也是这场复辟的闹剧,使其开了历史的倒车,终被历史抛弃。

但是换位思考你,若是您当时处在袁世凯的位置呢,您会不会也想做皇帝呢?


古今往事浅谈

封建帝制思想残留和瘸腿儿子的怂恿,使得袁世凯走向复辟。

袁世凯身为一个从封建时代过渡过来的人,一辈子活在皇帝手下,做皇帝的奴隶。突然一下子成为掌握了国家至高无上权利的人,他当然想把这权利永远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他深知只要自己成为了皇帝,他整个家族都可以世代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内心中的皇帝梦总是蠢蠢欲动。


在内心的作祟下,加上各方的怂恿,袁世凯终于开始了他的皇帝梦。

袁世凯深知君主专制的制度在中国行不通,所以学习西方采用了君主立宪制。这样虽然会极大了限制了自己权利,但是却是他认为最符合国情的方法了,既能保持民主,还能圆了自己的梦。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年号“洪宪”。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退位,同年6月病死。

一代枭雄就这么遗憾落幕,本可名留千史,却留下千古骂名!


书染笔墨

1、当总统跟当皇帝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哪怕当君主立宪的皇帝也是至高无上的,当时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是责任内阁制下的总统制,这样的话实际上权力拥有者是内阁而非总统,总统成了橡皮章,这样的总统和袁世凯所看到的大清的皇帝甚至说日本的皇帝都不同。

2、袁世凯是有野心的,“中原鹿正肥。”小时候就写出这样的诗,就想逐鹿中原,可见袁世凯野心还是不小的,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天天跪着袁世凯就没想站起来过?

3、身边人的“怂恿”,袁世凯临终说“他害了我。”是谁害了他,杨度?还是他大儿子?杨度撺掇袁世凯登基想施展自己君主立宪的抱负,而他儿子也想当皇帝,再加上一帮围着的马屁精。个人意见,欢迎大家批评交流指正!


长久缄默如云漂泊

当时广大的农村并不知道什么叫总统,也不了解民主到底是怎样的,掌握各地实权的是清朝旧官僚、军阀,也认同民主共和新思想,并不真正听袁世凯的指挥,除了近处的少数直接控制的省份,其他省份都不向他交税,包括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党”,孙中山虽然按承诺把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但将孙中山他自己做“临时大总统”时执意坚持的总统制硬改成了"内阁制”,使总统职权又受到很大制约。宋教仁离奇被刺,内阁制又胎死腹中,刚刚搭建起的民主共和政体陷于停顿,新生的国家机器停摆。没有税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而摆脱此困境的只有中国“皇帝”。因此,袁世凯是被迫选择为实现“君主立宪”立国、自立皇帝的路线。但是,他这一做法绝无是复辟帝制,是袁世凯特殊历史时期、特殊政治环境下为救国图存的正确选择,他所选择的君主也不同于日本天皇世袭,据此,完全可以以此认定为袁世凯“帝制”又不同于现成的君主立宪体制,作为一个成功的改革家丶实干家,袁世凯有能力、有智慧不走寻常路,他这样做完全可以认为是为安抚民心和顺应民心的权宜之计,做中国的华盛顿才是袁世凯的矢志不渝的初心,其最在民主共和和君主立宪两条道路抉择中,他宁选择后者而未以让位方式选择前者,一定是袁世凯已经看准;当时只有袁世凯自己才能救中国,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他绝不会将"总统”位让给只会演讲而一事无成、一事也不会成、不该成事的孙大炮!历史终将还世人以公道:袁世凯是对的!


手机用户50832267364

他是活在帝制时代的人,脑袋里固有的思想。怎么可能会如去过西方的革命党一样的共和和民主呢?怎么可能会如我们现代人看待过去有一种那都不是个事的觉醒?袁世凯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精,他的士兵的军饷都是他一个人亲自发的,收买人心如此用心,可谓钻营之深,怎么可能拥抱共和?那些认为他好的人,都是自以为是的!


zxy0161128

关键在于当总统说话没有人听,人们脑袋里只有皇帝才是操生杀大权的主。不要说民众愚昧,就是象袁世凯对共和体制里怎么治理还是一知半解。从慈禧开始,中国就是强人政治。因为皇权没有妥协这个词,要么打败对手,要么被对手干掉。一国不容二主。明末崇祯帝被李自成干掉,李被多尔衮干掉,这就是帝制残酷的本质。自从咸丰死掉,那拉氏上台,现实主义大行其道,不再象崇祯那么迂腐。先与英法媾和,对内扼杀长毛。再进行洋务运动。袁世凯想学老太后那样说一不二,独掌乾纲五十年。又找不到统治新的形式,其实独裁者(什么元首,首脑都是西方舶来品),与总统这个词一样,不能被民众理解。人们脑袋里只有皇帝才能让他们驯服。现代政党治理形式对于国人来说还是陌生的。袁世凯出发点应该是好的,采用的方式,是时代的局限,实际上他的死是中国的悲剧,军阀混战。他预料到这个结果,因为孙文这么些在野势力总是在折腾。说袁世凯称帝为了私心是言重了,哪有皇帝选择继承人金匮石屋写黎、冯、段的?总之,哪个时候袁世凯认为只有皇帝称号能克服国内一盘散沙,他并不知道从皇帝政治到强人政治,再到政党政治要上百年过渡,需要付出沉重的历史代价。

袁世凯被人们认为是枭雄,说他是曹操式人物,这是对他污名化。他审时度势,把辛亥革命的暴力性降低,和平演进过渡到民国,保证版图完整,五族共和,避免杀戮。袁大头如果学曾剃头,孙文会不会变成洪秀全第二?或者孙文到黑龙会避难?


军需总监

我下面说的这些并不是翻案或者洗白之类的,只是个人觉得是一种可能性。

从他当总统到称帝差不多是三年左右,这三年时间中所谓的民 主、选举这些东西其实并没有让他看到国家复兴的希望,眼前的一切只能用混乱来形容。大清在的时候好歹还有规则,不管怎么样大家在规则内处理问题,而大清没有之后原本的规则也没了,而新的规则没有形成,或者说大家都没有形成共识什么是新的规则,这时候的民国怎一个乱字了得(事实上民国到最后也没有形成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规则)。这种情况下,一个在皇权下成长起来的人会不会觉得还是有个皇帝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