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後果可能是一場災難

2018年2月,一名美國男子被指控在富蘭克林學院的展覽上故意破壞了一個兵馬俑。聯邦調查局(FBI)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名男子用胳膊摟著兵馬俑自拍時,弄斷了兵馬俑的一個大拇指。單是那一座雕像就價值450萬美元。

如果沒有他,後果可能是一場災難

那麼,世界聞名的秦兵馬俑是誰發現的呢?

原來,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普通的小村莊——西楊村。西楊村南,原是一片柿林,這裡墓冢累累,亂石堆積。1974年3月,該村村民楊志發、楊培彥等十幾位在這不長莊 稼的柿林之上開始了抗旱打井的工程。當他們挖到2米深時,發現了紅燒土塊;3米深時,發現了陶俑的殘斷軀體;4—5米深時,發現了磚鋪地面、銅鏃、銅弩機,以及8個殘破的陶俑 。這次,他們停下了工程,立即向當地主管部門彙報。第一位進入現場的文物考古專家趙康民。趙康民有預感可能會發現些什麼。他知道,在那個位於柿子和石榴樹之鄉西安附近的區域,過去就曾發現過一些人像。而離那片區域不遠,就是中國第一個封建君主秦始皇的墓地所在。

而趙康民這一次將要發現的東西,超過了他所有的想象。原來,這些農民無意中挖到的,是20世紀最震撼的考古文物:有8000具之多的紅陶官兵像。它們是在2200多年之前以一種達到產業規模的體量製造出來,以在君主死後繼續為其護駕。這支配備了馬和戰車的鬼軍隊被深埋於地下,遠古的人們並不打算讓它們再見天日。

趙康民帶著一位同事去了現場。他到那裡的時候,看到有七八塊文物殘片,有腳,有手,還有兩個頭,就在井附近,周圍還有些磚塊。趙康民馬上意識到這些很可能就是秦朝雕像的殘骸。那些農民在幾個星期前就發現了這些東西,並且已經把其中一些銅製箭頭當成廢品賣了。趙康民要求他們馬上停止挖井,並將這些文物撿起來,有一部分碎片,只有指甲大小。用卡車把碎片運到了博物館。趙康民開始將這些碎片拼合起來。終於,經過三天的努力,兩具高1.78米的紅陶戰士像威武地站在了他面前。不過,這個大發現令趙康民振奮的同時,也令他擔憂。1974年的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後期,令人畏懼的紅衛兵仍在試圖摧毀中國的舊傳統和舊思想。於是,他決定“保守秘密”,將這些藝術品收起來,“然後等待適當的時機再報告此事”。第一個兵馬俑是在趙康民手中復原而成、重現於世的。他仔細清理這些缺胳膊少腿的陶俑,像繡花似的進行拼對、粘接,先後修復出兩件完好的武士陶俑。 趙康民將這裡出土的“鉛磚”與秦始皇陵出土的“鉛磚”進行比對,又對陶俑服飾及“銅箭頭”進行了分析,推斷陶俑為“秦武士陶俑”。

如果沒有他,後果可能是一場災難

隨著開掘工作持續,那個滅六國而統一中國、開啟延伸至1912年之封建歷史的始皇帝,所下令製作的兵馬俑巨大規模越發清晰地呈現眼前。據稱,他在13歲登上王位後不久,就下令製造這個規模宏大的地下兵馬俑。

數以千計的戰士塑像以戰鬥陣式排列,彷彿準備著在往生的世界裡為其君主護駕。塑像製作的匠心細緻入微,光是戰士的頭就有三十種不同的樣式。考古隊在清理出與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500餘件,陶馬24匹,木質戰車6乘和大批青銅兵器、車馬器。通過試掘和鑽探,一號兵馬俑坑總面積14260平方米,內含陶俑、陶馬約6000件。1976年,國務院決定在一號兵馬俑坑遺址上建立展覽大廳。1976年4月23日在展覽大廳基建工程進行時,在一號兵馬俑坑的東端北側,又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接著 ,同年5月11日在一號兵馬俑坑的西端北側,發現了三號兵馬俑坑。

目前,3座兵馬俑坑已全部對外開放,成為今天的著名旅遊景點。1987年,它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兵馬俑被譽為“現實主義的傑作”。

如果沒有他,後果可能是一場災難

時任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的吳永琪和趙康民是好朋友。他說,趙康民是個很樸實的人,很好的人,“如果沒有趙康民,兵馬俑的發現要推遲很多年。他是鑑定和認識到兵馬俑真正價值的第一人。他收集了這些碎片,並且重新修復出了第一個赤陶兵馬俑。”

1986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谷牧在考察時看到修復的秦俑,曾對趙康民說:“你給國家立了大功。”當時趙康民十分謙虛地回答:“那是農民打井時發現的,讓我碰上了。”谷牧副總理說:“不對,農民打井打出來了,他們不認識。你碰上了,認識了,你有功嘛。讓我碰上了,我就不認識,我也就無功嘛。”

正因如此,1990年趙康民被國務院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被評為全國文博戰線先進工作者。在臨潼博物館,趙康民為遊客籤明信片和書時,都會寫上一個長長的落款:“趙康民,率先鑑定、修復、命名和試掘兵馬俑的人”。

如果沒有他,後果可能是一場災難

正是因為趙康民保護、鑑定、修復、命名和試掘了秦兵馬俑,避免了一些人的亂挖和破壞,避免了一場文化災難,也為我們國家保住了世界第八大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