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大利亞前外長卡爾稱,美日印澳“‘四國聯盟’永遠成不了亞洲的北約”?

毛開雲

蘭巴司令說的確實是事實,不過真正不想參加“四國聯盟”的還是印度。因為印度奉行不結盟政策,一直夢想成為世界大國,不想變成美國利用的棋子。再者,特朗普上臺以後的美國優先政策,尤其退出伊朗核協議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懲罰性關稅,連昔日的盟友都不放過,印度認為美國極不可靠。因此蘭巴將軍說:“印度和鄰國發生武裝衝突,美日澳不會伸出援手”。


另外,近日印度和俄羅斯達成了購買5套S—400導彈系統協議,總價值58.8億美元,令印度擔憂美國是否給予制裁。雖然美方表示不可能對印度制裁,但特朗普的不確定性,也讓印度心有餘悸。在去年生效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美國與俄羅斯國防或情報機構有重大交易的國家,包括從俄羅斯購買軍事裝備的任何國家都在制裁範圍內。印度購買S—400導彈系統,是2016年10月印度總理莫迪和普京達成的交易意向。

其實,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和對歐洲增加懲罰性關稅,遭至歐洲的強烈反對。默克爾就曾表示:“歐洲不能再指望美國保護了”,如果特朗普再一意孤行,北約都有可能解散,何止小北約?這一點印度十分清楚。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澳大利亞經濟極其依賴中國。“四國同盟”框架主要是美日,中印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又是鄰國,印度犯不上去跟著美日得罪中國,這也是印度考慮的因素之一。


適情雅趣

澳大利亞外長點評到位,美日印澳“‘四國聯盟’是個天大的笑話!

  • 缺乏共同敵人

北約的建立是因為歐洲各國在二戰見識了蘇聯的實力,懼怕蘇聯的“鋼鐵洪流”而建立。90年代蘇聯解體後,歐洲各國軍事進一步弱化,依然沒有單獨抵抗弱化版的“小蘇聯”俄羅斯的實力,北約的存在依然有必要。但是回到太平洋,俄羅斯在太平洋的實力很弱,日印澳三國軍事實力強大,何必要建立所謂的“四國聯盟”呢?

5月23日,印度海軍上將蘇尼爾·蘭巴表示,“四國安全對話”並不具備軍事維度。

  • 各懷鬼胎

若說歐盟是一盤散沙,那美日印澳更是各懷鬼胎,連散沙都談不上。美國是當今世界霸主,卻逐步日薄西山,想靠在“四國聯盟”中當老大,獲得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對美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穩定支持,但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都是實力強大的國家,無時無刻不想自己當老大。印度想重現中國發展的奇蹟,20年內成為世界第二,而且有強烈的自主意願。日本想成為與其世界第3經濟大國身份匹配的政治大國,澳大利亞則坐擁廣袤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要成為政治和經濟大國。既然他們自己都想掌握世界政治和經濟的話語權,那他們四國之間本來就是競爭對手,誰理誰呢?誰願意當小弟呢?

  • 都想擺脫美國

好玩的是,恰恰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都有擺脫美國控制的強烈願望。印度自不必多說,多次在外交場合強調自己不聽任何一個國家的指揮(暗指美國)。而日本近幾十年來一直想擺脫美國的束縛成為正常國家,多任日本首相都在為日本擺脫美國控制而奮鬥,甚至連美軍駐軍的費用都不想再出。澳大利亞相對聽話,但也只是陽奉陰違。當初美國要澳大利亞加入美國陣營和某新興大國打貿易戰,澳大利亞就只要求自家公務員禁止使用該國產品,只是表個態,依然開放大門歡迎該國移民和投資。

本次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鮑勃•卡爾在《澳大利亞人報》撰文稱,“四國聯盟”已經在真正的考驗中失敗。所謂的“四國聯盟”只是空談,名存實亡,“它永遠成不了亞洲的北約”,已經是一個明顯的“反美”的表態,不知特朗普作何感想?

不能不說的是:Believe it or not,美國已在衰落中,所有小弟都已經不聽話了~


數說社會

組建亞洲版“北約”是幾任美國總統的夢想,但是現在看來這一夢想永遠都只能停留在夢想的層面了。

現實的障礙難以逾越

北大西洋組織的最重要特徵是集體防衛,北約組織的任一成員國受到威脅和攻擊時,應當被視為對整個北約組織的攻擊,其他成員國有責任和義務協助該成員國進行防衛。為了避免北約組織接受的新成員國,直接給其他成員國帶來戰爭,因此北約章程規定,新成員國必須與其他國家沒有領土糾紛和未結束的軍事衝突。

現在美國在亞洲的幾個夥伴中,日本、印度都與鄰國有比較嚴重的領土糾紛。日本與俄羅斯有北方四島的領土糾紛,在東海有島嶼糾紛。印度與巴基斯坦不僅有領土糾紛,還一直處於準戰爭狀態,與其他領國也有嚴重的領土糾紛。美國如果按照北約組織的原則,選擇“亞洲北約”的夥伴,只有一個不堪大用的澳大利亞;如果摒棄這一原則,這個組織只要成立,就面臨著與亞洲地區幾大強國同時為敵,美國做好即使陷入戰爭,也要軍事支援日本和印度的準備了嗎

所謂的四國聯盟各懷鬼胎

印度想要藉助美國的勢力,在南亞兩個次區域謀求霸權,進而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日本想要美國對其鬆綁,爭取成為軍事和政治上的“正常國家”。澳大利亞則想擴大在東南亞乃至東亞地區的影響力。3個地區大國,在擴大影響力的過程中,都遇到了另一個難以逾越的地區強國,他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老大哥”美國。

美國從來都不是“活雷鋒”。美國想要組建“亞洲北約”是想讓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充當自己的馬前卒,根本目的還是要維護美國在亞洲的霸權。日本人與美國接觸最多,心裡應該最清楚,日本不能成為“正常國家”最大的阻力不是別人,一個是自己另一個就是美國,幫美國打工,自己撈不到多少好處。

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之一,加入美國組織的軍事聯盟本來就要過自己的心理關,如果美國再提出在印度修建軍事基地,恐怕自傲的印度人都要炸鍋了;如果美國不能在印度修建軍事基地,和現在不組建所謂的“亞洲北約”又有什麼分別呢?


衝擊時評

2017年11月,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建立“四國聯盟”機制,企圖在印太地區加強合作,成為“亞洲的北約”。然而現在看來,正如澳大利亞前外交卡爾所言,“四國聯盟”“永遠成不了亞洲的北約”。“四國聯盟”的失敗,關鍵在於居心不良、各懷鬼胎。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就說過,北約已經過時了。然而,口是心非、出爾反爾的特朗普竟然搞起了“四國聯盟”,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地球人對“四國聯盟”看得非常清楚,認為“四國聯盟”不可能有實質性的合作,難成氣候。確實如此。

美國成立“四國聯盟”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統治其他三國。特朗普說的“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必須事事處處都要體現。特朗普的前任奧巴馬說得更直接,美國還要統治世界100年。美國成立“四國聯盟”,首先就是要統治其他三國,繼而要統治亞洲——亞洲尚且不能統治,豈能統治世界?然而,一方面,其他三國豈能心甘情願受美國統治?另一方面,其他三國更是各懷心事、另有圖謀。

日本是美國盟友,但說是盟友,其實是奴才、走狗,日本成為美國重要盟友中唯一沒有獲得關稅豁免的國家,應該能讓日本看清症候和在美國心中的地位;印度本來想抱住美國的大腿,實現自己的大國夢,但看到特朗普越來越不靠譜,轉而開始改變策略,與俄羅斯等大國走近;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係極為尷尬,本來特朗普已經決定讓原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出任美國駐澳大使,但經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勸說,特朗普改變了主意,讓哈里斯出任美國駐韓大使,讓澳大利亞非常氣惱。可以說,美國與其他三國的關係都很畸形,如何組成“四國聯盟”?

更重要的是,日印澳三國之間沒有“共同語言”,完全是看在美國的面子上強行組合,能“聯盟”出什麼名堂?日本和印度互相瞧不起,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可以嘲笑印度“空有一身好皮囊”;印度也瞧不起日本,目前是“非正常國家”,不知何時才能成為“正常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本身就來往不多,日本首相安倍這麼愛跑的,但幾乎沒跑澳大利亞,兩者有什麼感情可言?印度和澳大利亞一個相對貧窮、一個相對富裕,兩者不互相敵視已經不錯了,還搞什麼聯盟?

對於“四國聯盟”,國際社會幾乎無人看好,因為美日澳印這一組合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加上“帶頭大哥”特朗普極其不穩定,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說不定哪一天特朗普不高興了,發一個推特就把“四國聯盟”解散了。所以,卡爾說的“四國聯盟”永遠成不了亞洲的北約,可謂一語中的、振聾發聵,值得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認真思考,否則到時候吃了美國的虧還矇在鼓裡。


毛開雲

亞洲和歐洲不一樣,美國在歐洲構建以美國為首的歐洲國家軍事聯盟,不僅僅是基於西方國家幾百年間形成的經濟體系,更加是基於歐洲各國家之間緊密的血緣種族關係和同一個宗教信仰籠罩之下。

正是因為在宗教、種族、文化、經濟環境的相似,使得北約各國家之間形成了接近或者相同的價值觀、以及社會環境。才使得這些國家在相互交往中能夠迅速融合,得以緊密的聯繫。

那麼美國在亞洲為什麼難以構建這樣的軍事同盟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1、經濟體系

雖然美、日、印、澳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是這四個國家在資本市場上並不平等。很明顯美國在對於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國內的資本市場是處於絕對支配地位的。

特別是日本市場,在美國資本的眼中,日本市場就是美國資本的狩獵場,比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由於日本經濟興盛,對美國資本構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於是美國資本就強迫日元升值,以削弱日本產品競爭力,並且在日本股市攪風攪雨,最終導致日本股市崩潰,經濟瀕臨停滯,這就是後來大家說的“失去的十年”。

2、文化、宗教

北約的組建其實正重要的是得益於同一個宗教、文化體系,幾乎所有北約國家都是基督教的主要傳播區域。這些國家由於長期受到基督教中心羅馬的統治,因此國家間對於出現這個某一個世俗政權領導其他國家已經習以為常。

比如在拿破崙時代,領導歐洲的是法國,等到了二戰以後則變成了美國,對於其他北約國家來說,誰是聯盟中的“諸侯長”並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但是在亞洲,就沒有這種環境了。美、日、印、澳四個國家,竟然會處於三種文化體系、宗教體系之中,這就從源頭上造成了國家之間的分歧。

這就使得四個國家在思維方式上無法像歐洲國家一樣容易保持一致,雖然在有些時候,在利益的引導下可以聯合在一起。但是一旦利益點消失,國家聯盟立刻就會分裂。

因此想要在亞洲建立一個像北約那樣緊密的國家軍事同盟,只有在美國實力足夠強時,以一己之力壓制住其他國家內部不同聲音時,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的,而且這種狀態也只是暫時的,只要美國實力一衰弱,這個聯盟必然解體。


落下m

謝謝毛兄相邀。其實,去年搞出這麼個模糊東西,也是一些人私下發揮而想當然的!你想,堂堂正正的北約,都讓特朗普攪和的差點散了架。如今,怎麼可能會再弄出東約、南約?是日本掏錢,還是澳大利亞啊?如果讓美國,最起碼特朗普時期不要想了。

特朗普厲害,當總統後對過去的舊賬,都重新核算一遍,凡是賠錢賺吆喝的,一律勾掉。北約就是因為美國拿大頭,其他國家坐享其成,他來氣的。這不,重新要求分攤比例,美國優先絕不是花錢優先。

那麼,它還有心思,還好意思,搞什麼針對誰的聯盟嗎?


張139558534

由美國主導“亞太戰略”早就高歌猛進了,但是,“印太戰略”好象去年才被提及起來的。對於“印太戰略”,好象美國自己也不太自信,澳大利亞外長的表達顯示了“印太戰略”的實質性。

美國和澳大利亞與日本是是鐵桿兒關係,自以二戰後他們就已經牢牢地融入為一體了,直到現在仍然牢不可破。但是,印象不是。印度自二戰後才獨立建國,並且一直都受到了美國和俄羅斯所激烈拉攏的對象。所以,印度並不是美國的鐵桿兒盟友。而且,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明顯要好於美國。因此,可以很明顯的是基本結構不夠牢固,出現反覆和不確定性。這個可能是澳大利亞外長認為不牢固的原因之一吧!

美國一直都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特別是現在更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如果美國要將“印太戰略”打造“北約”,必須將印度的經濟和軍事納入到自己的規劃之中。顯然,印度不會是這樣的國家,印度是個想做世界強大的國家,這一點美國和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國都很清楚的。

“印太戰略”最關鍵的國家首先是美國,其次就是印度。而印度的不確定性也很關鍵,如果印度要和美國聯合組成“印太戰略”,那麼必須付出較大的代價。而且,印度一旦加入了“印太戰略”,很有可能會產生另外一個戰略衝動,必將引起和麵對大國和強國的對立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對於他自己的盟友也同樣的心狠手辣,所以必然會傷害印度等國家的利益。所以,這也是澳大利亞外長認為“印太戰略”不可能成為“北約”的原因吧!

其實,不管是美國還是印度,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他國利益的國家。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他國的國家,試問這樣的國家又怎能夠走在一起呢?更談不上需要一心一意了。所謂的“印太戰略”註定就是個不會成功的戰略性聯盟,對於“印太戰略”而言,難產是命中註定的結果,也是許多人和國家的意料之事。當然是不足為奇的事情,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幸福地帶2

北約成立時,帶頭大哥一人,下面小弟弱,大哥強勢,可以帶著小弟發財。現在的美日印澳中,日澳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印度,這個國家實力不錯,和美國不是一條心,未必會為他人火中取栗。一個集團裡有不同的聲音,隊伍就不團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