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迅支付提醒您: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摘要:认清套路,远离风险

除众所周知的“e租宝”大型非法集资案外,在你身边其实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非法集资案件。

据统计,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非法集资手段花样翻新快、通常借用“热门名词”、“热门概念”炒作,特别是借贷理财、私募股权、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等新兴领域已逐步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重灾区。且受害人群中超半数都是老年人,他们把往往把“养老钱”、“救命钱”投入集资,结果“血本无归”…. 让人痛心!

央行、公安、司法部等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严厉打击涉嫌非法集资的一系列行为。央行在牵头开展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严厉打击无证机构,整治违规交易场所、“微盘”交易支付结算业务,阻断非法集资资金通道。认真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积极稳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环迅支付作为业内领先的支付机构,积极贯彻央行等监管部门的政策实施,配合打击“非法集资”行为,严审企业/商户资质,对商户进行分类评级,加强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等,从源头阻断非法集资资金通道。

而监管部门、支付机构等都只是外层防御,最终防御盾牌还是在用户自己手中。环迅支付提醒大家,一定要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真理。在你急迫想要那份高额利益时,请一定要警惕自己的本金是否会流失。

环迅支付特意为您整理了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非法集资行为特点,如遇以下“投资”、“理财”项目,务必警惕:

1. 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2. 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

3. 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4. 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 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 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

7. 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

8. 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9. “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 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标签:环迅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