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主要矛盾,習近平很“6”

從前有一對夫婦,家裡有3個餅。夫婦倆一起分著吃,你一個,我一個,最後還剩下一個,他倆相約,誰先開口說話誰就吃不到這餅,他們堅持了很久都不願開口說話。一天夜裡,一名小偷潛入家中偷走所有財物包括那個餅,而夫妻倆瞪著眼卻沒說話,最後妻子急了,高聲叫喊有賊,並罵丈夫“你怎麼這樣傻啊!為了一個餅,眼看著鬧賊也不叫喊。”丈夫高興地跳了起來,拍著手笑道:“哈哈,蠢貨!你先講話,這餅屬於我了!”可事實是他倆不僅吃不到餅還丟了更貴重的財物,原因就在於夫婦倆沒能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因此,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應該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抓住主要矛盾這個方法上,習近平總書記可給我們做了極好的示範呢。今天,咱們依舊以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為例,看看對於科學技術領域的主要矛盾,習近平都說了什麼吧!

科技的主動權在關鍵核心技術。習近平指出:“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強‘四個自信’,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那我們的命門就暴露無疑,就會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回想建國初期,在面對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大國的核訛詐下,周恩來、陳毅等主持制定了《1956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願景規劃綱要》,因為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科學技術的關鍵核心技術,才能實現國家安全,才能體現國家和民族地位。以互聯網為例,兩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時強調:“我們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是的,如今“互聯網+”如火如荼,互聯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網絡空間主旋律高昂,同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信心足一點、本領強一點、創新多一點、勇氣加一點,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就掌握了科技的主動權,就可以底氣十足地應對一切可能的或意外的困難。

科技的主導者在代代青年。習近平指出:“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新就有希望。‘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希望廣大院士關心和愛護青年人才,把發現、培養青年人才作為一項重要責任,為青年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優秀青年人才,為青年人才成才鋪路搭橋,讓他們成為有思想、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亞里士多德曾說:“國家的命運,有賴於對青年的教育。”教育青年什麼?是知識、是胸懷、是思維、是一切新的事物。國家的老一輩人遲早離去,未來是屬於年輕的一代,沒有青年就等於國家命運之終結,更別提科技與創新。青年是啥樣?答曰,“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他們敢闖敢拼敢試錯,只是需要一展身手的“舞臺”,即使失敗又如何,成功就往往在最後即將放棄時來臨。習近平是最愛才惜才的,他希望中科院院士們都能是很好的伯樂,識出每匹千里馬,也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能與他一樣,對青年們給出更大的信心,讓他們去做、去試、去變,鍛鍊使人成長成才,代代青年才是中國偉大復興夢的最大主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