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語義服務的三角獸,能成為AI領域的獨角獸嗎?

劉洋溢L

目前來看還比較難,如果以10億美元的複製來定義獨角獸的話。三角獸的創業陣容其實很紮實,經常面對媒體的是COO馬宇馳,出身奧美、安利,負責過品牌和市場工作;另外,三角獸的另外兩位合夥人CEO王卓然和CTO亓超,則是自然語言領域小有名氣的科學家。

這也是三角獸敢於做強通用性的語義理解的底氣。

但是,強通用性語義理解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多少場景下它是靠譜的,甚至能商業化?目前來看,這些場景還比較有限。

三角獸比較知名的應用是錘子手機的“大爆炸”功能,甚至可能說是這個功能讓它一夜成名,長按文字,語義系統自動將其分裂成可分別點選的詞組,這個看上去很小的功能其實很有用。但是,這個場景很難直接創造商業價值。

就在本月(2018年5月),三角獸拿到了1.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它也講述了自己下一步的發展戰略,其中,在手機上的智慧識屏(類似大爆炸)和語音助手是重點之一;第二塊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產品;第三塊是智能客服。

如果簡單來看,前兩塊代表了三角獸搶佔終端,成為流量入口的願景,而智能客服則是給三角獸直接帶來收入的“經濟基礎”。但是2017年,三角獸的營收僅為1000萬元。

這就是很多人工智能企業共同面臨的尷尬,場景難以落地。而在三角獸成為流量入口的路上,它還面臨著其他的創業公司,以及BAT等大公司的競爭。搶佔終端是一個好的策略,但是它能不能成為獨角獸還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