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順治皇帝死前留下遺囑,八歲的皇三子玄燁入繼皇統,改元康熙。為了避免攝政王專權的悲劇重演,順治有意撇開皇室親王,安排了四位忠於皇室的滿洲老臣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輔政。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當時安徽有位叫周南的秀才千里迢迢趕到北京,請求皇太后垂簾聽政,孝莊太皇太后嚴詞拒絕了,因為清建國之初曾總結歷史上外戚干政導致亡國的教訓,若開此例,則必將貽息後代。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因此孝莊堅持了大臣輔政的體制,把朝政託付給四大臣,自己則傾力調教小孫子,培養他治國安邦的才能,以便他親政後能擔當起統御龐大帝國的重任。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沒想到順治選錯了人。口是心非的鰲拜很快暴露出專橫暴戾的本性,欺皇帝年幼無知,把攬朝政,儼然是攝政王再出。鰲拜出身戎伍,對於順治朝吸收漢文化變更禮制的做法很不適應,一朝權在手,便循祖制、復舊章,並公然打破禁令,擴大圈地,使大批農民流離失所。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鰲拜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滿,但大部分人懾於鰲拜淫威,不敢作聲。康熙六年(1667年),玄燁十四歲,按例親政。但鰲拜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蘇克薩哈因為受鰲拜壓制,乘皇帝親政之機,上奏辭職。請求去守先帝陵寢,實際上是向皇帝抗議鰲拜的專橫。鰲拜清楚用意,他和同黨一起,捏造蘇哈薩克二十四條大罪,將蘇拘捕入獄。蘇克薩哈從監獄裡送出申訴,康熙皇帝獲悉,堅決不同意,鰲拜竟態度蠻橫、堅持己見,最後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九族株連,家產沒官。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鰲拜的存在已成為皇帝權威的一個威脅,但鰲拜羽翼已成,處置稍有不當,可能就會激成鉅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此時的孝莊對這些問題已有了相當經驗。她悄悄關照性急的孫子,要他隱忍一切,同時不露痕跡地佈置起來。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也不知從哪一天開始,皇宮裡出現了一批少年,專門練布庫(滿語:摔跤),說是皇帝喜歡這種布庫戲。就在大家對宮廷布庫戲習以為常的時候;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的一天,鰲拜進宮晉見,在路兩旁耍著玩的小孩突然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他擒住了,等到鰲拜緩過神來,已無濟於事,威脅皇權的鰲拜集團被連根拔除。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順治皇帝臨終時,原屬意於次子福全,孝莊太后看中了玄燁,通過皇帝信賴的傳教士湯若望說服,才改立玄燁,所以說玄燁是孝莊太后一手扶立的。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玄燁八歲即位,十歲時生母佟佳氏亡故,照看他的是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二人感情十分融洽。孝莊太后不但關心他的起居,而且對他的言語舉動,都立下規矩,嚴格要求,稍有逾越,則嚴厲批評,不稍寬縱。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鱉拜集團剷除後,孝莊太后放手讓玄燁理政,讓他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又一再提醒他要謹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備等。對於祖母的教誨玄燁非常尊重,重大事情無一不先徵求意見,然後施行。在他們的攜手努力下,清王朝形成第一個黃金時代。而這其中,也包含了孝莊太后的一份功勞和心血。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孝莊生活儉樸,不事奢華,平定三藩時,把宮廷節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歲,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支持孫子的事業。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孝莊的表率行為,使康熙皇帝敬意有加。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幾乎每天派人馳書問候起居,報告自己行蹤,並且把自己在河裡捕抓的鰱魚、鯽魚脂封,派人送給老祖母嚐鮮。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臺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轎,親自為祖母扶輦保護。孝莊太后與皇帝這種親密和諧的關係,反映了她的為人,與二百年後同樣經歷三朝、對中國政治產生重大影響的慈禧太后,截然不同。


智擒鰲拜、共治天下,孝莊太皇太后與康熙祖孫情深的歷史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