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射死契丹大將的弩是一種什麼樣的兵器?

qzuser246025430

“射死契丹大將”應該是指宋真宗景德年間,宋軍在澶州用強弩射殺遼國大將蕭撻凜,進而促成澶淵之盟一事。


在遼軍大軍逼近的情況下,宋朝射死了遼國名將蕭撻凜,對遼軍的士氣造成極大打擊,確實為宋朝在後來的和談中增加了不少砝碼。


當時立功的武器叫做“弩”,是古代常見的一種射擊性兵器。

弩並非產生於宋代。弩的原形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成熟的弩機則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我們常聽到的“弓弩”就是弓箭和弩,弓箭的樣子幾乎人人都懂,弩則可以理解為“半自動”的弓。

弩由弩弓、弓弦、弩臂和弩機四部分組成。弩弓和弓弦類似於弓箭的弓和絃,弩臂則可以看成是手臂的替代品,為木製或銅製,固定在弓上,和弓垂直。弩機是弩的最核心部位,類似於手槍的扳機,同時還配有瞄準裝置。有了弩以後,射手就不用臨時搭箭射擊,可以先把箭裝置在弩上,更利於瞄準發射,哪怕是個新兵也很容易上手,在實戰中被廣泛應用。

弓箭使用時單人手拉張弦的,而弩是事先張弦的,根據張弦方式,弩可以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可見,較之弓箭,弩在製作樣式上更靈活,可以增大尺寸,設置更強的張力,手拉不行,可以用腳,乃至多人合力張弦,大大延展了攻擊範圍和攻擊威力。有的宋軍為了縮短張弩的間歇時間,還把弓弩手分為“張弩人”、“進弩人”和“發弩人”,通過分工合作來實現弩箭的密集發射。

射死蕭撻凜的弩則是弩中加強版,被稱為“床弩”。床弩可以看做一種超大的弩,它有個固定的弩床,張弦時依靠數人絞動輪軸才能完成,放在這種弩上的箭當然也是特大口徑,其彈射力更遠遠超過單人使用的各類弩。大型的床弩甚至可以射出“踏撅箭”, 也就是成排射到對方城牆上,供攻城士兵當階梯使用。蕭撻凜被這樣的傢伙射中,當然小命不保。

宋朝的軍事戰略以防禦為主,弩是用來對付北方騎兵的重要武器,統治者一直很重視弩的製造和使用。宋代負責製造兵器的機構是軍器監,下屬“弓弩院”集中能工巧匠大量製造各色弓弩,前期人數達一千餘人,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越了前朝。


當然,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弩畢竟是防守性武器,尤其是多人拉動的床弩之類,機動性太差,裝置使用都很不容易。


野狐狸

冷兵器時代的“大炮”,弩箭的登峰造極之作——床子弩。

弩箭本來就是威力巨大的遠程兵器,在火器時代來臨之前,絕對是戰場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床子弩實在普通弩箭的基礎上巨大化,製造出怪物一般的“巨型弩箭”。顧名思義,床子弩已經不能單兵操作,它就像一張床一樣大。通過幾張弓產生的合力,將巨大的弩箭射出,最遠射程可以達到1500米。

床子弩在守城作戰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最有名的一次,莫過於宋遼之間的澶淵之戰。當時遼國大軍在蕭太后的親自率領下,打到了澶州。

遼軍大將蕭達凜指揮軍隊攻城,自己在遠處觀察形勢,發佈命令。在蕭達凜的常識中,自己所處的位置遠離前線,是非常安全的。

在城樓的防守的宋軍很快發現,遠處有一位遼軍大將,似乎正在不斷地發佈命令,安排遼軍攻城。於是,宋軍推出了床子弩,在城樓上一字排開。

然後裝上一米多長的弩箭,十多人合作轉動輪軸,拉開弓箭。在蕭達凜毫無防備的時候,城樓上的床子弩一陣齊射,直接將蕭達凜射落馬下,當場死亡。

這位遼國大將一死,遼軍震驚了,蕭太后幾天不上朝,最後遼宋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換來了遼宋之間的百年和平。


七追風

宋遼澶州大戰,遼軍元帥蕭撻凜在城下遭到宋軍床子弩伏擊,一箭中額(有說法是直接被釘在了牆上),當晚便傷重身亡。

這種伏擊遼軍大將的重型弩,就是中國古代被成為連弩或床弩的一種武器。

大型重弩,古而有之,至晚到戰國後期,就應當已經出現了。《墨子·備高臨》中提到的“連弩之車”,《六韜·虎韜·軍用》中提到的“絞車連弩”,還有《史記·秦始皇本紀》裡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用來射殺海中巨魚的所謂“連弩”,應當都是發射繫有繩索、可以回收的巨型箭矢,力道極為強勁的大型重弩。這些弩往往需要多人或多頭牲畜,一起拉動絞車,才能張弓引弦,以起到“在攻堅與城防戰中,破壞城防結構、攻城器具、大型設施”等作用。


後漢書》中記載,陳球守零陵時,“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從描述來看,陳球使用的也是大型重弩。

南北朝時期,還曾經制造過威力巨大的大型弩。如《宋書·武帝紀》裡記載,劉裕(公元363年~公元422年)平定盧循(?~公元411年)起義時,有使用過“所至莫不摧陷”的“萬鈞神弩”。所謂“萬鈞神弩”(又稱“萬鈞弩”、“神弩”)在《晉書》、《南齊書》中多有提及,但恐怕不會真的有1萬鈞(約6萬6千公斤)那麼大的弓力。這種弩大約在東漢便已出現。待到西晉時,得到推廣,有了“神弩”的稱呼,並被列入皇室儀仗。通過在江蘇南京秦淮河中出土的一件南朝銅弩機碩大的郭(長39釐米、寬9.2釐米、高30釐米)來推斷,這種大型弩的弩臂應有180到226釐米左右,弩弓則應有430到540釐米左右。如此巨大的弩,靠個人力量是不可能張弦發射的,而只能是利用絞車等機械來張弦發射的。又如《北史·源賀傳》裡記載,北魏文成帝時,源賀都督三道諸軍屯漠南,使用的大型強弩、需要六頭牛來拉絞車張弦。這也是史籍第一次把“弩”和“床”聯繫起來,清楚地說明這弩是安裝在床(即發射架)上使用的。

現存最早的床弩部件為南北朝時期製造。1960年,南京秦淮河出土了一件大型弩機,郭長39cm,寬9.2cm,高30cm。根據戰國到三國時期的實物來看,單兵弩的弩機郭長一般小於20cm,因此這麼大的弩機應為床弩無疑。

唐代的弩,主要有八種形制:單弓弩、臂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遠弩。其中,比較弱的單弓弩、主要由步兵裝備的臂張弩、主要由騎兵裝備的角弓弩,屬於單兵裝備的輕型弩,其餘五種皆為大中型弩。譬如大木單弩,需用絞車張弦。箭的尾羽以鐵製成,發射時“聲如雷吼”。又如伏遠弩,射程三百步(約466.5米),威力巨大。此外,還有一次可同時發射7支箭,專用於攻城拔壘、無堅不摧的“絞車弩”(又稱“車弩”)。

宋代的大型重弩在唐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宋人一般通稱“床子弩”(又稱“床弩”),量產的常見形制,各種規格都有:輕量級的,如自神臂弓衍生而來的“神臂床子連城弩”,單人即可操作,同時可發射數支箭。中量級的,如雙弓床弩、大合蟬弩、小合蟬弩、㪷子弩,都是一正一反裝兩張弩弓,利用多弓合力發射箭矢,並且需要4~7人轉動絞車張弦才能進行操作的。重量級的,如手射弩、次三弓弩、三弓弩(又稱“八牛弩”),都是兩正一反裝三張弩弓,力道更是“前無古人”,並且需要少則20、30人,多則70人轉動絞車張弦才能進行操作的。這個等級的床子弩,所發射的箭矢也與眾不同。

武經總要也記載了多種床弩,分別為三弓斗子弩(射斗子箭)、雙弓床弩(射鐵羽大鑿頭箭)、大合蟬弩(射鐵羽大鑿頭箭)、小合蟬弩(射大鑿頭箭)、斗子弩(射小鑿頭箭)、手射弩(射踏蹶箭)、三弓弩(射一槍三劍箭)、次三弓弩(射踏蹶箭)。

宋太祖時,專司兵器製造的作坊使魏丕(公元919年~公元999年),在晉王(即後來的宋太宗)心腹陳從信(公元912年~公元984年)的幫助下,設計製作的巨型床子弩——“千步弩”,在一次試射時、落地距離曾遠及三宋裡(約1800米),可算是冷兵器時代弓弩武器射程的最遠記錄之一了。後來,製造這些床子弩的工匠,以及擅長使用這些床子弩的“床子弩手”,有許多在宋蒙戰爭中被俘後為蒙古帝國所用。當蒙古第三次西征時,旭烈兀(公元1217年~公元1265年)數次用發射火箭的八牛弩攻破了穆斯林城市,以致阿拉伯人直接將各種源自中國的“床子弩”統稱為“牛弩”。


冷兵器研究所

澶淵之戰前,宋軍情報網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對於遼軍的動向和計劃非常清楚,在景德元年七月,也即戰爭爆發前數月,把河東的“廣銳軍”一萬五千餘騎兵,調動到了河北。

宋軍士兵飯後之餘,閒來無事,守著一張床弩,恰好看到蕭達凜親自前來偵查督戰,於是威虎軍頭張瑛瞄準其頭部一箭射去,蕭達凜頓時一命嗚呼。

宋軍射殺遼軍契丹大將蕭達凜的是一種叫床弩的兵器,屬於古代一種威力較大的弩,床弩的發明不晚於東漢。

將一張或幾張弓安裝在床架上,以絞動其後部的輪軸,張弓裝箭,待機發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絞軸,用幾張弓的合力發箭,其彈射力遠遠超過單人使用的弩弓。

所用箭以木為杆,鐵片為翎,號稱“一槍三劍箭”,這種箭實際上是一支帶翎的矛,破壞力很強,床弩又可射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釘在夯土城牆上,攻城者可藉以攀緣登城。

床弩,其射程可達三百大步,約合現在的570米,是中國古代弩類武器中射得最遠的,在宋朝得到較大的發展。

在澶淵之戰中,床弩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射殺了契丹大將蕭達凜,但床弩構造笨重,機動性較差,隨著火器的發展,床弩逐漸被廢置不用。

本文本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26日於杭州,請關注本文作者,每天都有軍史類文章推送。


國平軍史

射死契丹大將的弩箭有很多,但是最著名、功績最大、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支,就是在澶淵之盟前,澶州城下射死蕭撻攬的那一支。這一支箭,是由三弓床弩射出來的。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世稱“一槍三劍箭”。在無法與北方騎兵硬碰硬的宋代,這些弩箭就是最強大的戰略武器。



之所以叫三弓床弩,是因為為了發揮更大的射擊效果,設計者把三張大弓合併起來,需三十人才可拉開。需百餘人絞軸張弦,箭矢狀如標槍,三片鐵翎就像三把劍一樣。床弩也可發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釘在城牆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緣而上。《宋史·魏丕傳》記:“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這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紀錄之一。



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戰,宋軍在城頭安設床子弩。遼軍攻城。守弩兵士驚,匆忙中擊牙發弩,箭矢雷動而出,不意正中遼軍陣內的主將蕭撻攬,登時斃命,遼人因主將殞命,無心戀戰,遂與北宋議和。

中國歷史上射出來的箭不知有多少,但是從沒哪根箭,像這支箭這麼偉大,這麼功德無量。


青言論史

蕭達凜,又譯作撻覽,遼國名將,1004年在宋遼澶州之戰中被宋軍射殺。據《宋史》記載:

相持十餘日,其統軍撻覽出督戰。時威虎軍頭張瑰守床子弩,弩撼機發,矢中撻覽額,撻覽死,乃密奉書請盟。

從記載看很明顯,撻覽是被床子弩所射殺。

床弩,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巨大號的弩,不由人持發射,而是固定在木架上,由一人或多人,通過絞盤或者其他機械方式上弦並擊發的一種武器。

床弩在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如果看文獻,最早的記載始自春秋,《墨子》中有“連弩之車”的記載,所考證“連弩之車”指的就是床弩。從實物來看,最早的大概是有戰國的出土床弩,可自行查索。

床弩在宋朝時發展到頂峰,《武經總要》裡面記載了各種各樣的床弩:

雙弓床弩前後各施一弓,以繩軸絞張之,下施床承弩,其名有大小合蟬,有手射合蟬者,謂如兩蟬之狀。大小張時用十許人次者五七八人。一工準,所射高下,一人以槌發其牙。箭用大小鑿頭箭,。惟手射斗子弩最小數人就床張訖,一人手發之,射並及一百二十大步。
三弓床弩,前二弓,後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張時,凡百許人,法皆如雙弓弩,箭用木杆鐵羽,世謂之一槍三劍箭。其次者用五七十人,箭則或鐵或翎為羽。次三弓並利攻城,故人謂其箭為踏橛箭者,以其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登之也。又有系鐵鬥於弦上,鬥中著常箭數十隻,凡一發可中數十人,世謂之斗子箭,亦云寒鴉箭,言矢之紛散如鴉飛也。三弩並射及二百大步,其箭皆可施火藥用之,輕重以弩力為準。

手射弩,三十人張發,射程二百五十步

斗子弩,四人張發,射程一百五十步。

次三弓弩,以三十人張發,射程二百步。

二弓弩,以七十人張發,射一槍三刃箭,射程三百步。

三弓斗子弩

小合蟬弩,七人張發,射程一百四十步。

床弩最多用於城池防守,架於城關,射擊城下士兵;也可用於攻城,這一點《武經總要》中也有提到:

次三弓並利攻城,故人謂其箭為踏橛箭者,以其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登之也。


新茶老酒聊點兒歷史

床子弩,其中最厲害的是八牛弩,一種重型武器,需要幾十個才能拉開,依靠幾張弓的合力把箭射出去,射程達到1500米。檀淵之盟前,遼國前鋒大將蕭撻覽巡視戰場時就是此弩射殺,從而促使了宋遼和談。

床子弩的箭比較特殊,有一米多長,箭頭是圓形鐵球,主要靠箭頭從高空下墜力衝擊殺敵,而精度比較低,主要打擊敵方密集型隊伍。床子弩使用不便,一次需要五六個人重新填裝,因此更多的時候作為守城利器,也可用於攻城,很少用於野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