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报告:网评低俗词语使用成普遍现象

教育部发布报告:网评低俗词语使用成普遍现象

5月29日,教育部发布《201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2017年网络评论中低俗词语使用状况,《报告》指出,按词统计,2017年各类网站评论区低俗词语使用率达到0.8%,几乎每100个词中就有一个低俗词,网评低俗词语使用已成普遍现象。

此次的网评低俗词语使用调查由国家语言资源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完成,调查团队采用大数据及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对2017年1月-10月之间,国内影响力较大的30个网站评论板块中的低俗词语使用频次进行统计。

周洪波介绍,在网评中低俗词语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不同网站使用程度不同,低俗词语的使用分布不均衡。在统计的30个网站中,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低俗使用量最少。

根据《报告》,使用低俗词语最多的是娱乐类网站。在调查的30个网络评论板块中,网易娱乐评论区的低俗词语使用次数最高,每10万字中低俗词语数为338,使用最多的低俗词语是“傻逼”,在抽查的500万字中出现1.1万次,其次是“尼玛”和“装逼”,各有1000多次。

调查显示,51个低俗词语中,2017年网评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傻逼”,达26294次;使用超过1万次的有“尼玛”和“装逼”,超过5000次的有“卧槽”和“他妈的”。

“网民的语言各有风格,我们应该包容这种语言的多样性,但另一方面,网站评论区属于公共平台,网民应该有自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更为健康晴朗的网络环境。”周洪波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