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炮能讓戰列艦起死回生嗎?

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

說實在的,根本不可能。

航母為啥能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艦?是因為航母的艦載機飛的遠啊,航母的艦載機可以輕鬆地達到1000km的對艦打擊距離,戰列艦的炮能打到這麼遠嗎?現在中美實驗階段的電磁炮連打200km都打不到。難不成還要一路頂著敵方艦載航空兵的火力接近到火炮射程內?我估計接近之前就被摁死了。

另外,航母是機動作戰的,假設電磁炮能打1000km,但是你也無法命中1000km外的機動目標。要想打到這個距離還能命中目標只能靠中繼制導。然而電子設備幾乎無法承受炮彈發射時的過載。炮彈的射程和炮彈發射初速成正比,炮彈發射初速和過載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射程夠遠,那麼炮彈也無法搭載電子設備,更不可能中繼制導,這想要打中幾百千米外的航母也是不可能的。

目前中美電磁炮的發展概況大概是這樣的:電磁炮確實有著性價比高的優勢,可以很好的填補化學能火炮和艦載機最大打擊範圍之間的這個空檔。但是跟航母艦載機比打擊能力又差得遠。使用成本方面的優勢一時半會也體現不出來,畢竟現在電磁炮技術不成熟,一算上研發成本很可能比艦載機用起來花錢更多。

總的來說電磁炮也確實有其技術優勢,但是並不是航母艦載機這樣具有革命意義的作品。依靠電磁炮為主要打擊手段的炮艦要想取代航母至少在技術上還是缺乏可行性,如果不能替代航母也就更遑論起死回生了。

航母當初取代戰列艦可不只是因為人家飛機厲害,而是靠飛機能把戰列艦摁著打。電磁炮這玩意只是未來先進海軍的小甜點,更恰當的可能應該是拿電磁炮替代戰斧導彈。


貞觀防務

一種武器的存在前提是其作戰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其次是其成本,這個成本既包括使用自身的成本,也包括人力成本以及一旦發生故障人們的接受程度。

戰列艦消失的原因在於其不能夠完成其應當可以完成的任務——二戰時航母已經能夠更低成本的使用艦載機完成對海攻擊任務並且能夠承擔起對地攻擊任務——別看戰列艦開炮很猛但是其實這玩意並不適合對地攻擊。

當你可以選擇損失二三十架飛機擊沉對方一艘戰列艦,但是一架飛機的成本只有一艘戰列艦的1%的時候,又有誰會選擇使用戰艦呢?一旦戰沉還會死上千人,光撫卹金都比使用飛機高得多。

回到現在這個問題上,使用電磁炮的結果是戰列艦的射程提升,打擊範圍提高,但是是否能夠達到航母的作戰半徑,如果我們說可以達到航母的作戰半徑,那麼是否具有航母的作戰靈活性?是否成本更更低廉?或者說戰列艦可以單艦出行不需要艦隊護航以降低作戰成本?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只是增強了戰列艦的作戰能力,那就類似我有槍了你把木棍發展成刀了問我用不用?當然有槍的人也需要用刀完成其他任務,但是如果刀的作用可以用更為廉價的方式達成,則刀就失去了其價值。比如戰列艦對地支援的能力可以由武庫艦或者DDG1000完成(雖然目前DDG1000看起來炮一枚炮彈頂半枚導彈的價格比較坑吧),則又為何要造體積龐大價格昂貴的戰列艦?何況海灣戰爭中四艘戰列艦也是導彈為主炮擊為輔。

關於電磁炮,只能說從現階段來看電磁炮實用性還欠佳,雖然可能說發射一次成本低 於導彈,但是考慮到研製成本,如果這部分成本沒能壓低到足夠合理水平,這依然是個坑。其實如果電磁炮能夠解決充電問題,能夠一次發射多枚炮彈,那麼利用其高初速說不定可以在近防炮領域有所突破,不過目前來看電磁炮還沒能解決高速充放電難題。

川普表示要復興戰列艦,然後有愛好者按照朱姆沃爾特為模板畫了一張圖,真心表示只要不是太另類的戰列艦,終究都比航母好看,但是所謂“好看代表戰鬥力”僅限於同類型武器裝備,如果武器裝備本非同一類型的,則不能直接套用局座“顏值戰鬥力成正比”的理論。


現代艦船雜誌社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戰列艦徹底退出舞臺其實並不是戰列艦自己的事情,而是一系列的原因加巧合,這麼說吧,如果沒有雪風護航,也許戰列艦到現在都還有,雪風的護航讓所有人都對戰列艦徹底失望了,大和號的沉沒是致命的。如果用電磁炮,其實不為別的,主要就是射程,只要射程跟航母差不多,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防空,航母也得幾艘宙斯盾,幾十架飛機來進行防空,不然一樣是大和號的命運。電磁炮最大的特點就是隻要電力充足,射速足夠快,彈丸速度快的嚇死人,如果作為防空武器是用,採用小口徑快速發射,攔截現在的飛機,導彈,甚至炮彈都沒問題,那真的是彈幕,因為速度快,反而不需要發射太多的彈丸,高速發射幾十發就可以了。至於超遠程打擊這個問題,不應該是用炮彈,而是直接發射炮射導彈,到達目標上空就啟動導彈進行攻擊,這都需要數據鏈的配合使用,所以戰列艦重出江湖是完全有可能的,作為自帶超級裝甲的超遠程無視空中威脅的武庫艦,完全可以在只需要幾艘護航船的基礎上就進行遠洋大海戰,時間問題而已。


錢布施

並非不可能

但最終還會不會叫戰列艦倒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以後叫炮艦吧。

戰列艦叫了那麼多年主要是因為中國在叫,以戰列線為攻擊方式的炮艦——戰列艦。

那為何會排成戰列線呢?——相對於炮火的覆蓋範圍來講排列成戰列線炮擊更有效率。

目前電磁炮的初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的速度,甚至射程也可以達到了200公里以上,這在之前的戰列艦上是難以想象的(之前大約40公里就是極限了)。

從電磁炮和輔助武器來說,裝備電磁炮的炮艦是否有很高的效率現在軍事專家的圈子裡有兩個極端的體現:

1.電磁炮就是對傳統火炮效能的一次大幅度提升,但不可能復興戰列艦

2.電磁炮就是戰艦火力的一個提升,會導致新型的炮艦出現。

很顯然W軍是相對傾向於後一種答案的。

理由如下:

現在戰鬥機的發展已經逐漸的在走弱勢。無論是防空炮火還是對空導彈對戰鬥機的殺傷概率都大幅度的提高。在這種條件下,戰鬥機——無論是F-22或者F-35再或者是殲-20都將成為明日黃花。而對於戰艦來說大噸位所造就的高防護能力則又一次抵償了大型戰艦之前所表現出的弱點——風水輪流轉。


例如我們的055大驅,以美國海軍來說,很難以幾架飛機的代價將055擊沉。對055需要使用十幾枚導彈的飽和攻擊才可以做到。為什麼055現在這麼結實呢?主要得益於其更先進的近防系統(炮、導彈)。比055大的軍艦的防護力還可以成倍的提高,面對幾十枚導彈的攻擊也可以較為從容的應付。

況且——電磁炮的小型化現在也在進程中,以小型化的高速電磁炮替代近防炮進行艦隊防禦是可行的方案。

配合大型電磁炮加導彈的組合從經濟上看比單純的導彈驅逐艦也更加實惠一點,畢竟電磁炮的發射成本很低,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計。

技術的發展有的時候會難以想象,但歷史往往往復循環。別太著急下結論的好。

至於這艘傳聞中的BBN-65以及其姐妹艦

其實就只是藝術家的一個想想,別太當真。


軍武數據庫

電磁炮能讓戰列艦起死回生嗎?首先,戰列艦為什麼會被淘汰。戰列艦依靠艦炮攻擊,但是在飛機的魚雷炸彈面前,顯然戰列艦的炮彈不如飛機上的魚雷炸彈更加有效。從使用成本上看,戰列艦造價昂貴,而戰機對於戰列艦而言,價格只有九牛一毛。面對飛機的攻擊戰列艦往往束手無策,所以戰列艦很快就在飛機的圍追堵截下走向末路。

電磁炮上戰列艦有用嗎?電磁炮最大好處就是射速快、威力大、射程遠、使用成本低,但是技術上研製難度較高、技術複雜,不利於大量裝備。

那麼電磁炮上戰列艦對戰列艦有幫助嗎?事實上無論何種戰艦使用何種武器,都要根據戰艦自身的需求,那麼電磁炮上艦主要目的就是執行各種攻擊防禦任務,但是完全沒有必要使用造價昂貴的戰列艦。戰列艦的製造上裝甲如此厚重主要是為了防禦敵方戰列艦的重炮,那麼如今電磁炮上艦已經不會再遇到戰列艦的重炮了,攻擊主要來自天上的導彈和水中的魚雷,此時戰艦的成本成為制約戰艦製造的主要因素。這時戰艦成本低、適用性好、性價比高成為最主要的技術標準,而戰列艦顯然在這幾個方面都無法達標。

可見最終決定戰列艦是否能起死回生的關鍵並不是電磁炮,而是客觀需要和建造使用成本。目前看,戰列艦是不可能再回歸到主流水面艦艇的行列中了,以目前一艘驅逐艦動輒幾十億美金的造價,未來絕無可能將戰列艦裝上電磁炮,這種造價和使用成本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接受的。


霹靂火軍事

很多人認為戰列艦不可能在當代復活,也給出了很多看上去很有力度的證明,比如電磁炮在超視距打擊的精度和威力問題,戰艦所能提供的電功率是否足以承擔電磁炮高速射擊的能耗問題,還列舉了很多二戰的戰例。不過很明顯的,這所有的舉例和證明都是站在過去戰列艦被淘汰時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我們要復活戰列艦不可能是要重走老路,按照原來戰列艦的老定位,老眼光,僅僅靠著電磁炮的加入來拯救一個被淘汰的武器平臺。

我覺得新一代的戰列艦不應該定位於海戰,而應該著重強調對陸地作戰的戰略支援。電磁炮的技術只要一直髮展下去,如果沒有更好更強力的技術出現,電磁炮最終應該可以發展成類似戰略彈道的東西,當然整套裝置的體積肯定也會相應的增大。我們都知道現代戰爭敵我對戰略武器是相當重視的,除非是一邊倒的戰爭,都會想方設法的先消滅對方的固定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毀掉對方的機場等等。一個固定不能動的電磁炮肯定是一個很容易被消滅的目標。這時候戰列艦的優勢就出來了,戰列艦作為一個大型的海上武器平臺,可以提供電磁炮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而同樣的以艦隊的方式出動。保護的不再是一個移動的機場,而是一臺移動的大型電磁炮。

很多人看了美軍的宣傳片以後總是下意識的認電磁炮必須是以超高的速度直線發射,以動能為殺傷的主要手段。這其實相當錯誤,電磁炮其實也是可以作為投遞戰鬥部的平臺使用的。如此以來能耗也就沒有想象的那麼嚇人,而且電磁炮也絕不是隻有在視距內才能對對方發射的武器。

關於電磁炮的炮彈的精度,末端制導技術炮其實已經算是比較成熟了。電磁炮彈相對對傳統的導彈可以拋去大部分的其他輔助裝置,基本只保留戰鬥部,體積小很多,速度也更快,雷達基本上不易發現,也基本無法攔截。


Mr張62625914

答案是絕對不可能,因為戰列艦的成本實在是太高,甚至超過了整個航母戰鬥群,而其戰鬥力和政治威懾力卻遠弱於航母戰鬥群。從效費比角度講製造電磁炮戰列艦根本不划算。此外,戰列艦這個平臺本身實在是太小,根本無法做到攻防兼備,也無法做到強戰場態勢感知。因此,電磁炮並不會讓戰列艦起死回生。不過,最適合安裝電磁炮的,其實是海上戰略平臺,或者說,浮島要塞。

(海上戰略平臺上的電磁炮)

海上戰略平臺是一種重量達到數千萬噸的重型海上作戰單位,它以核聚變反應堆為動力,能夠以最高數十節的航速在海上航行。它面積廣大,能夠在上面部署大量的遠射程電磁炮、反導導彈和激光炮,甚至還能夠部署一個戰鬥機師為其提供空中掩護。在戰場感知和電子作戰方面,由於其平臺的體積優勢,他能夠攜帶大量無人機和無人潛航器為其提供周邊環境的無縫監控,也能夠確保戰場的制電磁權。此外,海上戰略平臺還能夠為艦隊提供泊位和防空掩護,這意味著,海上戰略平臺可以隨時攜帶一支大艦隊出擊。可以說,這樣的戰略平臺,除非戰略核武器的直接命中,否則都無法形成有效打擊。

最後,海上戰略平臺還具備軍民兩用性和多任務性。首先海上戰略平臺可以憑藉其機動能力和廣闊的場地,完全能夠機動到赤道區域,發射運載火箭,也能夠作為大型工程平臺,興建海上城市。而在作戰中,海上戰略平臺不僅能夠毀滅敵軍的艦隊,爭奪制海權,還能夠搭載海軍陸戰隊和兩棲部隊,執行登陸作戰,還能夠利用電磁炮對灘頭實施直接火力支援。

因此,綜上所述,電磁炮不會讓古老的戰列艦起死回生,但是會為新一代海上戰略平臺奠定基礎。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訂閱關注)


軍情解析

我覺得可以

1戰列艦有足夠的空間安裝電磁炮的一系列設備

2現代防空設備的進步,對飛行機器有足夠的防護力

3裝甲厚!現代的反艦導彈為了突防(對,就為了搞掉上面那條)追求的是高速高機動,火藥夠破那鬼裝甲就夠了(別提兔國的那個東風,那是作弊!!當你的洲際導彈去!)但對於戰列當然呵呵( •̥́ ˍ •̀ू )

4但最重要的一點,錢,人,物,作戰需要,這真的有必要造出來嗎,收益大於支出嗎(我可以用愛發電,當然可以用愛造船啊,我還可以用愛買B站呢!(* ̄rǒ ̄)摳鼻屎(*´◐∀◐`*)智障)

總結:想法可行,但吊用沒有。和大和一個缺點,單方面的追求大,威力,好看(不不不,我沒說你,艦娘,我老婆是平海,不是大和)忽視了需求和國力狀況(美爹玩玩可以,反正錢少了,可以舉國債,再舉啊,川普,再舉啊)中國我還是不希望玩,還不如隨大流,努力小型化呢。



文學少女奏之雪亞

戰列艦的最主要特點就是火力強大,裝甲厚實,簡單來說,就是漂在海上的大坦克,二戰中前期,反坦克火力還沒那麼強,裝甲洪流一度是決定性力量,後期隨著反坦克能力的增強地位也就沒那麼高了,七八十年代後隨著空軍越來越厲害,坦克也就越來越不行。

陸地霸王如此,那麼仿照這個思想設計的戰列艦,基本上也會按照這個軌跡走下去了。咱們姑且不討論把戰列艦的炮都換成電磁炮有沒有那麼多電,就算有,無非是把當初射程30-40公里的炮換成了射程300-400公里而已,別的地方有本質區別嗎?三代戰鬥力作戰半徑基本上在1500公里以上,類似戰斧一樣的巡航導彈射程400-1000公里,彈道導彈更別提了。單單幾門電磁炮能放的住嗎?更不用說等電磁炮成熟了,這幾項技術只會更進步。


昂科雷64886029

會重現的,畢竟從打擊經濟性來說,一顆戰斧導彈180萬美刀,一個末端制導的空投炸彈四五萬,關鍵是如何解決技術瓶頸

不要被地球表面曲率所矇蔽,核心問題不是曲率,因為電腦會計算出彈道,向多高發,用多少推力發,彈多重,風多大,任何一臺自行榴彈炮的電腦都可以做到

真正關鍵的是彈丸的設計,第一難關是把戰鬥部填到彈丸內,第二是提高彈丸穿甲能力,第三是彈丸在電磁加速過程中不自爆,第四如何在近防炮彈幕中不爆炸,第五如果可以保證第三的話儘量把普通彈丸升級末端制導和變徑

至於能源,我國不是一直進行壓水堆小型化研究嗎?總之下一代戰列艦或者武庫艦是一個系統工程,艦體,動力總成,雷達電控計算機,炮體和彈丸國家都正在做專項研究,大家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