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不帶孫子,年老後變空巢老人進養老院無人照看,你覺得老人可憐嗎?

ANIN不忘初心

我的孩子今年18歲,過幾天即將參加2018年高考,他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夫妻倆就沒有讓老人帶過孩子。我想從為人子女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1、父母撫養子女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他們老了就應該歇歇,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夫妻倆在我愛人修完產假後,就請了一個親戚來帶孩子,每個月給工資,直到孩子幼兒園畢業。我們每個週末會帶孩子給爺爺、外公外婆看看,老人既有含孫弄怡的快樂,又沒有陷入整天帶孩子的辛勞和疲憊中,這個結果今天看來非常好,孩子和老人的感情很親,得到的關心和愛並不少。我們夫妻也很欣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投入的精力,也讓我們最大程度地參與他的成長,對他成長中的問題更有了解,可以給出適當的建議,幫助他一天天進步。

有時候,看見路上頭髮花白的爺爺奶奶輩騎著自行車、電動車送孫子輩上學,會心生同情,辛苦一輩子,居然沒有盡頭。帶孩子的辛苦,沒有養育過孩子的,不會有真正的體會;沒有獨立、認真帶大孩子的,不會有深刻體會。父母的責任是帶大子女,而孫子輩成長的任務,不是他們的義務。如果有條件,或者即使條件比較難也盡力去克服,讓辛勞一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晚年,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讓他們度過一個較為輕鬆快樂的,而不是任務重重的晚年,這就是孝順。

2、父母不帶我們的孩子,絕不是我們不孝順、不盡法律義務的理由。

我看到這個問題下,有的回答有著很奇怪的邏輯:如果你不幫我帶孩子,將來你老了,別想我伺候你。

這是一個於良心,於道義,於人格,於法律都過不去的邏輯。父母有養育子女的義務,但絕無必須養育孫子輩的義務。子女對父母的孝順,是因為他們盡了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道義和法律的要求。把自己帶孩子的義務,交給老人,這本身是轉嫁義務,是逃避責任。用討價還價的方式去威脅父母,良心、人格、道義全失,如果更有甚者將來不贍養、伺候年邁的老人,還會付出法律上的代價,最終親情盡失。

我們在社會中與人相處,有個很好的識人原則:孝順的人,好相處。因為孝順的人,能理解別人的付出,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體諒,這樣的人大多真誠可信。所以有句話:“百善孝為先”。如果你耳聞目睹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最好及早遠離。試想,一個人對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好,他還會對什麼人好呢?

3、如果一個大家庭比較大,老人帶孩子會引發諸多家庭矛盾。

關於帶孫子輩還是外孫輩,帶男孩還是帶女孩,帶哪個孩子的孩子,引發的家庭矛盾還少嗎?如果都帶,老人的體力、精力根本承受不了;如果帶其中一部分,又會導致子女間的互相比較,分出親疏,明著暗著較量。老人在這樣的狀況下,還有幸福的晚年可言嗎?一個大家庭還有其樂融融的氛圍嗎?

而如果一個大家庭形成共識,老人不必帶任何孩子,這種相互比較的矛盾就不會存在。從老人的角度來說,對外孫輩,孫子輩,男孩女孩,在情感和物質上一視同仁,是老人最理智的選擇,也是最聰明的選擇,最和諧的選擇。可以這麼說,有些帶孩子引起的矛盾,也有老人自己處理不善的因素。

4、我們老的時候,不會要求孩子給我們養老、伺候,帶不帶孫子視體力精力而定。

真正良好和諧的關係,一定是各自保留一定空間,有一定距離的關係,所以有“一碗湯的距離”這種說法。我的孩子,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因此我們老了,無論從現實角度還是認識角度,獨生子女都無法去完成伺候幾位老人的任務,這些任務將來必定會交給專業的社會機構,養老將是未來一種理性的、龐大的產業。

對於孩子的孩子,我們會視自己當時的體力精力而決定是否參與孫子輩的撫養,但絕不會當作自己應盡的義務,我們的孩子也絕不能提出必須這樣的要求,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這樣的共識會越來越多。

互相體諒,互相理解,互相給出空間、時間,才是維繫良好關係的原則,這個原則不僅僅適用於家庭,它對所有的社會關係都奏效。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就是因為它有這個原則;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是因為它違反原則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


麻辣一加一

剛剛步入為人父母的階段,一路心酸。剛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孩快要生的時候,婆婆來了,婆婆一直生活在農村,沒有出來過城市,對於城市的一切都非常的格格不入,思想的代溝太大了。小孩出生之後,光帶小孩之間的分歧就已經讓我們的關係已經升級到白熱化了!

後面經過三個月的煎熬,最後還是跟老公商量還是讓婆婆回去吧!老人家回去了之後,反而全身輕鬆,小孩也沒有之前那麼難帶了。我作為媽媽,也有自己的想法,老人家之前是怎麼帶小孩的,還是跟80-90年代一樣的,而且還讓小孩吃奶粉,說把小孩帶農村帶。因為前期小孩吃奶粉吃習慣了,就不怎麼想吃母乳了,一吃母乳就哭,老人家就把小孩從我的手裡接走,從小就抱在手裡不撒手,導致小孩一直要抱在手上,連睡覺也要抱著,老人家回去了之後,經過2-3個月的時間來調整。

現在小孩已經1歲多了,想想都覺的好累!後面跟老公一起總結:

1,小孩還是跟父母比較好。老人一起帶小孩的話,會干預你的一切,從小小孩就不聽父母話

2,小孩主要是跟著父母,偶爾有什麼事情的話,可以給老人家帶帶。或者小孩上學之後寒假 暑假送回去給老人一起相處一下。

關於給老人養老方面,看什麼事情吧!

自從老人過來照顧我生小孩之後,我就決定以後不會好好孝敬公公婆婆。

理由如下:

2,生完小孩之後,宮縮疼,一直在床上叫痛,第二天稍微好轉,婆婆一直說她一個人帶不好小孩,和老公一直在責怪我沒有把我的父母叫過來。他們自己叫外賣,一直到晚上我叫餓,才給我點一杯粥。過程中老公一直在輔助婆婆帶小孩,到給我翻身/換藥的時候,一直搞到很晚,老人家一直在外面怨我們搞太晚。。。。

3,住院回家後,我們家租的樓梯房,我剖腹產自己爬上5樓上氣不接下氣,終於到家了,婆婆開口i就是一句,什麼傷口,還沒有長好?。。。。。

4,月子期間,婆婆和老公一直帶娃,除了換藥 吃飯喊我,根本就顧及不到我。後面老公上班了,老人家就一直叨叨,說她生小孩的時候都是自己帶娃的,自己做飯洗衣服,用熱水就可以了,一直云云。。。。晚上帶娃睡覺帶了一晚上,後面就不帶了,我自己都起不了床,天天晚上帶娃,白天老人家叫我給她打雜,持續一週,感覺自己走路都不穩了!找老公發脾氣,老公後面才說一人一晚上。。。。。。

不說了,感覺都是煎熬,現在終於熬到1歲了。再也不想跟她相處在一個屋簷下

至於將來她老了,讓她兒子孝敬吧!怎麼孝敬都行,我從不干預,但是我是不會的!


花海飛蝶731

這個問題我想站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看法!老人進養老院,兒子忙不看望這本身就不對,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其實,換個角度想,兒子為什麼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我想除了一些所謂的白眼狼之外,其他的不外乎就是兒子與父母之間有隔閡,或許是利益之爭,或許是情感的偏袒等其他原因。

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兒子沒有什麼過錯,但是從道德上講是無徳之輩才做出的事情。或許有人會說,天下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無不是,可再怎麼樣都是父母養育長大,於情於理都應該盡兒子之孝。

說可憐,怎麼說呢?起碼養老院可以解決溫飽問題,比起一些農村或偏遠地區的一些老人,條件已經算不錯了。有很多農村老人,或者孤寡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都不知道靠什麼來保證!

從法律上講,兒媳婦確實沒有義務去贍養公婆,但是從情理上講,一般人都會做到面子上過得去。剛結婚生孩子,確實小夫妻面臨很多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由誰來帶?如果公婆在這個時候能夠體諒一下自己的兒子媳婦,畢竟孩子不是媳婦一個人的,幫帶孩子也不是僅僅幫助媳婦。在最困難,最需要人來幫助的時候,公婆袖手旁觀,那麼在媳婦心裡難免會有很多疙瘩。這就為老人以後的養老埋下了隱患。

我見過很多老人,他們會說:我老了不需要你來養我,當然這話是說給媳婦聽的。從我自身而言,也遇到同樣的問題,說心裡話,我自己的父母我不要求另一半去怎麼照顧,但是他的父母,同樣也不應該道德綁架,因為自己受過的苦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至於真正到了那一天,我連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坐視不管!

在很多公婆的心裡,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孩子好像是媳婦一個人的,到了想收穫的時候了,才想起來孩子是他們家的!

付出都不見得有回報,不付出想要有回報,那麼這本身就是一個諷刺!

題主提出來的,年輕時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在老了住養老院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很可憐?這個問題,用一句話來回答就是,誰覺得可憐,就把同樣的事情甩給他,不要道德綁架任何人,因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多了去了!


愛笑蘇小妹

在農村老人的子女多,的確有些老人嫌棄帶孫子麻煩,在他們年輕時以各種藉口不帶孫子。這樣的老人晚年堪憂啊。

人都是相互的,老人沒有義務幫媳婦帶孩子(自己的孫子),媳婦也沒有義務幫公公婆婆養老。年輕時不幫自己的兒子兒媳帶小孩,那年老了也沒人照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是自作自受。

1.在農村確實有些老人,以各種理由不帶孫子

也許很多人會用道德譴責子女不贍養老人,這種情況在城市的獨生子女中很難能理解這種惟妙的關係。在農村,普遍都有兩三個小孩甚至更多,老人年輕時,以幫大兒子帶小孩,會造成小兒子的誤會認為對大兒子偏心,所以老人乾脆誰的孩子都不帶。其實就是老人懶,不願意帶小孩,帶小孩確實非常辛苦,不想操這個心。在農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幫兒子兒媳帶小孩,兒子兒媳給老人養老。在兒子兒媳最需要幫忙的時候,最需要父母(公公婆婆)幫忙帶小孩減輕些負擔的時候她們卻撒手不管。人都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給你養老,一家人和和睦睦幸福到老。也許有些老人認為沒有義務帶孫子,自己撫養兒子成長兒子有義務養老。兒子是有義務養老但兒媳婦是沒有義務養老的,沒有法律規定的,自己年輕時不幫兒子兒媳帶小孩,那你老了也只能這樣了。

2.農村的女兒是沒有義務給老人養老的

雖然法律規定子女是有義務贍養老人,但在農村“嫁出去的女就是潑出去的水”,女兒一般不會給老人養的,這是風俗習慣和道德準則。也許有人會拿出法律規定來譴責子女的不孝,但有些法律可能不太適用於農村的社會。在農村女兒的孩子都是給公公婆婆帶不會給孃家帶,女兒嫁出去就是婆家的人不是孃家的人,這只是針對於農村子女多獨生子女除外。農村的女兒是沒有義務給老人養老的。


人都是相互的,年輕時你幫忙照顧小孩(自己的孫子),等你老了幫你養老。照顧孫子,就是幫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孩子都不顧,孩子會怎麼樣對你呢?對於那些年輕時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小孩,等自己老了進了養老院,只能說是自作自受。


昕瑞生態

老人帶過的孩子,這個孩子未必會在老人老了以後就會盡心盡責的,關鍵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在老人的兒女身上,他們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多個子女,可以說4-5個孩子的家庭是非常多, 等到他們遲暮之年的時候,子女再組建自己的家庭以後,就到了這個獨生子女政策執行的時期了。那個時候老人帶哪個孩子不帶哪個孩子,也不完全是老人說了算的。大家都說養一個孩子跟養幾個孩子一樣,其實還是不一樣的。我們人是有思維的,是獨立思考的生物,人有攀比心理、虛榮心理,父母對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怎麼樣,肯定一定程度上說會影響人的行為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正因為人是人,而非神,才會有這些所謂的空巢老人問題。

我覺得有的老人不可憐,有的老人很可憐。這話怎麼說呢?

我家有個遠房親戚,居住在帝都,老兩口活到了90多,孩子們基本上都不在身邊,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但是老人在家有自己的事情做,以前能出門的時候兩個人一起出去鍛鍊身體,後來爺爺他耳朵聽不見了,出去不太方便,兩個人就在家相依為命,爺爺會寫字畫畫,奶奶養花看書,生活很是自在。孩子們定期回來看看他們,也給他們一些錢,怕他們不夠花。幾年前我畢業去看望了一下他們,我感覺他們還是比較幸福的,可能孩子們不在身邊有點孤獨,但是兩個人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愛好什麼的,我覺得還是挺好的。

還有一家遠房親戚,孩子很多,子孫後代得有好幾十口人,可是爺爺最後死的時候都沒人管,儘管是在家,但是是在家裡的棚子裡,不是在自己家的暖炕上。病的時候兒女們也沒有人給他請醫生,那麼多兒女,而且孫子輩也在他們身邊長大。

我自己呢,我感覺還是挺好的,雖然我家是有點重男輕女的,但是我覺得我奶奶一直在上學時候管飯,儘管重男輕女,偶爾有矛盾;儘管我一直在學校裡,但是我奶奶爺爺有事的時候都是我在身邊,哥哥們儘管小時候被爺爺奶奶照顧,但也沒有陪伴他們在他們身邊。我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育就是,無論長輩做過什麼,我們都無權評論,父母養大我們就盡了責任,沒有義務為我們做其他的,做了是情分,不做也應該的。所以我對我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都是一樣地親近,現在工作了很忙,但是也是定期看望,定期照顧。

所以老人可憐不可憐,不在於下面的孩子們,在於世代的教育,在於自己兒女有沒有一顆感恩的心。老人的兒女如果總是這樣攀比、不平衡,老人就算是做得再好,也無法做到老有所依的。

現在國家進入了老齡化高速增長的時期,有關空巢老人的矛盾也會日益突出,但是請不要凡事直接見罪於他人,還是多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好一個父母,做好一個子女,如果自己做得有不好的地方,那麼也要多多體諒別人。若想使得幼有所養、老有所依,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發展問題可以解決的,還是一個教育跟國民素養提升的事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樣的人間遺憾不要有了,但是也不要因為父母的過失而見罪於他們,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青春海邊小腳丫

當個人太累了,年輕人啃錢就夠了,讓父母歇歇吧,年紀大了精力不夠,能不能清閒的過點自己的日子!父母自從生了孩子,就沒有自己的空間,帶孩子上班掙錢養家,好不容易孩子大了,還得帶孫子,是不是非要把爹媽啃得乾乾淨淨最後就伺候幾天完事!不要太沒良心!兒子兒媳婦們!今天你不帶孩子,明天你兒子也不養你,養他爺爺奶奶!爹媽的兒子自己帶的,還要帶孫子,父母養了兩撥孩子,你們呢?只養孫子,兒子都讓父母帶,你欠的一次帶孩子怎麼還?向誰還!父母忙碌半輩子,5、60歲了,能不能讓他們乾點自己的事?很多父母只到死一天福沒享,忙碌一輩子,死了兒女哭著說,爹媽你一輩子一天福都沒享。讓父母在該歇歇的年紀歇歇吧。父母累了需要好好歇歇!


光影人文

贍不贍養老人,不能拿老人不看孫子說事,老人到老了媳婦沒有義務贍養,但兒子必須贍養生你養你的父母,這是做兒子的責任。不能說不給看孫輩父母到老了就不去贍養他她們,這樣做太不孝了。

老人把四個兒女拉扯大,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讓她幫帶孫輩,是不是兒女們過於強制父母了。一個孩子有了孫輩父母幫幫忙還是可以的,但四個子女,好幾個孫男娣女,都要幫他她們看大,也過於太累,父母把四子女養大也盡到了責任,現在母親老了,是不是兒女都應盡點孝心,多去關心關心她,不給帶孫輩,絕不是不孝順父母的理由。


風吹不倒的秋草

大實話:在我看來,老人非常可憐,辛苦把兒女養大成人,最終卻只能在養老院養老。

在中國“養兒防老,老有所養”的傳統觀念下,老人如果暮年時只能在養老院養老還是蠻痛苦的。這倒不是因為養老院的環境不如家裡,而是在養老院沒有養老的感覺,只能說是有個地方活著而已,這跟在家裡享受天倫之樂那種養老完全是兩碼事。尤其是這種子孫滿堂的老人,最後卻落個沒人照顧的地步,那內心的悲涼就更不用說了。

女兒同樣應該承擔起贍養義務

因為在問題的描述裡面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老人所在地有一個風俗是:“嫁出去的女兒不用贍養老人”真的是不知道這是哪門子風俗。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這種風俗早就該被拋棄了。而老人的女兒們還真的做到了保持傳統,這臉皮也是真的夠厚了。

說難聽一點,要是放在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並且恰好生了一個女兒,那作為父母來說老了該怎麼辦。所以說,這種做女兒的不出財力也不出人力的做法真的是太不孝順了。

帶孫子不是老人的義務

然後問題裡面還提到一個兒女都不來照顧母親的原因,那就是母親年輕時沒有幫他們帶孩子。所以,就導致這些子女對母親“特殊照顧”。

說實話,這種做法就更讓人氣憤了。作為父母而言,把我們養育成人已經是功德無量,是沒有責任和義務還幫我們帶孩子的。而現在這些做子女的卻以此為藉口來推脫贍養老人的義務,顯然是有違倫理道德的。

善待父母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從理性一點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去贍養老人,這主要是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我們應該知恩圖報,這算是一種等價交換。而從感性的角度來說,父母是賦予我們生命的人,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活著的基礎之上。所以,贍養父母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最後,也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也祝願天下間所有的父母能夠安享晚年,盡享天倫之樂。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其實,對於贍養老人是兒女應盡的義務,這些都明白,可是需要我真情付出,我做不到,我能做的僅僅是因為義務,沒有感情!剛生孩子的時候,公婆重男輕女,月子裡孩子都是我自己照顧的,那時候是剖腹產,也沒什麼經驗,孩子又因為是人工餵養的,經常會被我喂多的導致消化不良,每隔兩三小時起床衝奶粉洗奶瓶換尿不溼,基本上就沒睡過好覺,月子裡吃的也不好,婆婆不怎麼管,經常餓肚子,老公只能買些零食給我墊著,房間裡的衛生也是自己打掃,導致後來肚子疼惡露不盡。再後來孩子漸漸大了,想讓婆婆幫忙帶著,我去上班,婆婆不願意,每天麻將跳舞,還專門報了個拉丁舞班,也一直就沒有工作了,孩子小的時候我真的就跟一大媽一樣,樓下的鄰居看到都吐槽我還不如我婆婆講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婆婆要去給她孃家弟媳婦照顧孩子,她要生二胎,臨走的時候跟我說,是照顧個月子後就回來,後來卻不是,讓她回來帶孩子,我上班,她在家又哭又鬧的,說我們這樣,她沒法跟她孃家做親戚了,她還是繼續照顧她弟媳婦一家四口,她自己都說,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做飯,炒菜,他們家是早上吃飯,然後送大侄女上學,中午準備好午飯,接侄女回來吃飯午睡,午睡前帶她洗澡,下午送侄女上學,回來帶小二寶,晚上繼續忙碌,帶著侄女睡。我公公就在家,美其名是給我們做飯,結果沒做兩天,就在家鬧,說“我坐月子沒給我婆婆開工資,他們沒義務給我帶孩子,誰的孩子誰自己帶,他們老了也不要我們養,至於帶侄女侄子,是因為侄女侄子在他們老的時候會比兒子對他們要好……”

我公公也就在家做個午飯,早上他都睡覺,因為頭一天晚上會熬夜打麻將,晚飯一般我老公下班回來,他給我帶孩子,我自己做。就這樣吵鬧完了後,實在是沒辦法再一起生活了,就分家了,現在我們都在孃家吃住,孩子放在孃家小區的幼兒園,我爸媽幫我搭把手,我跟我老公上班,孃家跟婆家走路十分鐘的腳程,我公婆從來沒來看過我女兒,連電話也沒打過,過年我們會在一起吃個飯,平常不聯繫。前年我生病住院,他們沒露過面,我女兒也是我爸媽帶著,後來出院回家靜養,身體還沒完全恢復,要定期複檢,剛好趕上我妯娌生孩子,我公公竟然打電話要我去服侍坐月子,真是呵呵……他們才52歲,又不是七老八十,沒問過我身體好沒好,就讓我去照顧月子了,我老公讓他自己給我打電話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他們現在照顧我小叔一家,小叔脾氣不好,孩子從月子裡吃喝拉撒睡都是跟著我婆婆,小夫妻倆跟沒孩子一樣的吃喝玩耍,連他們自己睡的床單被褥都是我公公洗,現在真的應了一句話“惡人自有惡人磨”!

我想,等他們老了,我不能阻止我老公去盡孝,但是我做不到自己去摒棄前嫌的盡心服侍,我還沒那麼聖母,過不了心裡的那道坎,我老公也說過,不會怪我!如果我以後做了婆婆,在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盡心盡力的幫一把,自己從那裡過來的,知道其中的酸楚,都是人心換人心!


花開半夏54373716

第二,進養老院並不是無人照看。我覺得子女能把老人送養老院養老的,也是孝順的孩子。現在社會競爭力強,年輕人生活壓力都很大,讓子女每天都陪著老人是不現實的。如其一個人在家空巢,倒不如在養老院跟其他的老人一起養老。其實養老院各方面照顧的挺好的。我一個表姨和一個同事的媽媽都住養老院,反映挺好的。聽說養老院有規定,子女每週都必須要去看父母一次的。


第三,可憐不可憐就看老人的心態。我覺得只要自己生養的孩子沒忘了自己,作為父母就是成功的。媳婦女婿都不是你養育的,人家想著你是人情,不想著你也沒什麼不對。所以我覺得題主描述的這個阿姨並不可憐,真正可憐的是那些有兒女卻沒人管孤獨住在老人房裡勉強度日的老人!當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些老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年輕時沒帶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