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空殼”村從“輸血”到“造血”的美麗嬗變

“不久前,恆鑫公司打進村集體賬戶6萬元,建村這麼多年,終於有了穩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官山村支部書記堯雙喜說,“除了村級集體經濟收穫到‘第一桶金’外,貧困戶也有不少收入”。

崇仁:“空壳”村从“输血”到“造血”的美丽嬗变

苗木基地

有“面子”更要有“底子”

官山村擁有獨特的自然稟賦,有著“小小官山村,大大生態林”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達82.6%,是縣城近郊最具原生態的村落。但長期以來,優勢沒有變強勢,村級集體經濟“空殼化”始終是難以解決,村兩委無錢辦事,基層村級黨組織“有心無力,“破繭”刻不容緩。

適逢2016年縣委、縣政府遴選該村為“生態村鎮建設工程示範點”,投資280萬元提升打造,該村借勢發力,借題發揮,注重做亮特色、做深內涵、做優環境,通過近一年的建設,秀美官山的“秀美”指數節節攀升,不少觀光客來此攝影,呼吸負離子,還引來一群俄羅斯留學生到此專題寫生。“面子”有了,但還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底子”。以前,該村農民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收入結構單一,收入渠道狹窄,怎樣發展集體經濟、發展什麼產業、以什麼來支撐發展,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村幹部。

思路決定出路。帶著這些問題,官山村“兩委”組成發展集體經濟專門小組,逐戶走進群眾家中,並召集老黨員、老幹部、村裡的致富能人徵求意見。幾經商榷,終於打破了“捧著金碗沒飯吃”的思維,村委確定以資源引領項目,打造苗木基地,壯大集體經濟強村富民。縣鄉兩級幾經努力,爭取到省財政扶持資金100萬元,引進了發展前景較好的“江西恆鑫苗木發展有限公司”“聯姻”合作,雙方合作落地生根。

崇仁:“空壳”村从“输血”到“造血”的美丽嬗变

苗木基地

既要“輸血”更要會“造血”

按照先“輸血”再“造血”的思路,以財政出錢、企業實施、村級受益三方共贏的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2016年3月,恆鑫公司租下村前西寧河邊的一片荒地,土地是無邊、陳家、鄒家三村小組所有,租期10年,年租金6萬元。經數月努力,完成了土地流轉,恆鑫公司完成了近200萬的固定資產投資,建成了佔地117畝的苗木基地,栽種了50餘個品種規格8萬餘株苗木,由各村小組組長為成員的苗木基地理事會到現場驗收簽字後,將省財政扶持資金100萬注入恆鑫公司賬戶,公司只享有資金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10年租時到期,100萬資金如數歸還財政,確保財政資金的保值增值。同時,明確收益主要用於村內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村民的生活補助、舉辦村經濟實體等支出。

官山村用活“資源、資產、資金”三要素,轉變土地經營模式,形成“龍頭企業+基地+村集體+貧困戶”要素疊加,同時成立“德源苗木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對無經營能力的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以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參與合作社利潤分紅,實現投入零成本。公司還聘請了貧困戶範縣輝和李輝榮在苗木基地參與管理,支付每人每年1.6萬元工資,實現了流轉土地得租金、扶貧資金入合作社變股金、就地打工掙薪金。

崇仁:“空壳”村从“输血”到“造血”的美丽嬗变

庭院經濟一角

“搖錢樹”下無“窮根”

“以前我們村是抱著‘金飯碗’沉睡不醒,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資源。”村委會主任劉國太對筆者說,“三年前,我們村幾乎沒有集體經濟收入,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這兩年通過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盤活了村裡的閒置資產。”

“家門口種上‘搖錢樹’,環境好了,又要增加一項收入了。”鄒家村小組組長鄒南輝說,“原來村裡空地上盡是垃圾、石塊,現在全種上了果樹,鬱鬱蔥蔥的,過不了多久,村裡一年四季瓜果飄香。”2017年6月,在縣農業局的扶持下,“庭院經濟”在鄒家和陳家村小組發展,在房前屋後的空地圍好柵欄,裡面栽種由農技部門免費提供的各種優質高產果樹苗。

“這裡的油菜花真多,真好看!”今年3月8日,一群女同志在官山村遊玩歡度婦女節。去年年底,官山村建成112畝的油菜基地,來年的春暖花開,壯闊的金黃令人震撼,加上四周各式迷人的綠,遊客彷彿人在畫中。時下,每每週末,不少來自縣城的居民來此遊玩,5公里的距離,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激發了詩與遠方的情懷。鄉村旅遊開發,發展美麗經濟,帶動全域經濟發展日臻成熟,目前,石莊鄉正積極籌備官山A3級旅遊景點的開發,到時村民更有理由堅信,“搖錢樹”下無“窮根”。

近年來,石莊鄉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為引領,著力在適度規模經營、推進綠色發展、完善金融等扶持政策方面下功夫,為官山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的載體。”石莊鄉黨委書記袁勁松說。對此,石莊鄉組織開展了村級集體“三資”情況、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全面摸底排查,指導各村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制定相應的方案,同時以落實領導責任、強化組織引領、凝聚各方力量為舉措,久久為功,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更快更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