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清理“空殼”農民專業合作社

今年的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明確要求: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專項清理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緊迫要求,是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重要措施,是農業農村等部門的職責所在,必須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履職盡責。

4月30日上午,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視頻會,省、市、州、縣(區)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發展改革、財政、水利、稅務、銀保監、金融、林業、供銷、扶貧等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和有關人員共1700多人參加。

全省9.8萬家合作社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湖北省農民合作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成長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3月底,全省註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社超過9.8萬家,出資總額2405.4億元,農戶入社率超過60%,全省貧困村實現了一村一社。農民合作社的業務範圍已從生產合作擴展到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不僅覆蓋了種植、林業、畜牧、漁業等傳統種養業,還拓展到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直營配送、電子商務和鄉村旅遊等領域,實現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成為推動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市場主體,成為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有效平臺。

處理好數量與質量、規範與發展的關係

探索試行簡易退出機制

湖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肖伏清要求,全省農民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必須堅持黨委和政府的領導,必須搞好部門分工協作,必須把握好政策標準,必須注意好時間節點。要通過專項清理,構建農民合作社發展的長效機制,要處理好數量與質量、規範與發展的關係,堅持把質量提升放到首要位置,完善全省“三農”考核中有關農民合作社的質量指標,探索試行簡易退出機制,全面準確宣傳國家對農民合作社的支持政策,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強化基層農經隊伍建設。

肖伏清表示,要通過農民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工作,在全省樹立一批榜樣,提升一批質量,規範一批運營,註銷一批“空殼”,查處一批問題,樹立農民合作社良好形象,更好發揮服務帶動作用,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清理工作時間進度表:

6月底前,各地都要完成調查甄別工作,並將情況逐級彙總上報省農業農村廳;

10月底前,要完成分類處置工作;

11月中旬前,要完成總結工作,形成專題報告上報。

分類處置辦法:

一是對從事非法金融活動、騙取套取財政補助資金、或者存在其他違法違規問題的,要依法依規查處,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二是對連續兩年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合作社,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三是對無農民成員、沒有生產經營、或者生產經營停止的合作社,由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勸導其自願註銷,對“家庭社”引導其改注家庭農場。

四是對既不願意整改又不願意註銷的合作社,列入異常經營名錄。

五是對不符合各級合作社示範社標準的,由認定部門取消其示範社資格。

六是對因災害虧損等原因暫停經營的合作社,願意繼續保留的可以暫時保留。

七是對運行管理欠規範的合作社,督促指導其整改,幫助其規範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