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鄉村探發展新模式 光伏發電破村集體經濟“空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甘肃兰州乡村探发展新模式 光伏发电破村集体经济“空壳”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5日,一場不期而至的降雪,覆蓋了蘭州市西固區新城鎮青石臺村村委會屋頂上的光伏太陽能板。該村黨支部書記唐治忠,盤算著等雪停了,組織人首先把光伏發電板上的雪清掃乾淨,然後再清除村道積雪,“這光伏太陽能板可是村‘集體錢包’,不能讓‘它’閒著”。

青石臺村位於西固區新城鎮南側山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從大山深處搬遷到此。目前,絕大多數耕地集中在以前的居住點。現有耕地少且無農業基礎設施支撐,村民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而且該村也沒有經營性產業,“家底”十分薄弱,主要依靠村集體公益林收入,人均發放才幾十元,發展村集體經濟非常困難,2017年被列為“空殼村”。

為破解村集體經濟“沒錢”的窘境,2018年,新城鎮根據國家出臺的光伏發電入網補貼相關政策,通過實地走訪、召集座談、論證謀劃等形式,在充分調查、收集民意的基礎上,決定抓住國家對光伏產業的補貼政策,在青石臺村發展光伏產業。

按照《氣象行業標準—太陽能資源的評估方法》以及國家新近修改的評估標準,蘭州市屬於太陽能資源很豐富的地區,並且青石臺村地處西南山地,大陸性氣候顯著,降水偏少、日照充足、蒸發量大、氣候乾燥,發展光伏項目具有先天的自然條件優勢。

“光伏發電項目就是一個‘藥引子’。”新城鎮黨委書記壽繼明介紹說,通過這個項目,把青石臺村集體經濟激活,還通過發展清潔能源,提升該村的知名度。同時,對周邊的產業也具有帶動性。

2018年,青石臺村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一期)開建,至2019年年底共利用村委會、學校等閒置屋頂面積369.1平方米,採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接入方式,以低壓多點方式併入甘肅電網。該項目可實現一次性投入、長期穩定獲得收益的目標。

“按照國家2019年補貼規定,自併網20年內每度電補貼0.18元算起,可以使青石臺村獲得補貼收益25萬多元;按照每度0.32的回收價格,20年可增收超過45萬元,兩項收入可達70多萬元。2019年就收入了5萬多元。”唐治忠算起收入賬,眉眼含笑。

“今年計劃增加到八百多個平方米。”唐治忠說,2020年青石臺村將以村民閒置屋頂為主,逐年推進建設,探索開闢統籌統建、招商引資、自籌自建等模式,廣闢建設路徑,確保該村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全村覆蓋,給村民和集體經濟注入活力,使村民閒置的屋頂變成集體和村民增收的“搖錢樹”。

近年來,針對鄉村振興後勁不足,村裡沒錢辦事,富民強村沒路子的實際,新城鎮、青石臺村根據村子距城區近的優勢,流轉土地引進蘑菇種植基地,發展田園綜合體等,以期多措並舉增強“造血”功能,讓村級集體經濟“破繭成蝶”。

“通過這些小規劃、小項目撬動、引進大項目,助推村子長遠發展。”壽繼明表示,發展田園綜合體項目,就是利用農業,開發採摘、休閒等“夏日經濟”,把青石臺村帶動起來,目前青石臺村的汙水處理項目春節後開建,以後還將爭取接通天然氣,“通過這些措施,拉近和城區的距離,到時生活設施齊全,村民收入增加,還比城區多了好的環境,老百姓誰還稀罕進城。”壽繼明笑言。

原標題:蘭州鄉村探發展新模式 光伏發電破村集體經濟“空殼”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