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理发吗

孔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理发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经里面的说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孝顺父母要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敬爱的父母亲的一部分,是父母亲的精血经过十月怀胎孕育而成的,经过“一朝分娩”我们脱离了母体,成了一个个体,成了一个独立的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理发吗

尤其是母亲,在孕育我们的过程中,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而在生产我们的时刻,不仅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而且还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要不然说母亲是伟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身体,就是对母亲的爱,就是对母亲的报答,就是对母亲的纪念。

当然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并不是说连头发都不能剪了。现在有把这句话演变成古人完全不能剔头剪发之类的,那是误传了。我们现在所称的理发师、美容师,在古代也是有的。古时候称作待诏、剃工、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整容匠等。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

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其实就是梳洗,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剃发),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那时候贵族有专人为其梳理头发。而且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也要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理发吗

具体的,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在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铁夹(音叉)沿街叫卖,给人理发。

只不过,“理发”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同,不是都像现在这样又要剪、又要烫的,古人大多都是梳洗和装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