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张冬雪: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

大运河蜿蜒千里,纵横千年,不仅培育了一座座璀璨的名城古镇,同样展现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运河上一系列精湛的水工遗存,成为引人注目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张冬雪: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

华家口夯土险工位于京杭大运河景县段安陵镇华家口村的东侧,距离景县县城约十公里,修建于清代宣统年间。当地俗称的华家口夯土坝,实际上就是华家口夯土险工。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华家口夯土险工也位列其中,成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大运河景县段全长73.2公里,南接德州,北入衡水阜城。据景县志记载,大运河景县段开挖于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通航于隋大业7年(公元611年)。直至建国初期,大运河景县段一直承担着繁重的航运任务,长达1367年。到了清代,这条大运河也成了乾隆下江南的必经之路。到1978年由于水源缺乏,大运河景县段中断航运至今。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张冬雪: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

景县段其中的华家口段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仅在晚清时期载入县志的就有两次决口。一次是同治九年(1870年)村庄全部被毁;一次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庄稼全部被淹。大水横溢,漫流不止,洪水的决堤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同时严重影响了作为当时运输大动脉的航运。

直到清宣统3年(1911年),时任知县王为仁主持修建华家口夯土险工,自该险工修好后,经过一个多世纪河水的冲刷和几次大洪水的侵袭,主体结构依然较好,大运河华家口段也再没有过决堤的记录,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

华家口夯土险工的坝体全长约255米,呈梯形,南北走向,采用的工艺是用特制的黄土蒸熬,加以上等的白灰,在南方特殊地理位置运来的糯米熬成浆和泥,一层一层的筑成固若金汤的坝体,它的坚硬度非常强,按照当时的检验标,在50米外强弓拉满射箭,射在坝体上弹回来,不留痕迹,说明这个工艺,无论从古至今来看都是非常厉害的。华家口夯土险工突出反映了北方大运河上坝体遗产的特点和价值,也体现了当时施工工艺的科学性,是中国古代利用夯土技术建设水工设施的实物证据,成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

由于年代久远和河水的冲刷浸泡,坝体底部木桩已糟朽,上世纪50年代坝体整体下沉,下部淤积,坝体暴露部分多处开裂,局部开始风化酥碱。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重要文化遗产,2012年8月20日,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专家开始对该险工进行全面保护修缮维护,为了在维修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该险工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依旧采用古法进行修葺,耗用百余袋糯米。

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华家口夯土坝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两个夯筑坝之一入选的申遗文化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旅游爱好者慕名前来参观游玩。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