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典故传说——毛泽东汉阳情怀

毛泽东对于汉阳的情怀,或许源于张之洞创建的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

据有关史料介绍,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武昌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曾到汉阳,从汉阳兵工厂调配枪支,让讲习所的学员人手一支汉阳造步枪,每天训练两个小时,每周进行一次野外军事演习。

1927年3月18日,毛泽东应邀出席在武昌举行的河南武装农民代表大会第三日会议,并向会议作湖南农民运动状况报告。会后还不忘前往汉阳兵工厂参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汉阳县委联络地点设在龟山东麓的欧阳梅生家中,欧阳梅生与毛泽东既是湖南湘潭同乡,又是长沙师范学校的校友,毛泽东曾到欧阳梅生家中,通过欧阳梅生在汉阳兵工厂内的关系购买枪支弹药。

当年下半年,毛泽东用汉阳造步枪武装工人、农民,发动秋收起义,建立工农红军,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两次来汉阳,专程视察在汉阳铁厂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武汉国棉一厂,多次指出不能忘记张之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的汉阳情怀与张之洞密不可分。

1953年2月16日深夜23时45分,毛泽东专列到达汉口大智门车站,下榻武汉市委招待所。这是毛泽东在全国解放后第一次来武汉视察工作。

毛泽东刚到招待所,就向李雪峰、李先念、王任重、刘惠农等中南局、湖北省和武汉市委负责人提出自己的行程安排:明天去汉阳。

在场人员不免纳闷:中南局和市委在汉口,省委在武昌,主席为什么要去汉阳?但他们不便多问,只是为主席的安全着想,提出大雪飞舞,从汉口到汉阳要过汉江,交通安全有问题。尤其是负责毛泽东保卫工作的罗瑞卿最为担心。

毛泽东问王任重和刘惠农平时是怎么去汉阳的,他们回答是“坐划子”,当时称小木船叫“划子”。

“你们能坐划子,为什么我不能坐划子?”毛泽东执意要去汉阳,中南局交通部党组书记刘惠农便连夜安排交通工具。

第二天,民生轮船公司的“延安”轮载着毛泽东视察汉阳。按照毛泽东的意思,“延安”轮从长江进入汉江,上行约二十里,到黄金口才返航。这一带汉江南岸在清末至民国前期曾是汉阳的工业长廊,毛泽东站在甲板上,兴致勃勃地边看边问。

船到汉阳高公街靠岸。“清代的汉阳铁厂、兵工厂是在这一带吧?”毛泽东边走边问。

刘惠农、王任重手指龟山北麓一带:“就在那里。”并介绍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在解放前拆迁的经历,说前两年人民政府在那里建了个棉纺织厂。

毛泽东点点头说:“当年张之洞都知道要建立自己国家的军事工业,不过,他是为了巩固他们那个封建王朝。如今,我们也要建厂,那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视察了武汉国棉一厂。武汉国棉一厂是武汉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国营工厂。

随后,毛泽东登上龟山,一路侃侃而谈,甚至讲到:元末龟山上曾驻有一支农民起义队伍,领袖叫徐寿辉,后来被手下陈友谅杀死取而代之;还介绍陈友谅就是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一决雌雄的大汉王,兵败身亡,葬在龟山对岸的蛇山上。

1956年6月1日,毛泽东再次视察武汉国棉一厂。在该厂8号门下车后,与迎接他的劳动模范们亲切握手,还到车间与工人亲切交谈,了解生产和工人生活情况。

汉阳典故传说——毛泽东汉阳情怀

毛泽东这次到武汉,心情特别好。武汉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很多,毛泽东5月31日视察了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接着畅游长江,第二天视察武汉国棉一厂。6月2日和3日,分别听取武汉重型机床厂和武汉钢铁公司建设汇报,并两次畅游长江。

四年内两次视察武汉国棉一厂,可见毛泽东对该厂的关心非同一般。

1958年冬,毛泽东在武昌主持中央八届六中全会期间,与王任重、陈再道等人谈论湖北工业时,再次肯定张之洞,指出:“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

看到在汉阳铁厂的废墟上建起的武汉第一座国营工厂,生产蒸蒸日上,毛泽东没有忘记张之洞,更为武汉人民正在创造新的辉煌而高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