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暴跌将成为历史转折点:谁信了,接下来将亏得一败涂地!

最大的谎言——慢牛!

有股友感言,抄在了2638点却套在了3400点,不光是几个点,有的套了几十个点,而当初6124点的历史大顶,银行里面的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全部创出历史新高,这可是3000多点啊,怎么就能超越当初6124点的位置呢,有网友再次感言,招商银行套在了6124点,却在3300点解套了,放眼全球这种情况堪称首例。

作为A股的投资者不断的见证历史,这一年特停就像家常便饭,再不听话就窗口指导,喊话等各种保护手段层出不穷,而投资者的内心有多苦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临近年末,各种佛系股票、佛系股民开始上演,很多个股已经失去宝贵的流动性,全天就像一潭死水一样,很多散户几万块钱就能砸盘,彻底的体验了一把做主力的感觉,这不过这感觉有说不出的痛。

减持狂潮袭击市场的时候,韩志国教授为股民发言,最终换来了新的减持新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离婚分割股份的、质押银行强行爆仓的、各种清仓式甩卖的,这么好的减持新规被这帮无耻之徒搞的面目全非,你对得起韩教授的为民请愿吗?

面对公司股价长期下跌,有的老总想到了员工兜底增持,看似是不错的好方法,可很多员工就是不领情,有的员工响应老总的号召,掏出工资大胆增持,可过一段时间老总借故把你开除了,兜底的股票无底线的继续杀跌,没了工作又没了工资,真是处处是套路。

不多说了,这一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了,不过有一点,市场再难做我们依然活下来了,而且还能赚钱,这就表明高超的技术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有利武器,我们不需要某些心口不一的人来保护我们,我们要拿起武器,自己保护自己。

周三暴跌将成为历史转折点:谁信了,接下来将亏得一败涂地!


中国股市的本质:

很多股民进行股票交易,却不了解中国股市的本质是什么,它在国家层面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今天跟大家说一下我对中国股市的一下看法。

我们都知道,股市里本身也不生产钱,为什么要进行二级市场交易?这个市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就需要了解中国股市的本质,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股市的本质,我认为它是管理者的一个“工具”而已,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是“融资”,这个是国家有利益的事。

这一点可能比较难于理解,试想,股市在开起来之前,中国企业的融资大部分通过银行放贷而来,这些贷款不非都没有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不然存在坏账,这些坏账谁来买单呢?肯定是银行了,但是中国的银行又是谁的呢?是中国国家政府的,那么政府就倒霉了。因为我把钱存在你的银行,因为你银行经营不善,出现大量坏账,我的存款你不能不还啊,利息可能我不要了,但本金你总得给我吧。那么就给国家造成很的压力。那么为了还这笔,国家也没有钱,那怎么办?印钞票,又会引起通胀,大家都很烦劳。股市,以及类似的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实映像,它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自己,它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成熟。如果你对股市有了了解后,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后,可以用股市来对应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原理居然是一样的,其实所有的事物都一样的,无论怎么变化,它们是同一个规则。

我不清楚其他人怎么看中国的股市,我个人看来,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说起来是照顾普通投资者,实际上是照顾大主力,也就是将社会闲散资金重新收集回来的工具,所以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还是只当作来这里玩玩,不要太当真的好,尤其是把身家都投入进去的,那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当然,有一种人即使不把身家投入到股市上,有其他机会,他也会投入到另外一个地方,这和人有关,只是股市给了个机会而已。要想在中国股市获得成功,需要投入很多的努力进去,如果指望随随便便就从股市取点钱,实际上是懒惰的一种表现。如果将这个精力投入到另外一个行业,也许会做到行业的顶端,但不排除有人喜欢股市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喜欢与人交往的生活,那把精力投入股市也没问题,股市毕竟也是一种行业。

我进入股市的目的与很多人不一样,虽然赚钱也是我的一个目的,但我更想知道的是股市运行的基本规则,就如同计算机是通过0和1两个逻辑概念组合而来,我想知道股市是否由类似的0和1组合而来。你要是问我现在是否知道了,那我只能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不完全知道股市到底是啥样子。我只是人类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在游戏中的角色怎么能够知道设计游戏的造物主是如何考虑这些游戏规则的。


股票有双击和双杀,投资人自身一样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靠着某个或者某年的经典战绩,业绩飞升而人气暴涨,这其实就是一个双击的过程。本身这无疑是 件幸运的好事,但如果由此被赞誉绑架最终只会自己把自己骗了,那时惨烈的双杀几乎不可避免。投资的剧情里新鲜的桥段不多,主角换得勤而已。商业世界的一个 铁律就是:凡超额收益,必具有高深壁垒。这一颠簸不破的真理,不会因为我们是做股票投资的、也不会因为我们选择的投资风格不同而改变。

成 功 的投资必然是困难的,长期要想获得超额收益更是难上加难,它会对所有的风格都一视同仁。只不过,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难在不同的地方而已。我有时候想,最 可怜但又无可救药的人是怎样的?不学无术?懒惰?愚蠢?其实都不是,而是不识好歹。不够聪明可以用勤奋弥补,懒惰和不学无术若有贵人相助也可。不识好歹就 麻烦了,本来是害你的人当做恩人,明明是帮你却被当做敌人,这辈子还有好吗?重点来了,股市里这样的人可真心不少。

投资就像是在一片最熟 悉 的土地上周而复始的耕作,旅行却是到处寻找不同的风景和体会不同的生活。用恒定保守原则下投资赚的钱,去不断实现新奇的旅程,该是多美好的人生?但如果做 反了:总是用各种新奇的招数在股市碰运气找快感,却最终既没赚到钱还被绑死在电脑前,那又是多么可悲?

无知、浮躁和自负,可能是投资中最 危 险的三个弱点。但比这三个单项更麻烦的是复合型的危险,比如无知+自负就升级为了愚蠢,无知+浮躁就沦为了赌徒,而三者皆中就是典型的“愚蠢的赌徒”。由 此可知,持续学习、戒骄戒躁、拥有自知之明并且诚实面对自己,是避免成为愚蠢赌徒的必要前提。

驱动着人们去做加法(效率最优化)甚至乘法(加杠杆的效率最优化)的根本,其实是一颗贪婪而浮躁的心。当然世界上有天才,但赌自己会是天才这种小概率事件却不明智。然而人们宁愿追逐不明觉厉的美梦,也懒得去思考投资最本质的规律和最质朴的方法。

周三暴跌将成为历史转折点:谁信了,接下来将亏得一败涂地!

“输 得起”看起来是一种低姿态,实际上却很不容易做到。真正输得起的,要么是足够年轻要么是具有足够雄厚的资源后备。在投资中这往往是个悖论,越输得起的心态 就越好,行为越不容易跑偏;反而越输不起的就越想赌把大的尽快翻身。无法跳跃这个心理陷阱,就很难真正形成投资意识。

股民很难赚钱的原因是赚钱的机会实在太多,而不是相反。当越是关注别人赚了多少钱时,你的钱就越难赚,你越感觉自己的股票难赚钱,你的操作就真的会越来越不赚钱。就像有一种宠物叫“别人家的宠物”,也总有一种股票叫“别人家的股票”,当你看在了眼里,也就输在了心里。

从策略上而言,对于剧烈的偏离完全视而不见可能不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特别是当这种情况出现在仓位非常集中的情况时更是如此。当然这可能容易错过几十倍的神话,但也能避免孤注一掷的风险。这取舍之间的度,与投资的基本预期、风险与利润的选择,机会成本等都有关。

由 于股票的市场定价是市场集体性预期与情绪综合决定的,所以即便是在个股研究上非常出色的投资人,也总是面临超预期波动的冲击。对此投资所能做的选择,可能 要么利用(资金和体系优势),要么认错(发现自己对企业的判断出现重大失误),要么忍受(失去了利用的能力但不觉得自己犯错),别无它法。

市 场往往喜欢挑选一些特别勇敢而又幸运的人,对他们非常配合自己的舞蹈颁发闪亮的奖章。这些人佩戴着奖章接受众人的膜拜和喝彩,得意洋洋而信心百倍。然而如 果我们看看历史上这些勇士勋章获得者的下场,却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最终被市场扔进了垃圾箱。勇敢+幸运+追捧,这是市场的诅咒而非祝福。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投机者真正的死敌。恐惧和贪婪总是存在的,他们就藏在我们的心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本上说,由于贪婪、恐惧和无知,人们总是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自己的行为 --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数字构成的图形和趋势总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的原因。


关于交易市场

资本市场是一个无形而残酷的争夺利益的战场,用于指导交易的各种理论时常令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充满希望,如若获得葵花宝典,又时常令交易者绝望唾弃,人们花费无数的时间学习有关市场的各种理论,...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星象八卦...,在我看来,这都是舍本求末,我们最应该追随的就是市场本身。

市场是什么?市场是一个充满幻象的地方,也是令人充满幻想的地方,为什么那么多人沉湎于资本市场?难道是受金钱的诱惑?不是,这背后是人类的赌性和人类的贪念。

如果想追求刺激,可以去打家劫舍,如果惧怕无聊,可以去饮酒把妹,只有人类的贪念和赌性才会让一个人舍不得离开市场,只有人类的贪念才会令自己相信时时刻刻存在的波动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赢利机会,于是,受制于本能的赌性和贪念,市场中的芸芸众生将自己大量宝贵的精力放在寻找希望能够迅速致富的圣杯上,对于如何建立稳定赢利的投资策略却不闻不问。

在此,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无论是百年前的Livermore还是当今的扫地神僧,他们做的事情都不是对市场的随机波动进行赌博,而是对市场高概率的升跌进行交易。他们能活下来,是因为那些嗜赌如命的人早已经死掉了,那些死掉的交易者用自己的生命和金钱为胜利者庆祝。

但是,什么才是“高概率的升跌”呢?这是所有人苦苦探求的问题。市场的未来到底会怎样?还会继续涨吗?能涨到多远?其实,谁也不知道,作为一个职业交易员,我们也不应当把精力放在猜测市场的随机波动上面,我们能做到的是从市场本身寻求答案,并且使用这个未必是正确的答案加上自己的交易策略寻求一个稳定盈利的方法。

说到这里,认真学习过的人肯能会想到“交易系统”这个词。这很好,做交易是应当有系统,但是大多数人只用一个破陋的系统就想着可以一统天下,不分趋势不分震荡,不分市场不分品种,殊不知,这系统也只是表象。如果没有深刻的逻辑归纳和总结,大多数人走到交易系统这里也就止步了。还有一些人会想到风险控制,这也很好,但是大多数人也只是想到止损,殊不知,止损的依据才是系统的核心。

各位从书本中看到的知识,如果没有深刻的思考,也就只是知道了而已,我想提醒各位的是,用“知道的知识”而非“理解的知识去交易”只是赌博,并且是吃了毒品之后的赌博。运气好的,可以在赌博的过程中发现危险及时退出,运气更好的,可以修改交易策略减少损失,只有那非常少的一部分,可以盈利。大多数人运气没有那么好,于是就成了市场胜利者的祭品。

如果你只是看了几本书,浅薄的知道了大致的内容,然后充满了信心,那请听我的奉劝,离开这个市场吧。除了市场,还有诗和远方。

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心学习,这里或许是你的修道场。

勇气 与 果敢

作为一名职业交易者,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市场机会其价值是不同的。空间大的机会自然要比空间小的机会来得宝贵,盈亏比大的机会也要比盈亏比小的机会来得值当。面对好机会就应当拿出勇气果敢下注,面对不好的机会就应当谨慎冷静,耐心等待。随意和懦弱的性格特质都是交易者应当逐步改进的。

问题是,勇气和果敢从哪里来?首先要清楚的是不能从无知者无畏中来,这会害死自己。勇气和果敢应当建立在正确地认识交易标的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所有的勇气和果敢只会将自己带上通往终结交易的列车之上。

问题又来了,什么才是“正确地认识交易标的”?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交易标的的历史和现在是认识的基础,对交易标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演变情况以及与演变相对应的风险是认识的升华,也是你交易的依据。任何的交易方法和策略本质都是对未来的预测,基本面交易者预期基本面的变化,趋势交易者预期趋势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说,对未来的认识才是交易中的玫瑰,需要清楚的是,未来是不确定的,你的认识未必与市场的认识相同,有预测必然有失误,如何才能减少失误呢,方法是静心倾听市场的声音。

那些成功的交易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特别善于聆听市场的声音,在市场面前做到无我。自己的信念在市场的力量面前其实是一文不值的,对于绝大多数交易者而言,自己的信念甚至都不会给市场带来一丝涟漪。但是他们面对高价值的大机会的时候,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敢于下重注!这是交易者知行合一的最高表现!缺少了这样的勇气与果敢,注定平庸。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楞伽经》解释说: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识所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我们的交易又有什么启示呢?

凡是你看到的相,都有你的主观和偏见,而这些人为的主观和偏见就是虚妄的。想想世界上没有了人类,还会有所谓的“相”吗?没有真假好坏善恶等等,一切只是发生。而人类带了个有色的镜子(所谓有色的镜子就是你自己的那个标准)去看世界,你看到的只是人类认为的世界,未必是实相,所以为虚妄。

把这个道理拿到市场中来,就应当明白,你看到的走势和K线,或者你理解的基本面是存在偏见的,别人看到的未必和你看到的一样,即便是你的观点和看法是符合逻辑的,但是也可能因为不同人掌握的基本事实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么说有些晦涩,举个例子,同样一根日K线,如果从5分钟级别去看,可能是上涨趋势的延续,如果从周线级别的角度去看可能只是一个震荡的波动而已,那这样一个看上去似乎矛盾的两个答案,他们反应的实相是什么呢?这或许才是我们作为交易者最应该搞清楚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几个人愿意深度思考,因为思考了也未必有结果,因为大家都是习惯了“标准答案”的人,似乎都只想着别人可以给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殊不知对这样的问题的理解是要靠境界的,不同境界的人只是可以给出他们认识范围内的所谓“标准答案”而已。

所谓不取于相,是因为名相虚妄不实,我们不应该对不真实的东西太过执着。还是以K线为例,不同位置的大阳K线背后是什么?是基本面的反应还是人性的贪嗔痴疑慢?K线的形态和趋势的形态体现了怎样的基本面和人性的特点?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通过K线看到实相,不被妄念执着所动,那就离稳定盈利的彼岸不远了。


没有人可以战胜市场,市场是所有群体的较量结果,投机就只能顺应

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顺势而为,老是想着每个新高就是顶部。这和熊市当中经常有人把新低当成底部是一个道理。我们可以在财经网站里将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贴子翻出来看,无论大盘到多少点,总有人说这是个顶部,那是个底部。而且每天一定有人惶惶不可终日,它总会掉下来的和它总会涨上去的,不觉得这话有些无聊吗?

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只有一件事能让我们信服和刻骨铭心,那就是亏钱!并且只有当我们赚钱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投机。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了他在投机市场中赚钱还是亏钱,一般散户对自己的操作一般持业余人士的观点,这种过度自我主义有时候会妨碍了自己,妨碍了自己的思维不够深入和全面。专业人士关心的是如何把事物做对而不是赚钱,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其他事情都做好了,利润自然会出现。如果我要投机,那么我也会在力求保证自己能够正确地理解市场,把每天的功课做对。

傻瓜能承受股市下跌的损失,却无法承受股市上涨而得到的获利。对犹豫不决的人来说,行情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而他们选择的时机决定不是太晚就是太早。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比较理想的社会是强盗懒惰而笨蛋少。可现实是,股市凶险,人们常常要闭上眼睛才能看得更清楚。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输掉身家~~最快的方法是赌轮盘;最惬意的方法是和女人在一起;而最笨的方法是买股票。

很多人说巴菲特心态好,不会盯着股价看。而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不盯着股价看,所以能够心态好。如果让他每天坐在电脑屏幕前,看着一长排电脑屏幕上的股价不停地翻跳,各种图形跳上跳下的,我想他可能也很难耐住性子吧?如果谁这么掐指一算,他感觉自己心态比巴菲特还好很多,那肯定赚钱。

股票还有很多东西要去体会和理解,非常复杂最后到非常简单。有人很在乎以前发生的事情,有人更热衷于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以上的两类人都不一定能找到什么正确答案,有的人或许只在乎市场几分钟前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尊重市场是多么的重要。

世上有先知先觉,也有后知后觉,还有不知不觉。先知先觉是神,谁都希望是最接近神的人。靠近神,但人永远不是神。所以,每个人只能老老实实地看着实盘,相信自己的脑袋,相信市场有什么变化经过脑袋会过滤,把最有用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市场会忠实客观地告诉每一个人并让我们决定。

如果我们每天都留意着市场变化,这说明我们一直意味时机。认为投机是贬义,其实完全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层意思。投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经常动,80%的人对小的波动非常敏感,而投机赚钱的人只不过对大的波动比较感兴趣罢了。什么最重要?人脑对当前情势的判断最宝贵!

在怨天尤人的时候,其实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己的脑袋。如果你觉得市场经常和你作对,其实是你的潜意识作崇。完善自己的正确思维,我们将面对一个截然不同的股票市场,把握好自己,自然顺应着趋势。那时,你还会很在乎利润吗?投机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观。

赚钱多少不是简单的计划,也不是某个人靠想象就可以得到的,是认同市场某一段趋势而得到的!如果仅仅因为要心态好而去承受一切,其实是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和有思考得出的结论也许是一样但有着本质区别!


交易最后的本质,它应该是克服人性的弱点,对你的概率优势下注!

1 决定你行为的其实是无意识

我们常说‘我无法控制住自己’。这个我就是有意识的头脑,这个自己则是内在无意识的冲动。我们内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我们既是控制者,同时又是被控制者。

人的意识只占10%,无意识却占90%。无意识就像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那部分。

无意识是盲目的冲动。它是与生俱来的习气,所以它有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内在的贪婪、暴力、愤怒、嫉妒、性欲等等这些都属于无意识。这些习性是文明社会所谴责的,所以这些无意识被我们压抑在内在的暗处,但它们仍然在内部沸腾,随时跃跃欲试要挣扎出来。

我们行动的力量往往出自我们的无意识,而不是出自有意识的决定。这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恰好相反。当我们内在意识和无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最后占上风的往往是无意识。意识可以做出一个决定,但这个决定的背后却没有力量的支持。

伊索寓言讲得很明白。

一只乌龟来到河边准备过河,这时一只蝎子上来搭话说“我也要到对岸去,你能不能把我放到你的背上载我一起过去”。乌龟笑着说,“你以为我是傻瓜吗?一旦你在我的背上的时候咬我怎么办?我可不想冒这个险”。

蝎子不屑地说,“我看你白活了这么多年,你连基本的逻辑都不懂,如果过河的时候我咬了你死了,我不也跟着淹死了吗?”

于是乌龟就同意背蝎子过河,刚过了河中央,蝎子还是咬了乌龟。

乌龟临死前问蝎子,“你的逻辑哪里去了?”

蝎子说,“我也后悔,我自己也活不成了。我是承诺过不咬你,但这不是逻辑的问题,我可以那样说,但实际上我做不到,这是我的本性,理智上我知道不应该咬你,但我没有办法不这样。”

意识和无意识经常处于冲突中,意识像是狱吏,无意识如同囚犯。这是人类大部分紧张和焦虑的根源。任何压抑都创造出焦虑和内在的混乱。正是因为我们内在无意识的骚动才使得我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很不自在,我们对别人的寻求,对各种活动的热衷都只是逃离自己的方式。

2 你的智力受意欲驱使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哲学里对智力和意欲的关系有过非常详尽而透彻的探讨。他认为智力是意欲的工具,人有限的认识力为欲望效劳,为生存意志服务。当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却,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观。

每个人身上智力和意欲的比例不同。天才有多余的智力,当智力脱离意欲的摆布就成为纯粹的认识力,纯粹的认识力能够看到和领悟真理。科学,艺术,音乐,哲学的产生就是来自少数天才多余的智力。

纯粹而客观的智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一种奢望。被意欲驱使的智力只能看到局部、个体和现象,不可避免造成扭曲和片面。

水面平静时相当于镜子,这就是心如止水的意思。如果水在加热沸腾的情况下就会失去镜子的功能,无法清晰映照事物的真实面貌。这时的镜子如同哈哈镜。一切反映在里面的事物都被扭曲。

意欲是热情,是热是火,智力相当于水。因为智力是意欲的工具,在意欲的骚动中,智力必然失去清晰和客观。在少数情况下,认识力可以作为意欲的冷却剂,用水熄灭欲望之火,这样就产生了无欲无求的圣人,修行人。

但无欲无求的达成不是通过压抑,而是了解和领悟,领悟到欲望带来的痛苦和欲望最终的无用。不过人本身就是欲望的化身,众多欲望的集合体。无欲做不到,只能争取达到老子所说的“少私寡欲”。

3 人性的缺陷你知道多少?

大多数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己人性上的盲点毫无察觉,他们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中。

主观、扭曲的智力。大部分情况下,智力受意欲的操纵,尤其在你涉入你的情感和愿望的情况下,相信这样的智力就等于相信一个瞎子的眼睛。

就我们目前的内在而言,我们还没有一个中心,我们的内在是由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部分拼凑而成,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叫嚣,我们的内在是一个乌合之众。

我们常常做出一个决定,但很快又后悔了,因为没有一个中心能够做出真正的决定。一个人无法承诺,因为他的内在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东西各自为政。我们有时无法入睡就是因为各种矛盾的思想在头脑里不停地撞击。

头脑会制造幻觉蒙蔽你,安慰你。如果你过分渴望一个东西,头脑就会制造幻觉欺骗你,给你一个虚假的满足。我们晚上做的很多梦就是头脑给你的一个安慰,你白天不能满足的,头脑就创造梦境来满足你,以缓解你的紧张和焦虑。

我们就是带着一个经常扭曲的智力,一个会制造幻觉的头脑和一群乌合之众贸然闯进证券市场,难免不被强力的市场冲击得头昏眼花、七零八落。

所以为了避免被市场冲击得散了架,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内在而言,我们首先要在整合自己的心态上下很大的功夫,外在的方面则需要有一个完整和相对固定的交易策略和方案。

4 建仓后就被意欲收买,回想建仓后的表现

建立头寸之前,一般人能够保持相对客观,但不可能绝对客观。

但建立头寸后我们甚至无法保持相对的客观,大多数人绝对主观。智力被意欲所收买,这时的智力无法被信任。头脑无法理性的思维,无法公正客观的分析市场。

这时的头脑思维会排斥任何相反的观点,对任何不利于自己头寸的盘面迹象和信号视而不见。

正是因为这样,交易前的计划,策略至关重要。

一旦进入市场,头脑思维就变得不可靠,完全无法信任。所以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非常有必要,例如止损。我们常常无法执行事先计划好的止损,而且还会为自己不止损寻找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放纵自己,等等看,放大止损,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最后造成重大亏损。

头脑还有这样一个倾向,你应该去做而你却不想做的事情你会去推迟,这是欲望的一个诡计。这就是止损被一再推迟的原因。无意识的冲动对投机交易活动的巨大杀伤力

在交易过程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事先对这次的交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理,制定了周密可行的策略,但真正落实到交易活动过程中却变得面目全非。因为我们对于无意识的冲动给交易活动带来的冲击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我们所有的理论、分析、策略这些理性的部分只属于有意识的头脑,但这部分很脆弱。而非理性的部分,意欲的部分却是非常强有力的,它有它自己的愿意和不愿意,喜欢和不喜欢。理性的头脑只能建议,决策权和行动的能力属于非理性的部分。这就好像专家没有决策权,而掌握决策权的人又什么都不懂。

我们理性的部分,有意识的努力那部分就像是一个菜农,他小心而勤劳地耕种和照料着自己的一块菜地。我们内在无意识的冲动犹如一头狂躁的野猪,它随时都会闯进这块菜地,把整个菜地糟蹋得一片狼藉。

大多数情况下,人非理性的部分,冲动的部分无法约束自己

。它常常不是根据理智上的对错,事实上的对错来行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和喜好来行动。就像伊索那个寓言里的蝎子。我们明明知道重仓是不好的,频繁交易是不好的,与市场赌气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不这样。

所以,无意识的冲动对交易活动的最终结果有着非常大的破坏力。其实野猪和菜农都是我们内在的部分。谁占据主导地位将决定我们整个投机生涯的成败。

5 如何超越无意识

几乎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都偏高,因为他们与自己有意识的头脑认同,他们压抑,回避自己本性中那些阴暗、负面的东西。

但这些东西仍然存在,在里面沸腾,随时要冲到外面。因为我们压抑和回避的态度,这些东西就无法进入我们的意识,从而在暗中操纵着我们,这样事情就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我们如果对它们没有察觉的话,就没有办法预防。

人的无意识的冲动是一种习惯或习气,佛教把它称为无明或业力。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它一旦形成就不再需要你的帮助能够自己运作。通常我们只是它的奴隶,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不能自拔。

压抑和回避是无法超越的,只有和它们面对面的接触,有了彻底的了解才有超越。

一个人必须要花很大的功夫去穿透自己的无意识,经常性的捶打和练习是需要的,仅仅理智的了解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永远记住:我是所有发生在我身上事情的原因。但自我总是向外找借口,一旦什么事情出错,我们通常首先要保护的就是自我。自我会去怀疑一切,唯独不去怀疑他自己,其实我们的自我才是最可疑的。所以一个人首先要变得真实,这是在证券市场上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一个虚假的人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因为他不习惯面对事实,他会自我欺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有问题可以在留言下方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