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粤港澳大湾区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据最新消息:

官方规划将在近期公布!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相关机构认为

粤港澳大湾区只需6年即可超越东京

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湾区!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利好

“二区九市”

各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由

“二区九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组成,从2018年各市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各市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引擎、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一带一路交通枢纽、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枢纽型网络城市、国际交往中心

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东莞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中山: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产业创新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珠海: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

佛山: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球制造创新中心、大湾区西部航空枢纽、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

江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

肇庆:连接大西南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城市。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及物流中心之一。

澳门:全球最大赌业中心

常住人口增加超150万

粤港澳大湾区成人才“引力场” 去年常住人口增加超150万。据公开数据统计,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常住人口共计6956.83万人,较2016年增加159.85万人。而据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预测,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2至1.4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份图表曝光了粤港湾大湾区11城人口吸引力排行:深圳第一、广州第二、佛山第三、珠海第四、东莞第五、香港第六。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

△2020年,将形成一个新的交通网格局

01

未来形成5条跨江通道

未来珠江口将有五座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虎门二桥等。

港珠澳大桥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全长55公里

由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

30分钟到香港、珠海、澳门

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全线通车

深中通道

全长24千米

未来深圳至中山行车时间仅半个小时

预计2024年通车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供图

虎门二桥

全长12.89公里

珠三角核心区域过江要道

预计2019年通车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02

轨道交通越织越密

1、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

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通车,届时广州到香港仅需48分钟,深圳到香港仅需15分钟。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2、2020年前,计划15条城际轨道通车

按照《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珠三角地区共规划15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这15条城轨,计划全部将在2020年前建成通车

目前已开通或部分开通路线:广珠城际(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广佛城际(即广佛地铁)、莞惠城际(常平东站至小金口)、广惠城际(部分段)、广佛肇城际。

规划或在建项目:广佛江珠城际(广州、经佛山、江门、珠海)、穗莞深城际、广佛环线、佛莞城际、广清城际、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深惠城际、穗莞深延长线、肇庆至南沙城际、中山至虎门城际。

7大中心汇聚!东莞榜上有名!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3、空港群更强大

广东正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三核);澳门机场、惠州机场、莲溪机场(三辅)。

港口集群化:港口码头泊位2811个,全省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达到16.7亿吨,位居全国第二,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5948.1万标箱,位居全国第一。

“要想富,先修路”

公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不但有服务和支撑的作用,而且有主动引领和先导的作用,交通运输改良为经济社会带来利好不可估量。

通过更深入的社会融合与制度合作创新,共建优质生活圈,以及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为粤港澳三地的发展,乃至为全国的发展和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有效经验。

业内大咖声音

广东省长马兴瑞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础坚实,潜力巨大,湾区有把握有信心打造成世界级大湾区。未来,广东将进一步落实中央部署、密切与港澳合作,高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将有助于推动广东和港澳在交通、资金、信息资质和标准等资源要素得到有效整合以及互联互通,并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宽阔的发展空间,并推动港澳与珠三角等9城市的优势互补。通过更深入的社会融合与制度合作创新,共建优质生活圈,以及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为粤港澳三地的发展,乃至为全国的发展和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有效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陈甬军

湾区自然形成、产业的联系很多都是要依照市场来决定,粤港澳大湾区也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在出台政策干预粤港澳大湾区时,考虑留出市场的空间。“粤港澳三地是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政府的规划或者设计就应该是粗线条,给市场留出发展空间。如果把这个空间全部填满、规划特别细,恰恰违背了我们这个市场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