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血压,容易患上腔隙性脑梗死,会不会很致命?

长期高血压,容易患上腔隙性脑梗死,会不会很致命?

事实上,腔隙性脑梗死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一听到“脑梗”这两个字,确实会让人心惊胆战,印象中脑梗总是和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有关系,老人有所担心也是正常的,在这篇文章中,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腔隙性脑梗死这些事儿。

1、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一种缺血性微梗死,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形成的,脑部小动脉的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狭窄最终闭塞,周围的吞噬细胞接收信号将坏死的脑组织清除,形成空腔,得以在头颅CT上呈现病灶,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0%左右。

2、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症状

长期高血压,容易患上腔隙性脑梗死,会不会很致命?

腔隙性脑梗是否出现明显的症状,主要与梗死腔所在的部位有关系,当病灶发生在脑部的相对静止区,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静息性梗死或者无症状性的梗死。

若腔隙性脑梗发生在活动区,可能会出现偏瘫等自身感觉障碍等,但也很少会出现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静息性梗死,所以大部分老年人并没有不适症状。

3、腔隙性脑梗死应该如何处理?

一般来说,对于腔隙性脑梗并不需要特别担心,它的预后相对很好,并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临床上也多是采取观察为主,除此之外,控制血压是关键,尤其是舒张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低压”。

长期高血压,容易患上腔隙性脑梗死,会不会很致命?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注意到这种情况,当询问病人既往血压控制情况,大部分人都能描述出高压的范围,但部分患者对舒张压缺乏足够的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