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打印珠宝,她让珠宝定制“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3D打印珠宝,她让珠宝定制“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创业爱上虎投邦 传递商业正能量 ◆

文 | 江蓝 图 | 王寒

本文约1600字,约需5分钟阅读

1.当3D打印遇上珠宝

2013年,王寒还是武汉理工大学一名普通大学生,那时的她还不知道,8月学院组织的一次采风,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如今的王寒,虽然依然在象牙塔里继续攻读研究生,却有着另一层身份——武汉君铂珠宝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年仅22岁的她,已经有诸多荣誉和成就加身:湖北3D打印联盟常务理事、湖北珠宝3D打印与智能制造联盟拟任理事长、“大学生十佳创业者”、武汉市洪山区创业先锋、武汉市“时代楷模”、“洪山好人”、三年企业累计营业额超3000万……

这种华丽转变,要从五年前的那次采风讲起。2013年8月,她所在的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学生去北京采风,在参观“设计资源协作”展厅的时候,学工业设计的王寒第一次体验到了3D打印技术。那时这项新技术就深深吸引了她,“怎么用3D技术去做一件具体的事?”,这个想法一直在她脑子里打转。

在随后的暑假里,王寒去了武汉一家珠宝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婚恋市场对珠宝的需求非常大。“能不能用3D技术打印珠宝?”这个当时听起来异想天开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忽然跳出来。自从有了这个想法,想把它变成现实的一股劲,把王寒推向了创业的道路,使他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创业的一员。

2.光荣背后非坦途

揣着将3D打印和珠宝结合的想法,王寒马上联系了一位专修展示设计专业的学长和一位专攻珠宝设计的朋友,向他们提出了利用3D打印技术创业的初步思路,这迅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他们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以3D打印技术的商业应用为创业主题,进军珠宝定制行业。

“想法一定要到位,我才会去付诸实践”。有了相对完善的创业思路,王寒申请到了武汉理工大学一间38.5平方米的办公室。接下来就是组建创业团队。在学院副院长方兴的推荐下,它认识了比自己高一届的同校学生郑佳,后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珠宝专业的杨定,也加入了王寒的团队。就这样,在2014年1月,她们三个合伙人注册成立了武汉君铂珠宝有限公司。

市场对每一位创业者都是严苛的,王寒公司看似井井有条的项目计划,在进入市场后却举步维艰。新公司面临信任、平台、资源等各方面的困境,业务上遭受损失。这时。王寒开始反思:“创意虽然是企业运营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它只是一环,不是所有,光有创意是不够的,要把每项工作做到实处更重要。公司生存下来的第一个要素是做好,而不是做大。”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断讨论,王寒公司的目标和定位逐渐清晰起来。

用3D打印珠宝,她让珠宝定制“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寒(左2)和她的团队

3.找准痛点峰会路转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寒的初衷,就是让昂贵的个性定制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使尊贵不再昂贵。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就需要降低定制珠宝的成本。基于此,君珀选择了“C2M+O2O”的商业模式。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将设计资源、客户需求、信息技术行资源整合和运营,形成“新零售+新制造”的珠宝产业链。珠宝定制标准化可以大幅提高定制效率,带来更加快捷的定制服务和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君珀珠宝根据珠宝定制特点,推出了十一步标准定制法,解决了前端和后端的数据共享问题。

目前,君珀已经将十一步标准珠宝定制法应用于市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反响。君铂已签约深圳珠宝工厂5家,武汉工厂1家,与其共同进行珠宝定制生产产业链改造。未来君珀将开放前端定制云给中小珠宝定制商,这样既能促进中小珠宝定制商成长,又能为前端定制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完善君珀的标准定制法,优化客户体验;在后端君珀也将标准制造云平台开放给更多的珠宝工厂,提高君珀云定制的制造能力。

创业四年,君珀珠宝一直以“工匠精神”作为高尚的追求和内在价值,精益求精地打造每一件产品。虽然君铂是一家初创公司,却已经开始反哺社会了。王寒参加了一千零一个梦想的爱心助学活动,资助1名偏远山区的小学生。她说:“未来我会持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努力将君珀珠宝打造成一家有良心、有情感、有温度的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