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么坚强,都输在说话和脾气上

王舒英死了,她的人生终于归于平静,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安宁。王舒英是个不幸的人,内心的抱怨和仇恨伴随她一生,她变得越来越狂躁、偏执,直到走向死亡。

她那么坚强,都输在说话和脾气上

王舒英年轻时嫁给陈斌,生活的种种磨难从此开始了。由于她脾气倔,丈夫渐渐地冷落她,生了三个孩子后,丈夫陈斌又去石油队挣钱,长年累月不回家,她一个人独立拉扯孩子,里里外外的操持,插秧耕地,拉车割麦,洗衣做饭、喂猪养鸭······那份艰辛,一个女人就这样担着,由于没有丈夫依靠,遇到村里的大小事情,总是遇到许多不公和刁难。妯娌欺负,婆婆歧视,没有亲人不但不帮她一把,而且都是雪上加霜。她的性格开始变了,变得乖戾,只要遇到不称心的事就恶语相向。三个孩子也就在母亲的抱怨声里长大,小小年龄就辍学帮着家里干繁重的农活。

过了十年左右,陈斌从石油队回来了,王舒英天天就不停地向丈夫诉说这许多年积怨,她心目中所有的人都是坏人,仇恨有时让她寝食难安,她希望丈夫能替她出口恶气。陈斌忍受着,他也无路可退,更何况他这些年也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她那么坚强,都输在说话和脾气上

但又一个不幸又发生了,王舒英的二儿子去煤矿上挖煤,因矿井塌陷压死在矿井里。她含辛茹苦拉扯到十八岁的儿子,突然没了,她的世界也塌陷了,哭死过几次后,开始她显得有些呆滞,不再天天不骂人了。丧子之痛让她闭上了嘴,可内心的煎熬给她的痛苦跟可怕,她割腕自杀不成,又跳河自杀被救。人活到这一步也许死亡是一种解脱,但是她求死不成,只能反复咀嚼痛苦,在苦海里煎熬着。周围人开始同情她,丈夫陈斌也开始照顾体谅她。

也许是痛苦来得太猛烈,达到极限了,一切就转折了,开始平静地寻找幸福了。但这一球只是假象,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回光返照。王舒英有些疯了,见了以前和她有积怨的人,就反复诉说以前的对方是如何对她的,接着破口大骂,甚至向对方扔东西,让人躲之不及。有时小伙子就喊死去儿子的名字,哭笑不得。有时拿着棒子赶丈夫出门,麻章以前对她的种种伤害。有时沉默不语,不吃不喝。

后来,大儿子娶妻生子,女儿出嫁了。王舒英还是不见好,无法排遣的仇怨和伤痛如电影一直在她脑海里回放、回放······别人疏导也无济于事,直到她衰老,骨瘦如柴,如一盏孤灯渐渐油干灯灭······她死了,她解脱了,去另一个世界也许能寻找到不曾有慰藉。死亡可怕,但内心的煎熬比死亡更可怕,真的让人生不如死。

王舒英的悲剧虽然是有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但仔细想想,其实现今生活有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人活得很辛苦,尤其丈夫外出务工,生活的许多苦难要女人独当一面,加上自我情感的缺失,遇到矛盾无法排遣,太压抑就容易出问题,甚至有极端行为,如有的杀死自己的孩子、有的自残、有的出轨······

旧时代的“祥林嫂”让人怜悯,而现今社会的“祥林嫂”需要自我救赎,更需要善良的人用关爱去救赎。

她那么坚强,都输在说话和脾气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