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今天,我想化身情感博主,和大家討論一個話題:

遇到危險,伴侶拋棄你獨自逃跑,是否應該被原諒?

還是先從一部電影說起——

遊客

Turist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此片在第67屆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一種關注單元」的「一種關注大獎」提名。

導演&編劇魯本·奧斯特倫德,去年憑藉電影《方形》拿了戛納的金棕櫚獎。

相較於《方形》的晦澀和隱喻,此片更加直白,可簡單概括為:

一場雪崩引發的婚姻&家庭危機。

男主角托馬斯一家,生活在瑞典,是典型的中產階級。

在一個假期,托馬斯帶著妻子艾芭和兒女,去阿爾卑斯山度假。

山高、天藍、還能滑雪,想想就美滋滋。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意外發生在第二天。

這家人坐在雪山邊的餐廳吃飯,忽然,雪崩來了。

一開始,反應並不大。

在座的人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掏出設備拍起了照。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漸漸地,事情開始變得不妙。

只是幾秒鐘的時間,滑落的冰雪就像海嘯一樣蓋了過來。

所有人都慌了,紛紛抱頭鼠竄。

受到驚嚇的托馬斯(藍衣服這位),撇下妻子兒女,成為了跑的最快的一個。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幸運的是,這場雪崩的密度並不大,事後沒有一人受傷。

但是,托馬斯在家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卻瞬間崩塌。

影片用了好幾個鏡頭來呈現這種微妙的變化——

先是在重返飯桌後,幾乎所有的人都處於「劫後餘生」的歡喜和慶幸中。

唯獨托馬斯一家,安靜如雞(無貶義)。

托馬斯尷尬地找話題聊天,但無論是妻子還是兒女,都無心搭理。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用完餐後,四人排成一個縱隊返回酒店。

此時,每個人都默契地做了一個回頭看的動作,但每個人都若有所思:

敏感的子女,在好奇地審視父母的關係。

妻子艾芭側過半個頭,臉上寫滿了失望與焦慮。

而托馬斯想看又不敢看,內心掙扎不安。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對於這個在危難面前,拋棄家庭獨自逃跑的人,是否該選擇原諒呢?

艾芭做出了「是」的選擇。

她將苦水都嚥進肚子裡,和丈夫達成了和解。

她還在情感上做出妥協,答應和丈夫站在「統一戰線」。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但,事情就這樣翻篇了嗎?

並沒有。

艾芭的妥協,反而讓托馬斯變成了情感上更強勢的一方。

他不僅迴避此事,還拒絕承認逃跑的事實。

在朋友面前,他也堅決否認艾芭對於「拋妻棄子」的形容。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此鍋一甩,反而將芭形容成了一個無事生非、亂潑髒水的人。

沒辦法,艾芭只好使出必殺技——發生雪崩時的手機錄像。

在鐵證面前,托馬斯終於無Fuck說。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看到這裡,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選擇原諒呢?

說來巧合,奇葩說就曾做過一期類似的辯題。

原題目是:遇到危險,伴侶手刀逃跑,該不該原諒Ta?

手刀,形容跑的很快,也就是說伴侶在危難面前只顧自己,把你撇下了。

持正方的人,有一個很主流的觀點:在危急關頭自保,是人的本能。

姜思達還引用了飛機上關於戴氧氣面罩的規定,來論證這個觀點:

氧氣面罩就在您座椅上方

如遇緊急危險

媽媽先給自己戴好

再給他女兒戴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乍一聽似乎很合理,但是仔細想這話卻有問題。

先說說“本能”這個事。

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叫“邊緣系統”的部分。當危機發生時,它會第一時間啟動防禦機制。

這套防禦機制不是逃跑,而是叫“凍結反應”。

此時,人的腎上腺素會急速分泌,並在短時間內做出一個判斷和選擇:逃跑或是應對。

換句話說,選擇逃跑,是一種“本能”;但是選擇應對,也是一種“本能”。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在危險發生時,母親瞬間用身體護住了孩子,丈夫瞬間用身體護住了妻兒等等。

他們逃跑了嗎?這難道不是“本能”嗎?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至於戴氧氣面罩這事,航空公司的規定沒有任何問題,但這和手刀逃跑完全是兩碼事。

媽媽先給自己帶好面罩,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救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為了「手刀逃跑」。

放在這個情境中,什麼是手刀逃跑——

媽媽只顧自己吸氧氣,不管孩子的死活。

這樣的行為應該原諒嗎?

當然,肯定有人要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必揪著一個錯誤不放呢?

但是,過錯也有大小之分、輕重之別。

如果要把伴侶犯錯的類型,按照惡劣程度進行排序。

毋庸置疑,「危險時不顧自己的死活」這一條,一定會在這個清單中名列前茅。

如果你連「不顧自己死活」都能原諒,那麼Ta出軌、家暴,你是不是也要原諒?

一旦在原則面前退了一步,接下來就會退無數步,變得愈發卑微。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再次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

遇到危險,伴侶拋棄你獨自逃跑,是否應該被原諒?

我的觀點是,不該原諒。

何謂「原諒」?度娘給我們的解釋是:

“對人的錯誤給予寬恕不責備,不懲罰”。

而「不原諒」,就是指要給予相應的責備和懲罰

先給大家說一個心理學上的事實:

一旦人的過錯被輕易原諒,Ta沒有受到應有的責罰,那麼Ta就很有可能錯得更多、錯得更深。

今天,你原諒了一個不管你死活的人。

明天,Ta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無視你情感的人。

後天,他就有可能變成一個威脅你生命的人。

無底線的原諒,只會帶來無底線的傷害。

再反過來想,如果你輕易原諒了一個在危難面前棄你不顧的人。

那麼,那些始終對你不離不棄的人,又算什麼呢?

以德報怨,何以報直?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我很贊同傅首爾在節目中的一段話: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杆稱,一邊是Ta幹過的爛事,一邊是他應受的懲罰。

只有當懲罰和爛事對等時,這桿秤才能維持內心世界的平衡與秩序。”

打個比方,如果把伴侶一方的過錯,比喻成影響兩人親密關係的一把鎖。

選擇「原諒」(不責備、不懲罰),假裝雲淡風輕,你捫心自問:真的不會覺得憋屈和彆扭嗎?

實際上,只有「不原諒」(合理的責備和懲罰),才是真正打開這把鎖的鑰匙。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在電影《遊客》裡,艾芭最終也選擇了不原諒。

她的方式,是直接指出托馬斯的過錯,讓他感到自責、羞愧和內疚。

而托馬斯在一場崩潰大哭後,也決定做一個對妻子、對家庭有擔當的人。

可喜的是,他也確實做到了。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在電影末尾,托馬斯和艾芭都放下了此事,他們啟程離開雪山。

肯定有人要說:艾芭這不還是原諒托馬斯了嗎?

並非如此。「放下」不等於「原諒」(寬恕)。

世間的所有過錯,大到殺人放火,小至小偷小摸,都會走向同一個結局,那就是「放下」。

每一個受害方,都不可能揹負別人犯下的錯誤而窮其一生。

放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累了、倦了,最後就算了。

但是,這不等於世間的所有過錯,都被原諒(寬恕)了。

片尾的一個細節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當托馬斯一家和其它遊客行走在下山的路上,托馬斯的女兒感覺走累了。

艾芭的第一反應,是把女兒給身邊的朋友抱,而不是給托馬斯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比《消失的愛人》還扎心,這樣的婚姻細思極恐

什麼是伴侶呢?

從字面上講,指的是陪伴我們生活,甚至是攜手走過一生的人。

如果要用更浪漫的方式來解釋,可以引用柏拉圖的一段話:

“每一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到,因為被劈開的人太多了。”

所謂的「伴侶」,就是那個讓你傾盡一生去尋找的人,是踐行「不離不棄」的結婚誓詞的人,而不是一個在危險面前只管自己死活,棄你於不顧的人。

最後,我想把《詩經》中一段話送給大家。

願每一個人的伴侶都能做到這樣,陪你經歷人生苦難,看遍世間繁華——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