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穩定性=做愛的頻率—爭吵的頻率

婚姻穩定性=做愛的頻率—爭吵的頻率

龍門錢棧老闆娘:錢鑲金

大家好,龍門錢棧今天開業了,我是本棧老闆娘錢鑲金,劉公子是為本尊極像余文樂的證券分析師,我把他請來坐鎮錢棧,跟大家分享關於錢的趣事。

PS:我家的包子裡沒有人肉,有的是金子,我家的廚房沒有刀,有的是比金錢本身更珍貴的“生財寶典”,大家有什麼感興趣的話題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哦!

龍門錢棧門客:劉公子

大家好,今天第一天跟大家見面,不知道聊什麼,就跟大家說一個有趣的婚姻公式吧,正好余文樂結婚。我們祝他新婚快樂好了。

婚姻穩定性=做愛的頻率—爭吵的頻率

經濟學發展到今日,其研究範圍幾乎涉及到了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婚姻自然也沒有逃離經濟學家的研究範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里·貝克爾(Gary S.Becker)就在其著作《家庭論》一書中從效用的角度討論了家庭和婚姻關係,後來同樣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其《思考,快與慢》一書中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對婚姻的幸福質量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今天,我們在卡尼曼的基礎上,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談談怎樣可以通過一個公式來簡單快速地量化婚姻的幸福程度,進而可以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去提高婚姻裡的幸福程度,擁有令人羨慕的愛情。

首先,我們來看一則心理學家的婚姻穩定性共識——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羅賓·道斯(Robyn Dawes)在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中指出,婚姻的穩定性可以通過一個公式來衡量:

婚姻的穩定性=做愛的頻率—爭吵的頻率

其次,我們來看行為經濟學家對婚姻穩定性的論述——卡尼曼在其書中表示,相比於夫妻兩個人一起做正面積極的事情,怎樣避免不做負面的事情,對婚姻的幸福和穩定性有更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這一理論基於行為金融學中的損失厭惡——相比於盈利帶給我們的幸福程度,同樣額度的損失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程度更高。具體到婚姻裡,兩個人一起做一件正面積極的事情,其對婚姻穩定性帶來的促進效果,不如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大。用經濟學術語來解釋,就是不愉快的事情的效用更大,只是是負面的效用。

我們都知道,做愛對婚姻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它又不是唯一的正面因素;爭吵對婚姻有著非常壞的負面影響,但也不是唯一能影響婚姻穩定性的負面因素。因此,我們嘗試著把道斯和卡尼曼二者的觀點結合起來,構成下述公式:

婚姻穩定性及幸福程度=做愛頻率+做正面積極的事情次數—2*爭吵頻率—2*做負面消極事情次數

在上述公式中,之所以對爭吵和做消極負面的事情的次數乘以2,是因為爭吵和負面因素帶來的破壞效應,總是比做愛和正面事情帶來的促進效應更大。最簡單的例子是,我們送老婆一束花,她可能開心半天就給忘了,但我們做了一件讓她生氣的事情,可能需要哄三天才能雨過天晴。

那麼,知道了該如何用公式計算婚姻的穩定性和幸福程度之後,也該知道如何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去提高自己的婚姻幸福程度了嗎?

祝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祝所有伴侶都白頭偕老吧。

羅賓·道斯(Robyn M.Dawes):1958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學士,後進入密歇根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兩年後,他懷著對行為決策、社會互動和態度測量的興趣進入了數學心理學系(1963年獲得博士)。1985年秋轉到卡耐基梅隆大學,在社會和決策科學系擔任心理學教授,並獲得CharlesJQueenan,Jr名譽教授稱號。道斯發表過150多篇論文、出版了6部書籍。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1954年畢業於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獲心理學與數學學士學位。2002年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15時30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以色列教授Daniel Kahneman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教授Vernon L. Smith分享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Daniel Kahneman是因為“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特別是與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制定有關的研究”而得獎。Vernon L. Smith是因為“通過實驗室試驗進行經濟方面的經驗性分析,特別是對各種市場機制的研究”而得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