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新時代領路人

想當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曾付出多少艱辛和努力,數不清打了多少惡仗才當上的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據說,只攻下一個南京,就當上了皇帝,竟然如此簡單,都很難理解。


對朱棣存在的偏見,其實,是因為沒有真正瞭解內情,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只是朱元璋與朱棣所處的時代不同,所用的戰略戰術不同而已。明太祖朱元璋當年逐鹿中原,一城一城的打,一步一步的攻,那是為了趕走蒙元,因為蒙元昏庸無道讓百姓黎民水深火熱,所以朱元璋當皇帝是順應天意的。而朱隸是處明朝自己的國度裡,是與自己的侄子爭奪皇位,此時,已無外患,只有內亂,不需要太多的戰爭,只需要依靠謀略、智慧和人脈的緊密結合才能取勝。


那就讓我們共同來看看,朱棣到底付出了哪些努力才登上皇帝寶座的?


一、深謀遠慮,收服人心。


第一步,向老百姓和保持中立的官員,宣稱自己的舉動為“清君側”,即清除君主身邊的親信、壞人,給他們進行文化洗腦。


讓他的十七弟幫忙編寫征討的檄文(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特指聲討的文告)。大致意思是說:“我只是為了幫助侄兒朱允炆掃除身邊的奸臣,才這麼幹的,並不是造反!” 主要是為了控制住外界的輿論,安撫人心。


據說,中國歷史上四次勤王,只有朱棣成功了。但是仔細比較看出不同,唯獨朱棣是勤自家的王,所以相對容易些。


因為這屬於皇室自家的事,對於一般保持中立的官員來說,覺得事不關己,沒必要跟著參和,他們認為,不管誰當皇帝,都姓朱,我們只是人家的臣子而已,所以,很容易就拉攏過來;而對於老百姓而言,認為都是你們親人之間的矛盾,只要國家安定,至於誰當皇帝,都無所謂,所以百姓都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也不會有任何議論。

二、天賜神運,一舉成功。

俗話說:如果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朱棣計劃的第二步,就是對付軍事重鎮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隊,因為弄不好,朱棣還要擔個“叛父逆侄,謀權篡位”的罪名。


正在朱棣不知所措時,沒想到卻巧遇道衍和尚,給他出一高招,即對於軍事重鎮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隊,以誅奸齊泰和黃子澄逆賊的名義“清君側”,就名正言順了!朱棣聽後,仔細一琢磨,覺得這真是妙哉!


加之以前,在朱允炆和蹩腳智囊黃子澄、齊泰的幫助下,朱棣身上有了免死金牌,因其不想背上殺皇叔的罪名。


又曾在李景隆的努力下,朱允炆的精銳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讓朱棣的隊伍不斷壯大起來。

於是,他就舉起“清君側”的大旗直奔南京了,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難之戰。


這一切的安排都那樣恰到好處,彷彿有上天的幫助,讓他竟然在幾率極小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偉大的奪位大業。


三、大膽革新,功勳卓著。

靖難之役後,朱棣開始自己的第三步計劃,就是推翻“建文新政”,把持內政,幹出政績,再讓方孝孺寫個“檄文”昭告天下,就大功告成了。


但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師,自然得擁護建文帝,不能聽朱棣擺佈呀,所以,拒不寫朱棣檄文,還給朱棣安了個“燕棣逆賊”的罪名。


朱棣暴怒之下,將方孝孺誅滅十族。此舉嚇得滿朝大臣惴惴不安,卻也激怒了建文帝舊部忠臣,朱棣暴戾一起,殺了許多重臣。



幸虧內閣首輔楊榮及時制止,問朱棣:“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意思是,皇帝是先殺人,還先登機呀?一下提醒了朱棣,於是,立刻停止殺戮,趕緊前往先帝陵祭拜極度悲傷,以表忠心,這平定了朝臣亂局。


繼位登基後,朱棣計劃的最後一步,就是要幹出大政績以服眾。


所以,後來朱棣拒帖木兒、徵蒙古、平外藩、鞏固領土,設置內閣,開創新政,“鄭和下西洋”對外交流,宣揚國威。慢慢成就了“永樂盛世”。


因此,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鮮為人知的艱苦奮鬥歷程。當真正走進這段歷史,對朱棣的成功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書共讀



首先,朱棣之前可能喝酒後會對自己要向侄子磕頭有點不爽,也可能覺得自己比侄子更適合當皇帝。但清醒後,他肯定覺得還是做個手握兵權的燕王比較實惠。因為親王沒事造反玩,這個成本比起自己老爹當初乞丐造反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但是削蕃這事把他逼到了牆角。並且造反這事一旦幹起來,是沒有回頭路的。

其次,看看朱允炆的牌面。朱允炆繼位以來,天下已經昇平二十多年了。除了邊境打仗,中原百姓已經過起祥和的小日子了。加之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將都殺了,只留了一個會守城的耿炳文。那樣,朝中的將領基本都是二代們,如李景隆。那麼和平年代文官集團開始掌權,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三個人名氣之大,說出來都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可惜一水的書呆子。齊泰腦子一熱,想學晁錯。可惜他忘記了朝內沒有周亞夫。

再次,看看普通當官的和老百姓對朱棣造反的看法。剛才說了老百姓已經過了二十來年的太平日子。都相信這天下姓朱。至於是朱元璋的兒子還是孫子當皇帝這不重要。反正這是你們家事。我該繳稅繳稅,該納糧納糧,該徭役徭役。

那麼朱棣真那麼容易就造反成功了麼?顯然沒有,朱棣造反花了接近4年。失敗無數次,打得自己沒信心的時候抱頭痛哭。但是年輕不懂事的朱允炆給了朱棣一個免死金牌,“不要讓朕揹負殺叔之名”。還有三次莫名其妙的大風,這個大風要不是記載在史書上,我是不會承認的,因為科學無法解釋。和元朝攻打日本時遇到的神風效果是一樣的。日本的那個神風是在海上遇到的,尚有點科學依據。朱棣遇到的神風,這這沒法解釋。

其實朱棣即便拉上寧王打敗了李景隆幾十萬大軍,其實南軍後起之秀還是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比如盛庸,比如鐵鉉。基本上在軍事上徹底打敗南軍(政府軍)是沒有希望的。到這感謝後來為整個明王朝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股勢力。沒錯,死太監。正是在朱棣幾乎絕望的情況下,這幫死太監告訴朱棣,南京城空虛,速來,皇位就在這裡,等你!朱棣繞開山東,直奔南京,基本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

天下要臣服朱棣,是有先決條件的。

首先,你得是大家認可的皇帝。按說你是朱元璋的兒子,大家可以認。但前提是隻有一個人自稱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燒了皇宮,朱棣在沒找到朱允炆屍體的情況下宣佈,朱允炆死了。卻暗地裡派了兩個人去找,一個叫鄭和,一個叫胡瀅。

其次,你一個藩王跑到南京來自稱皇帝,必須名正言順。當然這個道衍和尚幫他策劃好了,造反的名義是“清君側”,這仗叫“靖難之役”;所以殺齊泰和黃子澄;再讓方孝孺寫個詔書;廢除“建文新政”;恢復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順了。可是方孝孺卻寫了個“燕逆”,又氣又怕的朱棣滅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還是感謝一個人的,楊榮一句:“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沒有因為心急釀成大錯。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三楊”輔政。

再次,朱棣必須幹出點政績來,才能服眾。所以登基以後,他發動了幾次對漠北蒙古人的討伐;提出“天子守國門”,完成了遷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派“鄭和下西洋”出使各國,宣揚國威;鑄就了《永樂大典》宣示盛世;設置內閣,開創新的政治制度。這些功績被朱允炆看到了,最終通過胡瀅告訴了朱棣,朱棣終於解開心結。


炒米視角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瞭解一下“清君側”這個詞。“清君側”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這是明太祖朱元璋認可的,所以在太祖年間他也注意培養諸王帶兵經驗和威信,保證他們有能力完成這個目標。

太祖屍骨未寒,齊泰、黃子澄等人大舉廢黜親王、剝奪護衛兵,那不就是奸臣?而朱棣起兵的旗號是:“誅齊黃,清君側”。朱棣為燕王,在太祖期間就有豐富的帶兵經驗和強大的威信,燕王起兵,跟他出塞的老部下們紛紛響應,這就是太祖培養的成效。(大部分也存在害怕削藩被株連,響應起兵是符合自身利益,也是符合太祖的祖訓的,所謂名正而言順。)

如題主所說,朱棣當時是隻攻下了南京,並且按照《皇明祖訓》規定:親王靖難之後要還國,然而建文帝沒有逃跑也沒有出面交涉,居然自焚了,朱棣連表面功夫都省了,直接即位吧。為什麼其他地方會那麼容易臣服呢?有下面兩個原因:

一:朱棣入京後,南軍大將郭英、平安、盛庸、梅殷、何福、房昭、楊文等等都先後順服了朱棣,說明太祖皇帝親手打造的這支軍隊的指揮官還是明事理的,雖然受朝廷之命不得不執行,但心裡知道燕王確實是遵循祖訓而起兵,故能夠接受這一結果。文官中固然有念及建文帝之恩而求仁者,但也有不少識時務之士,因此朱棣成了明成祖,並且很快就建立了首屆內閣、重組政府,各地方政府也聞風歸順,只有浙江布政使等人還在招募民兵,被部下抓捕歸案。總的來看,成祖起兵看似“叛亂”,實際卻是太祖皇帝設計的應急機制的啟動效果。

二:從帝位傳承上看,太祖尊重嫡長繼承製,將皇位傳給了建文帝,現在成祖取而代之,正所謂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內不能制外,但內外都姓朱,都是太祖之後。我看這正說明了太祖制度為一姓之謀的成功。要是缺乏政治智慧的建文朝廷愣是把燕軍消滅了,那才是太祖的真失敗,以後朝廷又不知道搞出什麼亂子。成祖即位後,用較為和緩而非粗暴廢黜的手段,把親王領兵的制度廢除了,改為“天子守邊”,更加在京城厚集兵力。

如有未詳盡之處,可以評論留言,將針對性一一回復。


客棧裡的包打聽

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從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明朝建國後,平定天下,恢復國家的經濟生活,確實得到了當時民眾的支持。因此,當他在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後,史稱“洪武之治”,也不算溢美之詞。

通過三十年的統治,民眾已經認可了朱明代替元朝天祚,將朱家傳承帝位看做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是當時的大背景。

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時,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宗(亦稱建文帝、明惠帝)。

年紀輕輕繼位的建文帝,並沒有執掌國家的經驗,所以實際上一個主少國疑的局面。如果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繼承大統,他首先要解決的是穩定局面,以民生為重,讓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獲取更多人的支持。

應該說,歷史是給了他這個機會的,朱元璋在位時,認為太子朱標過於仁厚,因而強力拔刺,大殺功臣並牽涉極廣。雖然在他強硬的彈壓下,沒有人敢於反抗,但心中忐忑是一定的。如果,建文帝能夠採取一定的懷柔政策,應該能夠很快收攏人心。

但他並沒有採取這種政策,而是在身邊幾個所謂大儒的鼓動下,選擇了以削藩為手段來鞏固皇權。

在中國歷史上,削藩從來都是非常敏感的一件事,幾乎每次都會釀成動亂。作為深受建文帝崇信的幾位大儒不會不知道前朝舊事,他們憑什麼會認為自己比漢文帝手段更高?

另外,從建文削藩的炒作來看,實在是個“三無產品”——無計劃、無預案、無善後。這種近乎兒戲的做法,又怎麼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獲得成功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建文帝臨朝。當年七月便削周王,廢其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次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連削三王,廢齊、湘、代三位親王為庶人。

湘王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湘王的遭遇,震動諸藩人人側目,可建文帝並沒有做好安撫工作,甚至連假裝心痛都懶得表演一下,而是乾脆利索的給了他一個“戾”的諡號。要知道,古人是極為重視哀榮的,這個惡諡,足以表明建文帝對叔叔們的態度了。

估計按照建文帝和他身邊人的想法,皇帝要削藩,這些大明的番王,不但要洗乾淨脖子準備好,而且還得歡欣鼓舞的感恩戴德。真不知道,他們從哪兒來的自信?要是當時,他進行了充分的戰爭動員,大軍壓境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也行。可從朱棣起兵後,中央軍隊的表現來看,遠遠沒有事先有所準備的跡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朱棣起兵抗命幾乎是他唯一的選擇。但朱棣發起的靖難之役,也並不是一帆風順,在四年的戰爭中,朱棣數次戰敗,也算是險過剃頭。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即便是建文帝繼位不久,他對於軍隊依舊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這種控制力顯然不是來源於他自身,而是來源於天下對朱家為正朔的認知。

明成祖朱棣

另外,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靖難之役中,其他番王全都作壁上觀,沒有一個支持建文帝,這也足以說明各地番王對中央政權的態度。要知道當時的各地番王,可不是明朝中晚期,那些連出趟城門都需要報備的番王。這時期,他們對於自己身邊的軍隊還多少有些控制力,但他們的表現也足以說明,中央政權在他們心中已經不值得支持了。

當朱棣攻入南京,靖難大戲落幕,南軍大將都先後臣服。這說明當時大多數人,都認可這是一場皇族內部的戰爭,並不是漢夷之爭。因此,也就沒有那麼多反彈。

另外朱棣登基後,迅速恢復了周王、齊王、代王的爵位,並改湘王朱柏諡號為“獻”,算是對建文帝的削藩做了交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各地諸王。

靖難之役

最後,如果建文帝沒有削藩,朱棣會不會謀反?

我個人覺得,應該不會。從靖難的戰爭過程來看,中央政權的軍隊並不是沒有戰鬥力,否則這場戰爭也不會耗時數年之久。朱棣是一個帶兵之人,這一點他心裡不會沒數,所以如果不是退無可退,他也犯不上拼死一搏。

但以朱棣的能力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實力的藩鎮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北地邊患是實實在在的威脅,朱棣還算是朝中能夠儀仗的戰將。所以,他手中的軍權應該會越來越重。但歷史是沒有如果這個選項了,既然建文帝已經圖窮匕見了,朱棣除非引頸就戮也就只有拼死一搏了。

最後,我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黑朱棣。

雖然朱棣皇位所得不正,但從他一生的施為來看,在有明一朝,排進前三應該毫無問題。或者說僅次於創業的朱元璋,也不算溢美。

而且,這種皇位得來不正的君主,為了能夠證明自己是個好皇帝,一般都能兢兢業業的苦幹,來開創一個時代。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靖難之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管窺歷史、一家之見!我是頭條號藏地讀行,歡迎您的關注。

藏地讀行

首先,朱元璋死的時候,太子朱標已經死了很久了。按理講,長子死了,第二個兒子,就應該成為長子,具備合適的法統地位,而不是孫子輩。

但是朱元璋卻為了樹立一個榜樣,為後世子孫畫框,偏要選擇性格柔弱,宮裡長大,毫無基層經驗的長孫朱允炆這個小年輕繼位。這一步棋,本身就讓很多兒子,包括很多大臣不滿。國家初創,立長不立幼,這是教訓。朱元璋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得人心。

其次,這是一場皇族內部的爭鬥。朱元璋給各位親王統兵大權,目的就是為了拱衛京師,守護朱家江山。換句話說,只要是為了維護大明王朝,都是可以提兵入朝的,只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而已。

朱棣提的口號是清君側。也就是說,不是為了奪皇位,而是為了幫助皇帝,清理奸臣權臣。那麼這個口號,是站的住腳的,而且師出有名的,並不同於亂臣賊子。即使大家心裡都明白,是一場皇權之爭,但是對於當成臣子來說,跟誰混,都是姓朱的,何必太認真?

第三,朱棣可是朱元璋裡,最有才能的皇子。文能安邦,武能打天下。當年可是跟著藍玉等大將,北伐過蒙古高原。看他坐守北京,就知道他的軍事才能了。所以,很多武將,都是偏好於朱棣的。

第四,朱允炆死後,皇帝沒有了。皇位自然就變成了朱元璋兒子之間的競爭。朱元璋幾個有出息的兒子中,能帶兵打仗,有作為的皇子中,只有晉王秦王可以和朱棣一比,尤其是晉王,又是朱棣的大哥,又手握重兵,也是頗有才能。可是靖難之役時,晉王早死了。所以當時親王皇子中,朱棣的威望最高。

第五,最重要一點,那就是朱棣手握重兵。他和中央朝廷抗爭了4年,手下精銳騎兵天下無敵,而且控制了都城,北京城,這樣的局面,還有哪個藩王敢和他抗爭?

當年李景隆五十萬大軍,都被朱棣打殘了,何況此時南京城周圍,已經兵力空虛。各路藩王,更是不敢來爭這個江山了。


三生有畫



這個問題首要拜中國古代文化所賜。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太落後,連個國家的概念都說不清,現代國家的概念也是近代才形成。

對於皇權專制時代的皇帝來說,什麼叫國家?普天之下的人財物包括地理領土都是國家的一部分,都是皇帝一個人的。因為都是皇帝一個人的,所以對皇帝而言,國事就是家事,沒有什麼區別的。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只有自己的小家,而沒有國可言。至於國嗎,那是皇帝一個人的,和其它人沒有什麼關係。

有人問了,如果國和其它人沒有關係,大臣為什麼要為國家去效忠去死?

大哥,要搞明白了,中國歷史文化講的是忠孝,對皇帝一個人的忠孝,不是對國家的忠孝。要把兩者給區分開來,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朱棣造反拿下南京城了,就代表大家還是明朝的子民,天下還是姓朱的。

至於哪個姓朱的當皇帝,關我們鳥事,況且也管不了。大臣們還是明朝的大臣,老百姓還是大明的老百姓,還和以前一樣過,沒什麼區別。

就算姓朱的打的你死我活的,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只要姓朱的沒死光,就輪不到我當皇帝。

除了皇帝,國家和任何人都沒有關係。大家不管是當大臣還是老百姓,都是混碗飯吃,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管他哪個人當皇帝呢。

當然有人願意為建文帝去死,比如方孝孺,但一樣要明白,方孝孺忠的是君,是建文帝,而不是大明。

因此,當朱棣拿下南京城後,誰當皇帝對於大臣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帝有沒有侵犯我的權益。只要沒有侵犯我的權益,就是好皇帝,我就認他是正宗的皇帝,不是假冒產品。

就反不認可朱棣,又如何,反正大明是姓朱的,又不會改成自己的姓,何苦呢?



說起建文帝的失敗,只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作,不作死就不會死。

用管理學上的話說,就是老闆的能力就是企業的天花板,其它人能力再高也沒有用。

建文帝的能力不足以支持他的野心,這才是關鍵問題。

建文帝又不是他老爸朱標,更不是他爺爺朱元璋,在藩王和大臣們心中的威信遠遠不夠。剛坐上皇位首先要做的安撫人心,培訓嫡系部隊。做好軍事上的準備後再去削藩。

他遠遠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成熟的政治家都明白,一旦開打,就是敵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建文帝說了:不要傷害我叔叔,這就讓自己的兵不敢放開手腳去打,給朱棣了一個擋箭牌。

京城的許多人包括太監都是朱棣的臥底,甚至建文帝最信任的小弟李景隆也是朱棣的粉絲,無間道中最大的反派。在打仗最關鍵的時候,李景隆就突然跑路,導致幾十萬大軍慘敗。

在朱棣到了南京城下時,又是李景隆打開城門,歡迎自己的偶像朱棣進京當皇帝。

象建文帝這樣的皇帝,聰明的大臣絕對不會跟他混,根本不可能有好下場的。齊泰和黃子澄、方孝孺這樣的死忠分之除外。


新知傳習閣


賈賈鳥

朱棣當皇帝無疑不是跟中華民族開了一天大的玩笑……朱棣是個好大喜功的一介草蔻。歷史沒有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話,大明朝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大轉折點。朱標不死,根本沒有朱棣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朱標如果當個十年的皇帝再死,朱允炆肯定能得到很好的帝王權術的磨練。朱允炆本身是有大才的人物,是塊寶玉……可惜大才沒有經過很好的鍛鍊和過度,寶玉也需要匠人的打磨,過早的被動的推出檯面。

大明王朝沒有朱棣好大喜功的入主與問得鼎。順位朱標的過度和朱允炆的主動上位。通過邏輯分析,很可能在大明王朝的中期到晚期直接進入資本主義體制。家天下的思想必將止步於明王朝……反之,朱棣當皇帝本身就名不正則言不順。故所以總想幹點驚天大事來淹蓋他自己內心不安。以至於過度消耗國民經濟……故所以大明王朝朱棣後期一直沒有達到宋朝世界百60%的經濟總量。經濟總量達不到一個點,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出現的……沒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某些人說明王朝曾經出現過資本主義萌芽,個人以為就是個消話。資本主義要出現在中國,除非按宋朝的繼續發展,沒有蒙元在中國90年的胡作非為。那必須出現在中國。明王朝註定不可能出現資本主義。因為朱棣這個猛夫行為早就斷送了明王朝的最好發展時期……


九燈一合

公元1399年,朱棣起靖難之變,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是依據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比之西漢七王之亂時吳王的清君側要正統的多,可謂師出有名,朱棣通過依祖訓而清君側起靖難之役將這場戰爭一開始就定義為皇族內戰,而不是造反。


建文帝是一位腹黑的仁厚君主,身為王朝第二位皇帝,並不是那種繼續銳意進取的皇帝,而是守成的太平皇帝,而守成治世就要興仁政,重用文人,建文帝重用黃子澄、齊泰等文人,已是引起其他武將勳貴不滿,雖興仁政,但即位不久就削藩逼死湘王,廢幾王為庶人,也夠心狠手辣,雖經太祖對武將的清洗,但是開國武將勳貴的隱性權利還是很大的,建文帝削藩先易後難,擁有實權的藩王已經岌岌可危,朱棣這時候起兵,藩王勢力肯定支持朱棣,最起碼不會對朱棣用兵,建文帝重用文人,朝廷武將勳貴多有不滿,而素有戰功的朱棣更能引起他們的認可,仔細看看靖難史,雖說朱棣能征善戰,但畢竟只擁有北平一隅之地,建文帝一方的武將竟然基本上屢戰屢敗,尤以李景隆為最,個人都感覺他們在放水,最終朱棣勝利。




朱棣攻下南京後,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說逃離海外),太祖欽定的繼承人死了,太子早逝,秦王晉王也於洪武年間先後而死,四子燕王朱棣是實際上的諸王之長,他繼承皇位當然舉國無人反對。

朱棣以祖訓為由,興兵起靖難,起兵初就定義為清君側而非造反,師出有名,諸藩王或支持或中立,出奇兵攻南京城建文帝死,建文帝重文人而輕武將,更何況已死,自無人再興兵討伐朱棣,皇族內戰結束,燕王三兄長已早逝,實為諸王之長,所統大軍兵強馬壯,登基為帝,天下臣服也屬正常…


宋安之

在爆發於建文元年(1399年)的靖難之役中,朱棣前兩年還想著攻城略地,佔據更多的地盤,一步步的打敗朝廷,1401年才想通了,開始一路南下,直撲應天(今南京),打下應天后,當即宣告建文帝朱允炆死於大火之中,自己登基稱帝。

朱棣登基的時候,明朝各地,無論是各省各郡,還是邊關重地,反應都很平靜,除了方孝孺幾個大臣外,幾乎沒有人反對。所以就有人奇怪了,朱棣奪天下怎麼這麼輕鬆,只打下了一個南京,各地文臣武將就臣服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靖難之役的時候,爭天下的只要朱允炆和朱棣,而他們都是朱元璋的後人,所以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無論誰勝了,都不涉及到改朝換代和站隊背叛的問題。除了方孝孺、黃子澄等幾個人外,朱棣也沒理由治各地主官、將領的罪,所以,他們為什麼不臣服?朱棣上臺,不過是換一個領導,自己該當什麼官,還是什麼官,該領多少錢,還領多少錢?

而若是各地不臣服呢?那肯定是要受到朱棣征伐的,試問當時誰有能力和威望為朱允炆出頭?更主要的是,誰能打得過朱棣?

其次是,朱允炆在位四年間,做的最主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削藩,朱元璋死的那年還沒過去呢,年號還是洪武呢,就把周王貶為庶人,發配邊疆了,緊接著第二年就逼死了十二叔湘王,囚禁了齊王和代王。大家都知道他要削藩,但這種吃相也太著急,太難看了,以致於無論是官場還是民間,都對各地藩王充滿同情,這也導致了朱允炆雖有大義的名分,但在民心上,和朱棣頂多半斤八兩。所以朱棣登基,民間的反應也很平淡,沒聽說哪個百姓要為朱允炆死節的。

朱棣為人雖然殘酷了些,但做皇帝還是要比朱允炆好很多的,一方面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等,穩定了統治,另一方面恢復與發展了民生經濟,“賦入盈羨”,讓百姓生活足以安居樂業,所以朱棣被後世尊稱為“永樂大帝”,是絕對當得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