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高的懸空寺:三根馬尾空中吊,立在懸崖峭壁上


2010年12月,全球著名雜誌《時代》週刊公佈的全球十大最危險建築中,中國山西的懸空寺也被選中。

山西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距地面高約50米,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懸空寺是一處融建築學、美學、宗教學為一體的人文奇觀。

民間流傳: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北魏時期北天師道創始人寇謙之接受太武帝的徵召到平城佈道,並在恆山北麓建立道場,開創了道教體系化的時代,使道教最終與儒釋並列。

448年寇謙之臨終時遺言在北嶽修建宮觀,按照他不聞雞犬之聲的要求,在金龍峽西壁、翠屏峰東崖建起了一座三面凌空的道觀,這就是上載危崖,下臨深谷的懸空寺。

三層寺廟孤獨的懸掛在半空,似乎只有幾十根立木支撐樓體。

實際則是由27根直徑50公分的橫樑,深深插入絕壁山體,是他們挑起了懸空寺,讓山與寺牢牢地合為一體。

飛樑選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而成,用桐油浸泡,經年不朽。

插入山體兩米有餘,外面則僅露一米,再在飛樑上鋪板立柱,架構殿宇。

而後又在崖壁的凹窩中分別豎立起幾十根碗口粗細的木柱,支撐上面的橫樑。

外表看去,纖細脆弱的細木支撐著整個廟宇,閣樓高懸,搖搖欲墜,異常驚險,實則樓閣與山體合一,金閣懸虛,穩若泰山。

當時工匠們的智慧堪稱奇蹟,令今人望塵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