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煤都大同1983年


宋朝時期,山西是中國北方的主要發達地區。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等。

大同市境內含煤面積632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376億噸。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東北部,其煤炭資源屬於地質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市含煤地層為侏羅紀大同組,石炭系太原組、山西組。侏羅紀大同組含煤面積全市達540平方公里。

大同方言屬於晉語。就全部晉語來說,按當前普遍認同的說法,大同方言屬於大同包頭片;就山西境內的晉語來說,大同方言屬於以大同為中心的雲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區、大同縣、天鎮、陽高、左雲、右玉、山陰、懷仁等區域。


始建於1954年的鐵道部大同機車廠,是我國“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56個國有大型企業之一。大同機車廠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過蒸汽、內燃、電力、高速、重載全部五大系列機車產品的製造企業。曾作為亞洲最大的蒸汽機車研製基地,累計生產各型蒸汽機車5571臺,承擔了全國鐵路75%以上的客貨運牽引任務。

1954年,經過考察和論證,國家決定在山西大同籌建一座大型蒸汽機車製造工廠。當建廠工程正在緊張進行的時候,從鐵路運輸第一線不斷傳來急需火車頭的呼聲。為了贏得寶貴時間,大同機車工廠的職工在廠房尚未完全竣工、機器尚未全部安裝的情況下,就開始了機車試製工作。

大同機車工廠製造的第一臺火車頭——和平型3501號機車於1959年12月26日試製成功出廠。1962年開始,大同機車工廠對和平型機車設計及生產工藝進行改進,1964年9月試製完成首臺重大改進的前進型101號機車。1964年,大同廠成為專業製造蒸汽機車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前進型蒸汽機車。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1960年文博研究所與北京地質學院聯合組成了調查組,對雲岡石窟展開了大規模的地質勘察、病害調查及保護材料和方法的研究,建議採取修建護壁、排水防滲、大佛的保護、對已風化的造像、雕刻進行加固的綜合性保護措施。

1965年2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公佈了由文化部、山西省政府批准的“雲岡石窟保護範圍與安全規則”,包括重點保護區、安全保護區、地下保護安全線三個部分,使雲岡石窟形成地上、地下網狀立體式的保護體系,確保了石窟的安全。---【山西大同,1983年。攝影資料:Leroy W Demery J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