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懸空寺


大同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年間,距今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了,它不僅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還懸空建在恆山腳下金龍峽谷的懸崖峭壁間,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湛和勞動人民的智慧,被《時代》週刊稱為“懸掛在天上的建築”。圖為懸空寺三重飛簷景觀。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這座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其設計思想可謂真絕,其建築藝術可謂真高。

這裡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餘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的懸崖上似的,真有凌空欲飛之勢,驚險奇特,別具一格。遠遠望去,只見神樓仙宮,凌空危掛。

這些建築都集中一個凹進的龐大崖龕裡,每逢暴雨傾盆,雨水從寺頂突出的巖頭上飛流直下,瀉入谷底,便給這瓊樓仙閣掛上了一排排晶瑩的水簾,蔚為奇觀。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