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間建橋,橋上建樓,樓中藏殿,三大懸空寺之橋樓殿還有個謎團


河北省會石家莊西南50公里處的太行山深處有一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蒼巖山,這裡也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山。蒼巖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擁有眾多的宗教寺廟和名剎古蹟。

構成蒼巖山景區的核心有“三絕”和“十六景”,“橋樓飛虹”就是包括“白檀樹”和“古柏朝聖”在內的“三絕”之首。

三絕之一的“橋樓飛虹”是“橋樓殿”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是一組始建於隋朝時期的古建築,其精美程度和建造藝術遠近聞名,不亞於著名的趙州橋。

百丈懸崖之上是一組架於橋、樓和殿之間,相互融合的奇特罕見古建築。從山門攀級而上,最先登臨的是天王殿,人們習慣稱它是小橋樓殿。再往前就是二層的大橋樓殿,再前是天橋,這就是“三橋飛虹”。“三橋飛虹”並駕於峽谷之間,懸崖之上,讓人有登臨仙境的感覺。

橋樓殿的石橋凌駕於百仞峭壁之間,仰視可見藍天一線,俯首可望萬丈深淵。橋上巧奪天工建造了二層重簷樓閣建築,雲飛樓動,世所罕見。樓內建殿,殿內塑造有三尊惟妙惟肖的佛像。

這三尊佛像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王佛,正中背面塑觀音像,殿內兩側十八羅漢像,這裡是蒼巖山佛教寺廟的主要建築之一。

當地盛傳,這座建築是魯班在建造趙州橋前為了驗證擬定好的造橋工藝,在一夜之間搭建起來的,正因為有了這次完美的體驗,魯班才有信心去建造了著名的趙州橋。

蒼巖山的橋樓殿是我國現存的被旅遊界所公認的,僅次於山西渾源懸空寺的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另一處懸空寺是雲南西山的三清閣。

在橋樓殿附近還有一件令人驚異的現象已經被眾人所印證,那就是在橋樓殿上方100米的彎路上,無論什麼季節,過往行人不過半分鐘就可見兩手臂變得嫩黃嬌綠,青筋如蚯,依稀閃爍出綠色的瑩光,渾身舒服。

許多高僧都認為這事佛祖顯靈。氣功師說這裡是千里太行最好的氣場,對多種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而光學專家說這裡的地形造成了這一特有的自然現象,各種說法不一,這種現象已成為蒼巖山的“一奇”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去驗證和探秘。

蒼巖山是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出家修行的地方,她也被百姓尊為“蒼山聖母”,蒼巖山的福慶寺是供奉蒼山聖母的主寺廟,而圍繞著蒼巖山的附件山區有許多蒼巖山大廟的屬廟,由此方圓百里也形成了由“蒼山聖母”而產生的的特有地方文化。

這種特有的地方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經久不衰的蒼巖山廟會,距今已經有一年多年的歷史,廟會期間,附近的百姓都會攜家帶口來蒼巖山燒香祈福,彼時人頭攢動,香燭繚繞,非常熱鬧。

廟會的起源,就源於對“蒼山聖母”的崇拜與祭祀。相傳,南陽公主誕生於三月,涅盤於十月。傳統民俗,三月時送單衣,十月時送棉衣,意為換季,遂成廟會。一是對聖母進行祭祀,二是求聖母保佑平安,降福人間。

廟會期間的文藝表演形式多樣,其中流傳於井陘一帶的民間舞蹈—井陘拉花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各位朋友,您來過蒼巖山嗎?你見過橋樓殿嗎?你在蒼巖山還發現了什麼?聽到了哪些傳說?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 土驢視界 頭條號,這裡將為大家分享更多精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